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为了解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鸭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根据HPI结构基因irp2和fyuA参考序列设计了引物,用PCR方法对从成都等地分离的64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28株健康雏鸭泄殖腔拭子分离的大肠杆菌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检测,并对5个菌株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rp2和fyuA携带率在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分别为40.6%(26/64)和39.1%(25/64),在健康鸭泄殖腔大肠杆菌分离株分别25.0%(7/28)和21.4%(6/28).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携带fyuA和irp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P<0.05),HPI毒力岛的携带率与菌株的致病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分析表明相关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通辽地区病死肉仔鸡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结果表明为大肠杆菌病.药敏试验表明大肠杆菌对许多药物产生耐药性,调查分析表明盲目用药是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云南昆明周边的4个养猪场采集不同年龄段的猪粪样品,分离猪粪中的大肠杆菌.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具有金属铜抗性的菌株并统计出抗性菌株的发生率.摸索了测定硫酸铜对抗铜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方法,接合实验确定抗铜基因是否位于可移动的接合质粒上.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抗铜大肠杆菌的发生率与饲料中添加硫酸铜的量成正相关性,且72%的抗性菌株中的抗铜基因位于可移动的接合质粒上.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自四川省卧龙保护区大熊猫肠道的6株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质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都存在不同大小的质粒DNA;采用SDS高温法处理每株大肠杆菌后,有2类质粒在琼脂糖凝胶上的条带数减少,菌株的抗生素抗性水平也有所降低,有2株菌的某些抗生素抗性完全消失;将分离自6株大肠杆菌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获得1个氨苄青霉素抗性转化子.这些结果表明,大熊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它们含有的质粒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用PCR技术和药敏实验对宁夏地区临床分离的162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的分子检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62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27株检测出了耐药基因,阳性率为78.4%.其中,sul1基因的阳性率最高,为65.4%,sul2,sul3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9%;106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5.4%,耐药菌株中有5株未检测到sul1,sul2,sul3耐药基因.药敏实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3%.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对发生于同一鸡场不同日龄鸡群的大肠杆菌病和鸡霍乱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方面的检验.同时取新鲜病死鸡的脏器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经对36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表明:分别为大肠杆菌(E.coli)和多杀巴斯德氏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川西北地区牦牛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对采自川西北甘孜州和阿坝州的2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分别以分离的大肠杆菌DNA和牦牛腹泻粪便样本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因子K99+菌毛基因片段,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腹泻中存在情况,同时比较两种DNA提取方法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PCR检出率的差异;以分离自外表健康牦牛粪便的105株大肠杆菌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因子K99+菌毛基因片段,比较牦牛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外表健康牦牛和腹泻牦牛中的携带情况.结果:从26份牦牛腹泻粪便样本中共鉴定出84个大肠杆菌菌落携带K99菌毛基因,这些菌落分别来自所有26份牦牛腹泻样品,因此,牦牛腹泻样本100%分离并检测到携带K99+菌毛基因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而粪便总DNA检测结果为K99+菌毛基因阳性率84.62%(22/26),粪便中提取的总DNA模板K99+菌毛基因PCR检出率略低于分离鉴定的细菌DNA检出率;105株外表健康牦牛粪便样本分离株中检测到携带K99+菌毛基因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34株,检出率为32.38%(34/105),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腹泻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外表健康牦牛粪便的检出率(P0.001).结果表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在牦牛粪便中存在广泛,是引起牦牛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以粪便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可快速检测牦牛粪便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侯相山  唐少刚 《山东科学》2006,19(6):109-111
对东营市规模猪场大肠杆菌病进行调查,从26个规模猪场采取病料,经麦康凯、伊红美蓝分离培养后,挑取红色或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再经肉汤纯培养,然后采用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自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猪场的环境卫生较差,免疫措施不到位。分离的大肠杆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等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等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川省什邡县马景镇养鸭户发病鸭中分离的3株细菌,经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用临床上常用的22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和复达欣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痢特灵、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氨曲南中度敏感,而对利福平、四环素及呋喃妥因等药物表现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生长的大肠杆菌在受到抗菌肽作用后,在不同时间里,被作用的大肠杆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大肠杆菌被抗菌肽作用30 min后在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作用过夜后(约12 h)细菌内部电子密度增强,质壁出现分离,细胞壁出现空泡并且界限模糊.作用16 h以上电子密度进一步增强,细菌走向老化死亡趋势.说明抗菌肽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凤尾草抗菌药物的提取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碱液提取凤尾草中的有效成分,确定了最佳提取方法;对提取物进行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均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青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黄曲霉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g/100ml培养基)分别为0.59,0.72,0.78;对青霉、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g/100ml培养基)为0.98、1.0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的伏安行为,该伏安峰电流与大肠杆菌的活性呈正比.通过伏安法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增长曲线相似于细胞计数法所获得的结果.这种电化学方法被用于研究天然药物前体薯蓣皂甙元对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化合物能显著降低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的伏安行为,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作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以6-吲哚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高产率的合成了9个新的含(口恶)二唑硫醚基结构的6-吲哚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抗菌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目标物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选用液体悬浮培养、海藻酸钙固定培养和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法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进行培养,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藻细胞经磷酸缓冲液、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液、甲醇与甲苯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1)、乙酸乙酯、丙酮5种溶剂提取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抑茵活性.结果表明,ACA微胶囊法培养的藻细胞生长周期长,提取物中抑茵物质含量高,抑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室从内蒙古额吉淖尔湖盐碱土样分离得到一株属于Natrinema属的嗜盐古菌。本文对其进行了抗生素抗性实验以及对其产生的嗜盐菌素进行了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该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头孢氨苄对该菌具有微弱的抑菌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的大小表明该菌株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抗性。该菌株所生产的嗜盐菌素对蛋白酶K 较敏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对大肠杆菌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重金属对E.coli的毒性影响,并将重金属浓度与抑菌圈直径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对E.coli的毒性顺序为Hg~(2+)>Cd~(2+)>pb~(2+)>Cu~(2+>>Zn~(2+),重金属浓度与抑菌圈的直径呈显著的正相关,各种金属受试物都有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家居环境的健康、环保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抗菌实木地板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贴膜法检测抗菌地板的抗菌性能:以木聚糖为抗菌剂,用8%浓度溶液浸泡杨木单板,接种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检测地板细菌数量.结果表明:经过木聚糖溶液处理的地板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73.58%和90.09%,抗菌等级达到Ⅱ级.  相似文献   

18.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为检测菌,考察爵床、仙鹤草和鸡矢藤的水提物的体外抗茼活性。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植物水提物对所测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爵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强,鸡矢藤对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强,两者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625g·mL^-1。而且各植物水提物在酸性环境等条件下不影响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杜仲提取物对鱼类病原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水浸提法提取杜仲有效成分进行杯碟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杜仲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原菌在杜仲提取物作用下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发现,药物抑菌效果越明显的菌种,其蛋白表达的差异性就越大,且受抑制的蛋白和诱导表达的特异蛋白的分布比较广;而抑菌效果较差的菌种,其蛋白表达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种松针精油对供试菌的协同抑菌效应和机制,利用松针精油天然抑菌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为将松针精油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黑皮油松松针精油(PTEO)、樟子松松针精油(PSEO)、红松松针精油(PKEO)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通过棋盘稀释法来测定其协同效果及最佳复配比,以最佳精油复配比研究其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机理。【结果】3种精油单独作用时均表现出对3种供试菌较好的抑菌效果,部分复配后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针对不同微生物复配最佳抑菌配方为:E.coli用抑菌精油为PTEO和PSEO,浓度均为0.31 μL/mL; S. aureus用抑菌精油为PKEO和PTEO,浓度均为0.16 μL/mL; B. subtilis用抑菌精油为PKEO和PSEO,浓度分别为0.16、0.08 μL/mL。通过复配精油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机理研究发现复配精油能够破坏菌体的正常形态,破坏细胞膜的渗透性,导致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泄露,并且对细胞菌体蛋白的合成和积累有干扰作用。【结论】3种精油复配后表现出更好的抑菌作用,精油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到抑菌效果时精油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