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基于喷洒杀虫剂及释放天敌的综合控制害虫策略,同时考虑到害虫产生抗药性这一因素,建立了具有脉冲控制的食饵-捕食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Floquet乘子定理及比较定理,给出了害虫灭绝及流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问题,提出一个对农作物危害最小的最优方案。由于喷洒杀虫剂,农作物被迫吸收农药,药效随时间下降,其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与人类用药类似,作者大胆尝试利用药物动力学理论研究建立农作物药效模型。首先根据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将农作物药效模型与害虫-天敌动态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农作物药效模型和喷洒杀虫剂及释放天敌的脉冲控制模型;然后根据脉冲控制理论分析上述模型的稳定性,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出最适杀虫剂药量和喷洒时间间隔,使得杀虫剂药量在农作物的残留和喷洒农药量最少,同时使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以下,给出综合治理农业害虫的最佳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解释这一方案的执行。结果表明,该策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并分析了一个害虫控制模型.给出一个利用杀虫剂控制农业害虫的最佳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解释这一方案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喷洒杀虫剂及投放病虫的综合控制害虫策略,建立了具有脉冲控制的微分方程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Floquet定理、比较定理,证明了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与系统的持久性,并利用分支理论给出了正周期解存在的分支参数.  相似文献   

5.
考虑了一类具有状态反馈脉冲控制和Allee效应的捕食-食饵模型,其中天敌的投放量及杀虫剂的使用强度均线性依赖于害虫的控制水平.首先,分析了无控制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并给出了正平衡态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其次,借助于后继函数方法讨论了控制系统阶1周期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阶1周期解稳定的条件.为了确定最佳的天敌投放量和杀虫剂强度,以投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了优化模型构建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害虫数量可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并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具有阶段结构的害虫-天敌模型的脉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具有阶段结构的害虫-天敌系统。当使用杀虫剂消灭害虫时,研究脉冲形式的控制,得到了无天敌时系统存在稳定的周期解。然后利用分支理论,讨论害虫-天敌模型的非平凡周期解,周期解由稳定变成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考虑一个在固定时刻分别投放染病者害虫和喷洒杀虫剂的SEI害虫管理模型.通过频闪映射,得到了易感者和潜伏者根除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并且证明当投放的染病者害虫的数量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害虫根除周期解是全局吸引的;当投放的染病者的数量小于该临界值时,系统是持续生存的.  相似文献   

8.
储粮害虫熏蒸剂的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储粮害虫熏蒸剂的防护剂的应用现状,对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研究具有周期脉冲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动态行为.通过喷洒杀虫剂和投放天敌的周期不同,得到了捕食系统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全局稳定性的临界值,分析喷洒杀虫剂和投放天敌的周期如何影响生物控制,为害虫治理提供了策略基础.  相似文献   

10.
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应用现状 ,对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印楝细胞培养物控制害虫的效果,本文通过诱导幼叶、继代培养获得印楝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再经振荡培养获得悬浮细胞培养物;然后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浸提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及悬浮培养细胞,制备相应的浸提液;用二氯甲烷分别将这些浸提液稀释成含0.003%印楝素A的控虫工作液,用其分别处理黄粉虫幼虫,在12d内,考察其控虫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的致死效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其中,第9天的最大致死率达到20%,但它们要明显低于0.003%印楝素乳油农药的处理;3种浸提液对幼虫的虫体质量、拒食和趋避作用等方面效果较好,均达到印楝乳油杀虫剂的控虫水平.印楝细胞培养物经一步浸提后,直接用于控虫制剂的生产,可以节约分离、提纯印楝素等生产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刘有莲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7(3):281-283,287
根据高职院校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过程,进行针对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的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确定符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领域,设计适应工作岗位行动领域的教学情境,并对一个学习情境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害鼠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可以利用杀鼠剂和不育剂对其进行控制.文中建立了分别在这两种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在模型中每隔固定时间施行某种控制,且害鼠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分析了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灭杀率、控制间隔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到了如下结论:如果只进行一种控制,不育控制的效果更好;在决定种群是灭绝还是持续存在方面,不育和灭杀的作用是相同的;两种控制具有各自的特点,联合施用,发挥各自的优势会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脉冲投放益虫化学控制害虫的害虫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与害虫管理相关的一类捕食者(益虫)具有脉冲扰动,食饵(害虫)具有化学控制的阶段结构时滞捕食-食饵模型,根据生物资源管理的实际,改进了原有捕食者-食饵模型,得到了害虫灭绝周期解全局吸引和系统持久的充分条件。得出的结论为现实的害虫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一个具有一般形式的疾病感染率和功能反应函数的阶段时滞结构的捕食者-食饵(天敌-害虫)模型,利用人工脉冲周期投放有病的害虫和天敌去控制害虫.通过脉冲方程理论,证明了当周期投放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害虫将灭绝;并进一步证明了当投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时,害虫的密度将在农作物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并与天敌共存.  相似文献   

16.
害虫治理与半连续动力系统几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害虫治理的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了一类脉冲状态反馈控制害虫的防治模型.提出了半连续动力系统几何理论,并应用这一理论证明了该模型至少存在一个阶1周期解.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阶1同宿分支和脉冲环面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育控制是害鼠治理的一种方法.害鼠种群与其他种群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当害鼠种群在不育控制下改变其动力学行为时,与其相关的种群也随着改变其行为.建立了食饵-捕食者模型,其中害鼠是捕食者,对其进行不育控制.利用Hurwitz判据、中心流型定理、形式级数法、Hopf分支理论等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现象.有时,随着不育率增加,害鼠数量线性减少,其食饵数量线性增加;有时,不育控制会使害鼠及其食饵数量大幅度周期变化.因此,进行不育控制前,要对害鼠及其食饵有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当的不育率.  相似文献   

18.
荔枝挂果末期荔枝蒂蛀虫防治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荔枝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的主要害虫,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费用。探讨荔枝蒂蛀虫成虫的防治指标和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荔枝蒂蛀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于海口市三门坡镇一荔枝种植园内,采用整株套罩和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的接虫数量与荔枝蛀果率之间的关系,设置无接虫为空白对照组,分析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指标与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果】不同处理组之间蛀果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接虫数增加,荔枝蛀果率也随之升高,最高蛀果率为55.75%。荔枝蒂蛀虫接虫数与蛀果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3.442x-1.484,R2=0.983 5。【结论】荔枝蛀果率与荔枝蒂蛀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平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27%/株,平均防治指标为0.28对/株。  相似文献   

19.
建立短效不育剂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模型中害鼠分为成体和幼体,不育控制只对成体起作用.对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恢复率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不育率会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使种群规模较小,甚至灭绝;不育剂的短效性限制了不育剂在控制害鼠上的作用,也限制了控制的效果;不育控制不改变种群的稳定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20.
1988年8月首先在红星四场死亡的洋葱鳞茎上发现罗宾根螨;为害不断加重;面积不断扩大,受害严重处洋葱植株腐烂、死亡率达30.45%,是洋葱的第三大害虫,影响洋葱品质和产量,影响加工和脱水,影响出口创汇;国内尚无报导。可用尼索朗、灭扫利、久效磷、敌敌畏、乐果等杀螨剂,兑水浇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