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转化燃料乙醇的H2SO4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2SO4对不同种杨树进行预处理,探讨经过处理后不同品种杨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木质特征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H2SO4处理后的杨树木屑样品中的纤维素含量明显增加,半纤维素含量则减少.可以缩短微生物转化的时间,减少纤维素酶的用量并提高乙醇的产率.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从糙皮侧耳子实体、菌丝提取壳聚糖的方法,用红外光谱对所提取的样品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并通过改良线性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氨基含量和抑菌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二者在理化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发现两种壳聚糖在红外光谱图中酰胺Ⅰ吸收峰在1649.50-1588.05cm。范围内位置有区别;子实体偏低频,菌丝偏高频.壳聚糖氨基含量分别为6.78%和5.11%,两种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明显不同.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降解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以子实体制备的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为明显,而糙皮侧耳菌丝制备的壳聚糖不为纤维素酶所降解.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2,3-丁二醇高产菌株,采用两种诱变方法(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对阴沟肠杆菌SDM(E1)进行处理。经紫外诱变后筛选出菌株E2,其2,3-丁二醇产量为27.37 g·L~(-1),相比于出发菌株提高11.33%。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对E2进行化学诱变后,筛选出菌株E3,2,3-丁二醇产量为37.32 g·L~(-1),相比于菌株E2提高36.32%,相比于E1提高51.77%。以E3为出发菌株、玉米芯为底物进行同步糖化发酵效率的研究,确定玉米芯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温度80℃、时间2 h、碱浓度3%、固液比1∶3;纤维素酶解的初步条件为温度45℃、时间72 h、转速140 r·min~(-1);同步糖化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0.3 g、初始pH 5.7~6.0、温度36℃、底物浓度100 g·L~(-1)(10%),发酵时间72 h,菌株E3的2,3-丁二醇产量可达到35.61 g·L~(-1)。本文研究结果为木质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提供了菌株材料,并为木质素为底物的同步糖化发酵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大熊猫粪便微生物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发现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含有大量可以降解纤维素的厌氧微生物种类,如梭菌科、瘤胃菌科和毛螺菌科等,因此,将熊猫粪便样品作为降解纤维素微生物菌种分离的来源具有可行性。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样品中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产氢能力的菌株,分离获得1株纤维素降解产氢菌株Cel10,根据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Cel10属于缓纤维梭菌(Clostridium lentocellum),其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8%。菌株Cel10在pH 4.0~8.0、温度25~50℃范围内可以利用纤维素进行生长,其最适pH 7.0,最适生长温度37℃。本文丰富了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种类,为木质纤维素类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长期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土壤取样,通过驯化、富集培养,筛选到2株能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菌株HK-1和GLY-1.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菌株在含1.5 g/L MAP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72h下的降解率,菌株HK-1和GLY-1的甲胺磷降解率分别为85.71%和80.25%.2株菌的遗传稳定性较好,对甲胺磷农药的耐受浓度为3 g/L,且可降解有机磷乐果和久效磷.菌株生长的最适甲胺磷浓度、温度、pH和接种量分别为1.5 g/L、25-30℃、7.0和4%-6%.两株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金属离子对菌株降解甲胺磷农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通过Biolog鉴定系统,将HK-1和GLY-1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和特瑞特西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tritici sp.)。  相似文献   

6.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能产生重要的酶系.包括降解多糖的酶类,如α-淀粉酶、纤维素酶、β-1,3-1,4-葡聚糖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褐藻胶裂解酶和壳聚糖酶;也包括分解蛋白的酶类,如蛋白酶、溶栓酶和凝乳酶;以及其它一些重要酶类,如漆酶、磷酸酯酶和植酸酶等.在工农业、食品加工业及饲料业等行业具有重要价值.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生产的重要酶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法、滤纸条降解法和胞外酶活性测定法从长白山原始森林的腐烂枯木和落叶腐质土中筛选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结合菌落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命名为CBS-1.滤纸崩解实验说明在24h该菌对滤纸就具有明显的崩解能力,6d后滤纸的失重率达到24.1%;以稻草粉为底物发酵120 h...  相似文献   

8.
从胜利油田油井产出液及含油污水等样品中分离出16株能利用原油的菌株.通过原油平板涂布和液体发酵培养,筛选出1株能在高温(60℃)、高压(10 MPa)下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能有效产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CH2.原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对胜利油田东辛原油降粘率可达48.5%,原油含蜡量降低12.6%,原油凝固点降低3.0℃;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经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菌株CH2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显示聚合物驱油后,注入CH2菌液60℃培养21 d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6%.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壳聚糖对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可溶性壳聚糖对纤维素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以40mg·ml-1纤维素为底物,酶浓度为0.6mg·m1-1时,最大抑制率为43.2%,抑制常数为7mg·ml-1,并探讨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较强的分子缔合作用改善了醋酸酯淀粉的可塑性,形成了热塑性淀粉(TPS),然后应用TPS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生物降解性能测试,考察了TPS对PBS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TPS质量百分含量为20%、DMSO含量为30%、偶联剂含量为1%时,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TPS含量30%的降解材料经3个月的时间,降解失重率可达66.88%,达到了降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