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旋转倒立摆系统,利用模糊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模糊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既保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又能较好地消除单纯采用滑模变结构所产生的抖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模糊变结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倒立摆的平衡姿态控制,抖振现象基本消除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旋转倒立摆系统,利用模糊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模糊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既保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又能较好地消除单纯采用滑模变结构所产生的抖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模糊变结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倒立摆的平衡姿态控制,抖振现象基本消除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模糊变结构理论和磁场定向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交流感应电机速度控制器。模糊逻辑的引入克服了传统的基于模型控制所遇到的参数与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仿真的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转矩、转速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模糊变结构理论和磁场定向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交流感应电机速度控制器.模糊逻辑的引入克服了传统的基于模型控制所遇到的参数与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仿真的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转矩、转速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模糊-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发动机转速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引发抖振.本文采用模糊一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解决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发动机转速控制中出现的转速抖振现象.首先,在变结构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分量;其次对模糊控制分量进行了设计、计算;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抖振幅度只有原来的10%,控制变量的切换频率只有原来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人工智能、模糊控制和变结构控制的原理,设计了一种自学习模糊变结构控制器.仿真表明,这一控制器比一般的变结构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人工智能,模糊控制和变结构控制的原理,设计了一种自学习模糊变结构控制器,仿真表明,这一控制器比一般的变结构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冷轧机轧制中带钢恒张力这一特点,设计了四辊冷轧机恒张力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含有电压、电流和速度三个内环,最外环为张力环;电压环和电流环采用一维模糊控制器控制,速度环和张力环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控制。为了加强模糊控制的自适应性,采用了一种模糊控制的遗传算法将外张力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系统对带钢恒张力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即使在变工况下(大范围变负荷下)也保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飞机平尾舵机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控制理论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被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将其与常规PID控制、P控制进行比较论证,在单位阶跃信号的作用下,运用simulink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P控制相比,具有实时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双重优点,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较好地满足了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类基于PID控制的新型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类基于模糊规则的变参数 PID控制方法 .对于模型未知对象 ,常规 PID控制器参数的调节一般要基于一些语言信息的经验知识 ,这对 PID参数的调节带来一定的困难 .模糊控制在处理语言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将模糊控制和 PID控制方法相结合组成一种复合控制器的设计是可行的 .采用 TS模糊模型 ,给出了一类给予模糊规则的变参数 PID控制器的设计 .这种控制方法兼备模糊控制与 PID控制优点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汝雁  张全国 《河南科学》2005,23(4):521-523
针对啤酒酵母扩培过程为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且在不同工艺阶段温度控制要求不同,结合模糊控制对非线性、大滞后、难于建立数学模型的复杂过程可实施有效控制的特点,设计了由SISO模糊控制器和PID-MISO模糊控制器组成的变结构模糊控制系统;介绍了变结构模糊控制的PLC实现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reduce chattering phenomenon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a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is adopted and applied in the photovoi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control system. Firstly, the electric features of PV cells and a dynamic model of photovoitaic system with a DGDC buck converter are analysed. Then a hybrid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he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a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term and a supervisory control term. The form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latter is us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e conventional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and the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are applied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ng of simulation results show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二自由度平面机械手为例,尝试用线性系统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解决非线性系统问题。要点是:把一个整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看成是多个局部线性模型的模糊逼近;把整个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看成是多个局部线性系统控制的模糊逼近。这种方法称为并行分配补偿法。本文建立了二自由度平面机械手的模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用并行分配补偿法对系统进行了综合,最后用仿真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并行分配补偿法的成功和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论文运用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建立了Liu混沌系统的T-S模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地控制Liu混沌系统的混沌时间轨迹到其零平衡点,且控制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结构控制原理,利用模糊逻辑系统对未知函数进行在线逼近,提出了一种具有监督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监督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并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以消除建模误差的影响.通过李亚普诺夫方法,证明了跟踪误差收敛到零的一个小邻域内.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自身载荷变化将引起飞行控制性能下降、抗扰动能力降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六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可控性,通过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在喷洒农药过程中进行分析和建模,推导出植保无人机时变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模糊自适应PID算法适应性强,参数整定简单,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将各个传感器的测量参数输入到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中,可以得到对应的控制量,实现飞行器稳定运行。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对飞行系统进行仿真,并结合实验平台实际飞行控制表明,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正朝着复杂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实际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控制系统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故障。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提高现代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控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可靠控制作为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语言变量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对于无法建立或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场合,可用模糊控制技术来解决。因此模糊控制与可靠控制的结合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意义。回顾模糊控制和可靠控制的发展历程,概述模糊控制及可靠控制目前的研究现状,说明模糊可靠控制的特点,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最后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把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和模糊控制与趋近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不仅消除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固有的高频颤动现象,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改善了系统到达段的品质,同时跟踪误差可收敛到零的一个邻域内.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Marginal linearization method in modeling on fuzzy control syste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rginal linearization method in modeling on fuzzy control systems is proposed, which is to deal with the nonlinear model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The method can turn a nonlinear model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into a linear model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in the way that the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the fuzzy sets in fuzzy partitions of the universes are changed from triangle waves into rectangle waves. However, the linearization models are incomplete in their forms because of their lacking some items.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joint approximation by using linear models is introduc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arginal linearization models are of higher approximation precision than their original nonlinear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