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文坛的常青树戴维.洛奇不仅在小说创作和小说评论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在戏剧、电视、电影方面也有所涉猎,因此他深谙戏剧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多有运用;他充分发挥了小说兼容并包的特点,引入蒙太奇、影视脚本、电影场景等影视表现手法为己所用,使文字媒介达到了动态视觉艺术的效果,使现代小说艺术得到了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艺术批评不仅具备艺术意义,更有文化意义。批评的类型、模式、规模和观念,反映了该艺术的当代命运和流向,钟惦案作为中国当代电影批评的代表人物,其丰富超前的电影美学观念表现了中国人特定的电影文化心态,并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中国电影。他的影评理论,将是我们建设崭新“影评学”的重要基础。一、“以社会为天职”:大众影评论影评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影评?在这个容易模糊的概念问题匕钟惦又明确地提出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词:大众影评。“电影评论从专家的书房里走出来,使原来只作为接受对象的电影观众,直接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电影与当代都市的文化表达——娄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7.
肖晓署  陶小利 《科技信息》2009,(23):I0170-I0170,I0234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电影最大众化最简单而又直接的反应了文化,同样文化也一直深刻的引导着电影的创作潮流。然而电影因形象直观可视性,失去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诸种促使欣赏者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元素,从而消弱了欣赏者的审美能动性.因此,电影想要做到含蓄,无疑更富挑战性.如果能使艺术形象体现出一种含蓄美,观众对影片的创造就被激活了。由于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创造过程中,很多都对这一传统文化有所表现。本文通过解析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思想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并论述这种含蓄美给观众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艺术史上,戏曲电影是古老悠久的戏曲艺术与西方"舶来品"的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新生事物。诸多有关戏曲电影的研究站在现实的立场上,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为探讨戏曲电影涵蕴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迄今为止,较少有学者发表关于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此,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亟待全面、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研究、发展、繁荣戏曲电影,必将为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世界多元电影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高校电影教育实践活动有其自身规律与特点,一方面应该遵循教学规律体现出电影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另一方面应该遵循电影艺术规律体现创新创意以及制作特点。在课外活动及其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应该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教学实践与电影艺术实践的探索性特点、校园学生活动的青春性特点、高校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学院派特点,使之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描述性手法,对两部影片《阿甘正传》与《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对文化他者的改写现象。字幕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要求对原语文化的翻译通俗易懂,译者因而通常会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受众尽快在最佳程度上理解原语表达的信息和艺术内涵,这就使得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和文化的改写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论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综合艺术。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性。然而,所谓“综合”,不能简单地从词汇意义去理解。称电影为综合艺术,也决不是各门艺术——建筑、雕塑、绘画、舞蹈、音乐、文学的大杂烩式的总和;而是在融合各门艺术的表现能力的同时,分离各门艺术的独立形式,使之在一种新的质的基础上有机地综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用光影记录生命和历史——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波 《世界知识》2010,(15):52-54
他是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影评人多次选出来的最重要的世界导演之一;由于他的努力,台湾电影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晋升入"艺术"的范畴,并且在世界影坛夺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从《黄土地》始,陈凯歌掀开了第五代电影创作的序幕。在前期创作中,他以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融入对电影理念的阐释,开拓了文化反思、人性探究的新影像叙事方式,但在创作中后期,他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并从人文思考逐渐滑向娱乐大众。陈凯歌电影价值观念的这种内在转换,可以从他不同时期的三个代表作《黄土地》、《霸王别姬》和《无极》中找到线索。  相似文献   

14.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曾以其艺术的独创性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电影文化的热点人物.如今,"第五代"的"代"意识已经淡化,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也发生重大变化.文章以张氏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为评论对象,通过与张氏早期作品的比较,发现张艺谋电影已远离西方他者,逐渐向民族传统回归.<我的父亲母亲>以其淡雅婉丽的叙事风格,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电影:科技与艺术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是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影的诞生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电影历史的转折和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对应关系。机械时代的电影以活动的影像作为最重要的法宝 ,它在表现运动方面的潜力令人叹为观止 ;数字时代的电影以电脑技术营造传统科学技术所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 ,显示了电脑魔术的巨大魅力 ;网络时代的电影则具有互动的特点 ,网络的发展将使电影的制作方式、宣传方式、发行方式、观赏方式等产生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而迅捷的影响 ,也影响到了电影这门与现代科技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迈入新世纪的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时代求得电影的生存和发展 ,是全世界电影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谢飞是一位充满赤子之心的艺术家,他把出身和受教育的背景融进创作中,唱出了一出出生命和人性的赞歌。他同时也善于思考和进行理论总结,使得他的创作又呈现出理性色彩。犹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要职业并不是导演,而是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对他的创作和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1979—1987年第四代最辉煌的时期,他并不是最出色、影响最大的;但是由于他的坚持和执著,最终使他成为了经典第四代及其“艺术电影”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7.
论影评人的基本素质金章才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波布克说过:“电影评论对于电影作为艺术的未来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必将发展成电影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的文学附属品。”①波布克把电影评论称作是电影艺术的文学附属品,是否允当暂且不论,但他充分肯定电...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电影教育的高速发展之势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和挑战做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首先探讨其原因,现代社会及其电子媒介时代到来、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兴起是其发展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及其外因;电影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机制形成、艺术教育传统与美育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内因,外因与内因的相辅相成构成整体,提供高校电影教育教学深化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推动电影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合拍故事片《音乐家》配乐的是韩国著名电影作曲家李东俊。中国观众熟悉的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就是由他担任音乐制作人的。今年春天,我与李东俊一道前往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完成《音乐家》配乐的后期制作,因而有机会再次造访了这个著名的电影国度。捷克国土面积不大,却有着非常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捷克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中央电  相似文献   

20.
英文电影片名不同于其他文体,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不仅应该考虑到电影的内容,更应该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特征和观众的审美感受,恰当地运用顺应论进行文化对接才能使译名为译入语观众所接受,从而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