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壳聚糖-mPEG亲水性好,可制成适合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的反向温敏水凝胶给药系统。为改善壳聚糖(CS)在中性条件下水溶性和亲水性,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壳聚糖,得到带有mPEG支链的改性材料——CS-mPEG)。通过修饰方法优化,得到聚乙二醇(PEG)取代率为21%~25%的CS-mPEG。该CS-mPEG水溶性好,37℃溶胶-凝胶转变时间小于10 min。体外释药结果显示:该CS-mPEG水凝胶对生物大分子溶菌酶及小分子纳曲酮均有较好控释作用,且mPEG支链的亲水作用能保护蛋白活性,显著提高了活性蛋白的累积释放率。  相似文献   

2.
以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mPEG 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并研究其修饰条件对修饰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mPEG 5000修饰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pH值7、修饰温度45℃、酶质量浓度1.8g/L、反应时间5.5h,此条件下修饰率可达到51.9%,为下一步研究修饰中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别利用糖基固定化方法和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在聚苯乙烯微珠表面固定了小鼠单克隆抗体,并考察了抗体中保护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对抗体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SA会严重干扰抗体固定化,通过使用不合BSA的缓冲溶液和超滤离心的方法去除掉抗体中的BSA再进行抗体固定化时,抗体的固定化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珠的...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芯纤维素为基质,通过环氧氯丙烷(EPI)交联活化、亚氨基二乙酸(IDA)修饰、金属离子Cu,Fe,Zn,Ni螯合制得亲和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其表征.考察了pH、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洗脱液等因素对螯合了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强亲和性的Cu(Ⅱ)螯合亲和吸附剂对BSA的吸附主要受配位作用控制,而对弱亲和性的Fe(Ⅱ)、Zn(Ⅱ)、Ni(Ⅱ)螯合亲和吸附剂则主要受静电作用影响,配位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5.
以固定化的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引发剂, 丙烯酸乙烯酯(VA)为封端剂,进行ε-己内酯的酶催化开环聚合,得到了α-丙烯酰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单甲醚嵌段共聚物型大分子单体(APCL-b-MPEG),其分子量为2510,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11。对该大分子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分子量为22784、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19的梳状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表达与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基因中编码第98位和第132位半胱氨酸(Cys)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丝氨酸(Ser)的密码子,构建重组质粒pET3c-haFGF Ser98,3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率达到23.48%.用MTT法测定产物的活性,发现haFGF Ser98,132突变体的比活与天然haFGF相似.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马来酸酰亚胺酯定点修饰第31位Cys,修饰率达到30%以上,修饰产物的比活性保留55.53%.  相似文献   

7.
以β-环糊精(β-CD)键合硅胶为载体,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基,制备了新型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吸附剂.通过13C固体核磁、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吸附剂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特性,25℃时吸附剂对BSA的最大吸附量达35 mg/g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并用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对PS进行修饰.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研究PS-PEG微球对BSA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对BSA的吸附受pH、微球上PEG含量以及NaCl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作用力为疏水吸附.在无盐水体系下解吸,解吸率最高为96.2%,表明微球在蛋白质分离应用中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用三聚氯氰活化的聚乙二醇(PEG-1900和PEG-5000)修饰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游离氨基,经透析,冻干,得到PEG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对PEG修饰的BSA进行了理化、生物学及部分药用指标测定.实验表明,用PEG-1900和PEG-5000修饰时,修饰率分别达到90%和50%左右时,便可消除BSA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大分子稳定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H响应性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P(MAA-co-DEA)。利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对其形貌与溶胀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药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交联剂用量、pH值及离子强度对微凝胶释放行为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其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微凝胶在低pH或高pH下的流体力学直径及溶胀率均比等电点处(IEP)的大;BSA的释放与交联剂用量有关,且有最佳用量值;BSA的释放率在pH=5的缓冲溶液中不到10%,而在pH=9的缓冲溶液中,释放率可达65%左右;释放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微凝胶对BSA的释放主要由微凝胶的溶胀及BSA的扩散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1.
光接枝表面改性聚丙烯膜固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表面光接枝改性,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在聚丙烯膜表面分别接枝一层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和马来酸酐(MAH),然后分别在上述接枝层表面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固定。采用称重法、付立叶红外光谱仪、水接触角测试仪、紫外 可见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效果和固定的蛋白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经MAH、AA和AM接枝改性过的聚丙烯膜表面可以固定BSA。而且固定效果率比较为:MAH>AA>AM。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化单壁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有望成为新一代药物载体。本文通过多巴胺化学和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相结合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OEGMA)为单体,制备了4种不同分子链段长度的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POEGMA)修饰的SWNTs(SWNTs@POEGMA),并进行了热重(TGA)、红外(FTIR)、X衍射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研究了SWNTs@POEGMA的结构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WNTs@POEGMA对牛血清蛋白(BSA)具有明显的阻抗吸附能力,且其阻抗蛋白吸附的能力取决于接枝在SWNTs上POEGMA的长度;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SWNTs@POEGMA对BSA的吸附量最小可达26.8mg/g。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纺法制备并表征了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将从太湖水体中分离到的假单胞菌属溶藻菌固定化在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维纶(VNL)和阿科蔓(AQUA)等人工介质材料上,分析与比较不同人工介质固定化溶藻菌对太湖土著铜绿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LR(MC-LR)的生物降解作用.实验结果显示:NMP吸水率、孔隙率、拉伸强度分别为(81.33±1.58)%、(78.68±4.85)%、(89.8±7.5)MPa.NMP固定化溶藻菌的数量为5.65×107/cm2;NMP固定化溶藻菌对藻细胞的48h溶藻率和对MC-LR的48h降解率分别为85.68%和60.16%;溶解藻细胞可重复利用次数达到4次.上述结果表明,NMP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溶藻菌的纳米人工介质,可以增强溶藻菌对铜绿微囊藻和MC-LR的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溶剂酯化法制备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剂酯化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量、阻聚剂量、反应时间及携水剂甲苯用量对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比为1.8,催化剂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5%,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8 h,携水剂甲苯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120%时反应酯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备出孔径为75nm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考察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牛血纤维蛋白(BF)在PAA表面的吸附和释放行为.采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定量检测蛋白的吸附和释放量,采用Langmuir等温拟合曲线模拟蛋白的吸附行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蛋白吸附前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与平滑铝相比,PAA显著提高了两种蛋白在其表面的吸附能力,且BF的吸附量明显高于BSA,两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60.3和38.8μg/cm2;PAA对两种蛋白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PAA吸附蛋白后的释放行为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其吸附BSA和BF的最大释放率分别达到55%和65%.  相似文献   

16.
通过酰氯化法制备带有端羟基聚乙二醇(PEG 10000)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采用FTIR,TEM,TGA,XPS等手段表征了接枝前后产物的化学结构。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接枝效果,PEG的接枝率为16%。采用溶胶-凝胶(sol-gel)的方法制备PEG-g-MWCNTs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利用该柱成功分离了醇,芳香烃,烷烃类化合物。同商品PEG10000毛细管色谱柱比较,PEG-g-MWCNTs色谱柱具有更强的保留能力和更好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以聚砜(PSF)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大分子添加剂,十六醇、不同种类Tween为低分子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平板膜,研究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膜的纯水通量随PVP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PVP质量分数为50%时达到最大值;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随PVP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单调增加.添加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种类的Tween后,膜的水通量降低,而BSA截留率变化不大.其中,添加Tween 80的膜水通量最高,可达94.6L/(m2·h),添加Tween 40的膜对BSA的截留率最大,可达78%.此外,十六醇的加入使膜皮层明显变厚,孔结构不规则且水通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评价了聚丙烯酸接枝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pH响应性。在接枝率小于17%时,接枝膜的pH敏感性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在牛血清蛋白(BSA)溶液微滤试验中,接枝膜与未接枝膜在BSA的等电点4.7处,都表现出严重的膜污染;而pH=3时,膜通量下降趋势最小。与未接枝膜相比,接枝膜在pH=3时污染较严重,而接枝率18%的膜在pH4.7和8时表现出一定的抗污染性。研究表明:蛋白质与膜之间的电荷作用以及BSA和膜构象的变化都是膜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研究了树枝状大分子聚L-丙交酯-dendron-聚乙二醇-den-dron-聚L-丙交酯在蛋白酶K作用下的降解性能。对具有相同接枝数、不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相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接枝数的树枝状大分子的酶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枝数以及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对树枝状大分子的降解有明显影响,树枝状大分子的降解速率随着接枝数的增多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快,其中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为降解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接枝到磺化聚醚砜(SPES)微孔膜上,得到具有pH敏感性的分离膜.接枝膜采用衰减全反射(ATR-IR)附件进行了表征,接枝膜表面及断面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并同时通过接枝率、水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测定研究了接枝膜的接枝程度、渗水性能和pH敏感性.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磺化聚醚砜微孔膜的膜表面和孔内接枝上了丙烯酸接枝层作为pH感应型开关;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05,光照20 min时,接枝率达到8.40%,pH=2时的纯水渗透通量约为中性时的20倍;当牛血清蛋白(BSA)渗透液的pH小于其等电点4.7,pH为2~4时,截留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