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育控制是害鼠治理的一种方法.害鼠种群与其他种群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当害鼠种群在不育控制下改变其动力学行为时,与其相关的种群也随着改变其行为.建立了食饵-捕食者模型,其中害鼠是捕食者,对其进行不育控制.利用Hurwitz判据、中心流型定理、形式级数法、Hopf分支理论等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现象.有时,随着不育率增加,害鼠数量线性减少,其食饵数量线性增加;有时,不育控制会使害鼠及其食饵数量大幅度周期变化.因此,进行不育控制前,要对害鼠及其食饵有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当的不育率.  相似文献   

2.
建立短效不育剂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模型中害鼠分为成体和幼体,不育控制只对成体起作用.对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恢复率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不育率会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使种群规模较小,甚至灭绝;不育剂的短效性限制了不育剂在控制害鼠上的作用,也限制了控制的效果;不育控制不改变种群的稳定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不育单种群模型,当害鼠的数量达到经济危害水平时,通过灭杀,从而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和后继函数的方法得到系统阶1周期解得存在性,并给出了阶1周期解得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不育技术比药物灭杀更能持久彻底地控制鼠类数量,已逐渐成为鼠害防控的发展方向.结合不育剂的有效期,建立了一类不育控制下的单种群模型,讨论了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得到了种群零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和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分析了不育控制及药物的有效期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类具有不育控制的害鼠种群的离散模型.首先利用3个Jury条件,得到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Lypunov函数和细致分析法分别给出了零平衡点全局稳定及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封闭种群中,通过标记重捕和标记夹捕法对农田害鼠的种群数量N,捕获率P和密度D进行了估计.分别为72,0.1528,42只/公顷和85,0.1882,55只/公顷.两种方法间结果差异不大.使夹捕法可用以估计害鼠种群数量,扩大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一类具有尺度结构的非线性害鼠不育模型的稳定性.首先给出模型平衡态的表达式;其次定义了净再生数并用Banach不动点原理推出平衡态的存在唯一性结果,最后通过对模型的线性化处理得到关于种群平衡态的特征方程,从而给出平衡态的稳定性定理.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免疫不育控制下的具有性别结构的单种群模型,利用特征方程和第二加性复合矩阵,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并给出了理论结果的数值模拟,讨论了分别对雌性、雄性进行不育控制时参数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类不育控制和捕获控制下的具有性别结构的单种群模型,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和稳定的条件,得到了种群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具有性别结构和不育控制的单种群模型,判断了平衡点存在和稳定的条件,得到了种群一致持续生存和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烟蚜的生物型,田间种群消长与分布、为害损失,以及影响种群动态的生态因子.烟蚜的防治方法包括栽培管理措施、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并讨论了烟蚜控制方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座谈、访问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鼠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鼠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治理的原则和方法.三江源地区共分布有啮齿动物31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黑唇鼠兔和高原鼢鼠;三江源地区鼠害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其次与全球气温变化、天敌的减少、不当灭鼠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以生态防治为主的生态管理措施是进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治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飞行器及机械喷撒天敌在农林害虫防治上的应用,观察、研究了肿腿蜂、赤眼蜂、蒲螨、瓢虫等喷剂天敌的成活率和防治率。结果表明:高空机械喷撒天敌喷剂有很高的成活率,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高于传统的天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很好地控制甘草多发性害虫,针对甘草主要害虫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和甘草蚜虫(Aphiscraccivora),采用不同时期施药和释放天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5月中旬,甘草萤叶甲虫口基数达到4头/株时为防治关键时期,采用苦参碱(8.33μg/mL)进行控制,药后21 d防效可达93.91%,很好地压低了越冬成虫虫口基数;5月下旬,甘草蚜虫开始发生,虫口基数为50~80头/株时释放天敌(3头/m2),此时对甘草蚜虫的控制效果最好,可达80%以上.研究对甘草萤叶甲和甘草蚜虫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控制作用,为建立甘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枫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2):67-70,113
园林植物病虫害严重,其种类繁多,入侵猖獗,情况复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要建立在提高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严格进行植物检疫,预防病虫害入侵;不同园林植物要合理搭配种植;减少、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改进施用技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开展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园林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苜蓿蚜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九种药剂进行蚜虫的毒力测定,并计算LC50值。结果:浓度值域在0.082% ̄2.83%之间,相差36.4倍,表明各药剂对蚜虫毒力差异很大。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抗蚜威,菊马,敌杀死,杀灭菌酯在喷雾浓度分别为3500 ̄4500倍、3500 ̄4000倍、3000 ̄4000倍、2000 ̄3000倍时,防效最佳,依次为88.6% ̄91.2%,87.6% ̄90.7%、86.7% ̄87.2%和85.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