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辆减振器噪声诊断的双谱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正常与异常的车辆减振器振动信号具有不同的高斯性和对称性特征.以双谱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振动信号的选择双谱.采用选择双谱来提取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通过马氏距离判别法来实现对车辆减振器异常噪声诊断.诊断结果与实际相符,从而验证了双谱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进一步了解减振器异响发生机理,寻求异响控制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油液减振器工作原理进行了剖析,对空化异响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对正常和空化异响减振器的活塞杆加速度的时域响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通过减振器异响检测设备所测得的活塞杆加速度时域信号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空化将引起减振器异响和异常振动,空化减振器活塞杆加速度的时域波形、功率谱、双谱等特征信号明显区别于正常减振器,并提出改善空化异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为依据,研究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异响机制和降噪措施,用AMESim软件对减振器节流孔、膜片阀门和弹簧阀门等建立了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和阻尼参数影响分析,确定了节流气穴现象在压缩和复原行程出现的状态,并且得到了节流气穴现象和活塞杆异常振动与节流孔和充气压力的关系.为降低减振器异常振动噪声,进一步提出了在保证减振器外特性的条件下进行异响清除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MPV车型蠕动爬行时缓慢踩刹车变速箱异响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对异响进行评估。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得出双离合器传递扭矩的不均匀性与变速箱异响之间的关联性。调整双离合器从动盘的安装工艺,解决该车型的异响问题。试验研究所得结论对离合器设计和变速箱异响检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Bouc-wen滞回环的非线性减振器模型对减振器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发现减振器可变阻尼力的减小是减振器异响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避免可变阻尼力减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振动舒适性的山地自行车后悬架参数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不同频率简谐激励下后悬架配有不同类型减振器时全减振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振动特性,发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弹簧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具有弹簧减振器后悬架山地车的车架振动实验验证了该车架动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车动态仿真模型.借鉴国际标准ISO2631-1中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方法,给出了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进行了整车动态仿真实验,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到了减振器刚度和结构尺寸等后悬架设计参数与评价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利用规划求解方法对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为山地自行车后悬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Adams模型平顺性分析对减振器摩擦考虑不全的问题,基于减振器摩擦原理建立了数学拟合模型,依据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曲线对外挂减振器模型进行参数同定,通过参数优化使得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运用ADAMS与MATLAB_Simulink模块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并在不同特征路面上分别对ADAMS模型减振器与外挂减振器所体现的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ADAMS中只体现阻尼力-速度(F-V)特性的减振器相比,外挂减振器所体现的摩擦特性对整车垂向加速度振动峰值抑制效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脉冲路面,驾驶员侧地板垂向加速度振幅减小9.57%;随机路面根据特征的激励的不同,也会使驾驶员侧地板振动加速度振动峰值下降5% ~10%.研究结果为平顺性仿真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8.6m车型在板簧悬架、四缸发动机、最高档加速至车速为80~90km/h时整车异常振动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丁原  王云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4):50-52,55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对汽车整车性能尤其是扭振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从动盘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系统振动状态的影响,结合DST240系列离合器,建立了从动盘式摩擦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改善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拟脉冲激励及其共振响应技术.以某车型整车异常振动为例,运用拟脉冲激励及其共振响应技术对振动信号进行检测,获得了试验汽车双机支架固有频率、进气歧管-气缸体系统固有频率.给出了发生问题的主要振动部件、振动传输通道、出现振动较大的发动机转速.分析了发动机倾翻力矩、双机支架、进气歧管-气缸体系统、发动机减震块等因素对所出现问题的影响和贡献.提出了改善发动机减震块隔振效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车内异响问题,进行主观评价及客观测量,并通过对客观测试的噪声及振动频谱数据进行分析,查明驾驶舱内存在异响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变液压悬置解耦膜厚度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液压悬置进行了测试验证,确定优化改进的方案,最终成功解决了某车型存在的车内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减振器示功特性与车辆平顺性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液压双筒式减振器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台架试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减振器外特性仿真曲线,提出了示功图总面积量化指标.结合车辆系统振动原理,建立了示功图总面积与簧上质量垂向振动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以及轮胎动载荷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整车振动模型,定量分析了示功图总面积对簧上质量垂向振动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以及轮胎动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示功图总面积较小时,车辆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均出现明显恶化现象,但示功图总面积过大也会引起振动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增大,同时还会影响二者振动能量在频域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履带车辆作业工况复杂恶劣,振动噪音严重,对环境和驾驶员都造成了极大伤害。为改善履带车辆支重轮所受振动冲击,结合了传统橡胶减振器和金属颗粒减振器的优点,制成了颗粒混合式阻尼减振器并应用于履带推土机支重轮上。以某型号履带推土机为例,建立整车缓冲模型。用ANSYS软件对带孔支重轮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支重轮强度能满足各工况使用要求。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该阻尼支重轮的颗粒参数对其缓冲性能影响,并分别对传统支重轮和该阻尼支重轮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阻尼支重轮能有效地减少振动冲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款搭载新型驾驶室后悬置的载货车,为研究其振动特性的改善效果,以原型车以及一款同类车型为对标车,进行匀速工况下的道路平顺性试验,对测得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得到测试车型的平顺性,整车振动较为恶劣的部位以及振动传递过程中隔振率较低的减振部件,进而提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改进方向以及引起较大振动的来源,为今后同类车型的振动诊断与改进提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吸振器是振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汽车NVH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发现在特定频率下,由于频率耦合产生了较大的轰鸣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整车的车内噪声测试,确定了安装吸振器的位置。然后,基于振动理论建立吸振器数学模型,推导出单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解析解,并采用Lms.Test.lab和MATLAB软件对吸振器质量参数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进行初步验证和优化,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动力吸振器并应用于某车型的研发中。整车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安装吸振器后,汽车振动噪声皆有了显著改善,整车的NVH特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车辆液力双筒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异常噪声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大量试验数据和信号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力双筒减振器异常噪声的时域波形衰减量鉴别方法,经对大量的车辆液力双筒后减振器异常噪声的实际验证,鉴别成功率达到98.5%以上,能够满足一般工厂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检测要求.还对减振器异常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对时域波形衰减量鉴别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解释,得出了有实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阻尼可调减振器外特性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可变串联阻尼孔减振器外特性的特点,提出了其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 建立了整车7自由度数学模型,以提高整车的瞬态响应特性、平顺性、车轮接地性为目的,对某越野车的串联阻尼孔可调减振器外特性进行了设计. 结果表明,采用串联阻尼孔可调减振器的越野车辆,其在不同的路面上均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越野车速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立式循环水泵振动与异响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石化热电资源综合利用改造2×100MW汽轮发电机组构台56LKSB-25型立式斜流水泵.循环水泵分部试运行时,3台循环水泵均出现间断性的异响,并伴随超标的振动.经过排除分析,间断性异响主要由于循环水泵吸水夹带汽体,内部形成了水力冲击,造成了间断性异响,并产生振动,影响循环水泵的运行.经过对产生水力冲击的原因分析,采取改造吸入流道的改造措施,最终消除了水力冲击,解决了循环水泵的异响及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使减振器对车辆具有最佳减振效果,利用Rebrouck建模方法,建立了反映液压减振器阀系特性的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并将该减振器动力学模型以S-Function的形式嵌入到CarsimTM的某E-Class整车模型中。以整车动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使用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在扫频工况下,对车辆前、后轴减振器的阻尼力特性进行了虚拟调校。计算结果表明,经调校以后的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使得整车的动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分析了车架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架的1阶、2阶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大,更高阶的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1/2整车振动模型建模中,考虑到车架的1阶、2阶弯曲已能满足精度要求,能很好地分析整车振动.最后结合ISO2631-1对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处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