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改性的方法对保温冒口套用钠水玻璃抗湿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价廉、来源丰富的新抗湿改性剂KS,使钠水玻璃型保温冒口套的抗湿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运用扫描电镜观察TCO_2钠水玻璃砂粘结膜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不同模数的CO_2钠水玻璃砂粘结膜断裂形式及力学性能;通过对CO_2吸收量的测定,对钠水玻璃砂粘结膜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3.
以偏高岭土、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沸石、黏土为辅料,生石灰和钠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制备矿物聚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养护温度、养护时间、蒸养时间对抗压强度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生石灰用量、水固比及水玻璃模数对抗压强度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的化学键变化、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最佳的养护条件为养护温度80℃、湿度95%,养护时间72 h,0.8 MPa蒸养8h;生石灰用量、水固比、水玻璃模数的最佳值分别为3%(wt)、0.37、2.3,样品的最大抗压强度为60.8 MPa.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硬化工艺制得的钠水玻璃凝胶胶粒大小、结构、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度高的胶粒细小、结构致密。认为强化钠水玻璃的粘结强度的机制在于抑制硬化过程中胶粒生长过大。采用能稳定或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有机或无机或复合物)有利于对钠水玻璃改性;使用有机酯类型的促硬剂、加热硬化、真空硬化等措施均有利于钠水玻璃凝胶的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钠水玻璃砂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硬化工艺制得的钠水玻璃凝胶胶粒大小、结构、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度高的胶粒细小、结构致密,认为强化钠水玻璃的粘结强度的机制在于抑制硬化过程中胶粒生长过大,采用能稳定或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有机或无机或复合物)有利于对钠水玻璃改性;使用有机酯类型的促硬剂、加热硬化、真空硬化等措施均有利于钠水玻璃凝胶的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钠水玻璃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全面研究了水玻璃对耐酸耐热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影响。指出适当调配水玻璃模数和浓度、使用混合型水玻璃、提高耐酸耐热混凝土养护温度,都是提高耐酸耐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烧结焊剂用粘结剂的研究,从粘结剂的作用和焊剂微观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改良粘结剂和焊剂颗粒表面状态的可行性,利用锂水玻璃、钠水玻璃、钾钠水玻璃及轻质氧化镁进行正交试验,分别得到了它们的加入量对吸潮度的影响趋势及最佳混合比;使用最佳混合比的水玻璃制成的焊剂的吸潮度仅为常用方法制成焊剂的1/7,证明锂水玻璃在其它水玻璃保证焊剂颗粒强度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抗吸潮的优点.同时在试验中得到,只有焊剂在烧结点烧结后才具有最低吸潮度。  相似文献   

8.
水玻璃旧砂的力学性能及其可再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通过计算水玻璃旧砂残留枯结剂膜的弹性模量/屈服压应力的比值大小来衡量水玻璃旧砂的可再生性的准则,即比值越大,旧砂的可再生性越好,通过试验测试了不同处理温度下水玻璃砂样的屈服压应力和弹性模量,用来反映水玻璃旧砂残留粘结剂膜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条件下,受热温度为320~520℃时,水玻璃砂样的弹性模量/屈服压应力的比值较大,"加热-机械"再生效果较佳;冰冻温度为0~-40℃时,水玻璃旧砂的冰冻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再生,且水玻璃砂样中的含水量对水玻璃砂样的弹性模量/屈服压应力的比值影响较大,当含水量为5%~15%时,"冰冻-机械"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电分析法研究了环保型无氨凝胶防灭火材料,比较了三种促凝剂与水玻璃生成无氨凝胶的胶凝特性,并研究了具有较好胶凝特性的促凝剂C与水玻璃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成胶特性及其失水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促凝剂C对水玻璃的促凝效果较好,生成的凝胶强度高、失水率低;当水玻璃浓度为7%、促凝剂C浓度为1.8%~3.0%时,对成胶过程有利;由浓度为7%的水玻璃与浓度为2.5%~3.0%的促凝剂C生成的凝胶失水速率最小;温度大于80℃时,凝胶失水速率随温度升高快速增大;凝胶在不同阶段的失水速率满足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初期主要受表面控制,中期为扩散控制。水玻璃成胶特性与促凝剂中阳离子的化学价有关,高价阳离子更有助于凝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电分析法研究了环保型无氨凝胶防灭火材料,比较了三种促凝剂与水玻璃生成无氨凝胶的胶凝特性,并研究了具有较好胶凝特性的促凝剂C与水玻璃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成胶特性及其失水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促凝剂C对水玻璃的促凝效果较好,生成的凝胶强度高、失水率低;当水玻璃浓度为7%、促凝剂C浓度为1.8%-3.0%时,对成胶过程有利;由浓度为7%的水玻璃与浓度为2.5%-3.0%的促凝剂C生成的凝胶失水速率最小;温度大于80℃时,凝胶失水速率随温度升高快速增大;凝胶在不同阶段的失水速率满足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初期主要受表面控制,中期为扩散控制。水玻璃成胶特性与促凝剂中阳离子的化学价有关,高价阳离子更有助于凝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波加热硬化水玻璃砂吸湿性强的特点,以PbO-ZnO系低温玻璃粉作为主要的涂层材料,研究测试了涂层的抗湿性.结果表明:表面涂层后的水玻璃砂样抗吸湿性明显高于普通水玻璃砂样,4h存放强度提高了2.33倍,4h吸水率降低了45.9%.通过SEM和XRD等测试方法,对表面涂层砂样和普通砂样的物相和成分进行了分析:SEM分析表明,表面涂层砂样的表层有涂层材料渗入形成防湿层,防湿层内砂粒表面的粘结桥有许多细小颗粒状物质分布.表面xRD扫描表明:涂层表面出现了3种新的物相,即Al2TiO3,NaAlO2和PbTiO3,它们是表面涂层提高砂样抗湿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考察聚L-乳酸药用辅料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的吸湿特性.测定了不同分子量的粉料与片状试样在不同相对湿度的空气与蒸馏水中的吸湿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湿含量,并计算出水分在试样中的扩散系数.粉料与片状试样在不同湿度的湿空气中的平衡湿含量均小于1%,在水中的平衡湿含量小于11%,辅料分子量对吸湿性能有一定影响.吸湿过程遵从Fick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控制水温,观察膨胀岩在水中崩解、软化的快慢,以及固体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得出了温度对膨胀岩吸水崩解软化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各组温湿度状态下的膨胀岩进行直剪实验,获得了温湿度对膨胀岩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膨胀岩内部矿物颗粒吸水速率变快、吸水量增大、分子运动加速、膨胀作用增强,崩解速率也逐渐加快,吸水软化所需时间更短;温度的升高,加大了膨胀岩内部水分的蒸发,导致岩体失水收缩,内部结构变得紧密,水的润滑作用也减弱,膨胀岩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均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膨胀岩吸水发生体积膨胀,分子间吸引力减小,内部矿物颗粒胶结变得松散,水的润滑作用加强,黏聚力和摩擦角均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吸湿官能团对高分子调湿材料吸湿和放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及甲基丙烯磺酸钠等合成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湿度控制材料,通过间歇式吸附/脱附进行吸湿动力学实验和恒温脱附实验;采用TG-DTA和FTIR表征改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CaCl2改性可以明显提高高分子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湿性能,其吸湿量随单体所含亲水基团的极性的增强而增加;含强极性的离子基团(—COOH和—SO 3-)高分子调湿材料的吸湿能力明显大于含非离子基团(—CONH2,—OH及—COOCH3)材料的吸湿能力,尤其是CaCl2改性聚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磺酸钠材料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最大湿容量可高达2 g/g,而含非离子性基团(—CONH2,—OH及—COOCH3)弱极性基团的复合材料则比较容易脱附,CaCl2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在80℃于20 min内可以脱附80%吸附水,且所有材料在3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用单体丙烯酸和NaOH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倍吸水树脂,每克树脂吸自来水达280g;此外,对其抑制路面扬尘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用制得的聚丙烯酸钠溶胶作为路面抑尘剂,吸水、保水能力强,粘结性好,因而能长久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  相似文献   

16.
改性聚乙烯醇-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改性聚乙烯醇-无水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结果发现,按照一定比例共混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吸湿量、较快的吸湿速率和良好的吸湿稳定性,性能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在我军弹药的防护包装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顺丁烯二酸酐作交联剂,甲苯作悬浮分散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改性,制备了PVA吸附性树脂,并对其吸湿放湿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该树脂可以自动进行吸湿或放湿,且具有一定的保湿能力。95%RH的平衡吸湿量达到了0.93g/g,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  相似文献   

18.
空气取水是一种不受限于常规水源的有效取水方式,能够提升部队在沙漠/干旱地区的给水保障能力。以西北某沙漠地区的实际环境(相对湿度20%)为应用背景,对比分析了雾水收集法、空气冷却法和吸附剂取水法的特性,在低湿度条件下确定采用吸附剂取水法。针对硅胶、沸石或分子筛等传统吸附剂水负荷不高的缺点,研究新型材料MOFs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结合其吸附能力强和易再生的独特优势,选定MOF 801为吸附剂并设计了一台套筒式MOFs空气取水装置,对取水装置在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进行计算研究,得出预估产水量,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2种不同方法测定了水和废水中的硫化物,结果表明,2%氢氧化钠作为吸收液吸收效果远比乙酸锌-乙酸钠吸收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硬石膏岩遇水表现出很强的膨胀特性,且由于地下水分布的动态不均匀性,导致围岩不均匀膨胀。以梁忠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中硬石膏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工固结试验仪,设置不同初始浸泡水量,对硬石膏进行侧限膨胀试验,研究其吸水率、膨胀应变及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石膏吸水率呈先快后慢型增长,快速增长过程中硬石膏吸收的水主要转化为结晶水,慢速增长阶段,硬石膏内部自由水逐渐增多;硬石膏膨胀应变及膨胀应力随浸泡水量增加而增大,当浸泡水量为硬石膏完全石膏化理论耗水量的1/4时,达到二者增长率明显减小的转折点;硬石膏吸水率具有时间效应,且吸水率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基于此,结合湿度应力场理论,得到了硬石膏湿度应力场膨胀时变本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