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甾醇硫酸酯钠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殊的生理活性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孕邕醇酮出发,在Ce3+离子存在下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孕甾-5-烯-3β,20-二醇(2),2利用三乙胺-三氧化硫复合物进行硫酸酯化,得到产物(3).然后3通过阳离子(钠型)交换树脂进行Na^+交换得到目标产物孕甾-5-烯-3,β20-二取代硫酸酯钠(4).  相似文献   

2.
国产夹竹桃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国产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夹竹桃枝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16β,17β-环氧-12β-羟基-孕甾-4,6-二烯-3,20-二酮;12β-羟基-孕甾-4,6,16-三烯-3,20-二酮;20(s)21-二羟基-孕甾-3,12-二酮;3β,14β-二羟基-5β-强心甾-20(22)-烯.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国产夹竹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天然存在的甾醇化合物1a-c进行结构改造,经过PCC氧化得到4-烯-3,6-二羰基甾体化合物2a-c,然后在钴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2a-c,得到4-烯-3-羟基-6-酮甾体化合物3a-c,3a-c利用三乙胺-三氧化硫复合物进行硫酸酯化,得到产物4a-c.然后4a-c通过阳离子(钠型)交换树脂进行Na+交换得到目标产物4-烯-6-氧代.3β硫酸酯钠盐5a-c.5a-c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勐仑翅子树(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sue)枝叶用工业甲醇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通过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C-18反相柱层析反复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teraxeryl acetate(1),β-sitosterol(2),7β-hydroxysitosterol(3),daucosterol(4),24-ethyl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5),24(S)-24-enthyl-5α-cholestane-3β,5,6β-triol(6),6β-hydroxy stigmast-4-en-3-one(7),(22E,24R)-23-methylergo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8),glycerol monopalmitat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其中(3)、(5)~(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尖羽贯众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鳞毛蕨科植物尖羽贯众(Cyrtomium hookerianum)地上部分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分得5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首次从尖羽贯众中分离得到山奈酚、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胡萝卜苷和果糖这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从胆甾醇出发,通过3-羟基保护、三氧化铬氧化、7-羰基的官能团转换和3-位羟基去保护,合成得到五个3-羟基-5-烯-7-取代含氮甾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羟基-胆甾-5-烯-7-甲氧肟醚(5)、3-羟基-胆甾-5-烯-7-苄氧肟醚(6)、3-羟基-胆甾-5-烯-7-氨基硫腙(10)、3-羟基-胆甾-5-烯-7-氨基腙(11)和3-羟基-胆甾-5-烯-7-腙(12)。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L.)干燥全草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6个Lycopodine型生物碱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6β-hydroxylycopodine(1),lycopodine(2),6α-hydroxylycopodine(3),4α-hydroxylycopodine(4),lycoclavine(5),15α-methyl-lcopodane-5β,6α-diol(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同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R)-6-Hydroxymellein(1)、β-谷甾醇(2)、Pseurotin A(3)及甘草次酸(4),菌株HGC6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研究表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存在大量活性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落叶松正己烷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1~5.依据波谱数据分析及与已知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1~5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醇(2),β-谷甾醇(3),豆甾醇(4)和正三十烷醇(5).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兰科植物尾尖石仙桃(Pholidota protracta)全草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RP-18柱层析等方法分得9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首次从尾尖石仙桃中分离得到gigantol、batatasin Ⅲ、3-hydroxy-5-methoxybibenzvl、dihydroconiferyl alcohol、间羟基苯甲醇、对苯二酚、水杨酸、b-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对红树科木榄属3种植物木榄、海莲和尖瓣海莲的遗传变异和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共检测了5个酶系统7个酶位点。结果表明,木榄属这3个种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分化很大。进一步明确尖瓣海莲的分类地位,推断尖瓣海莲可能是海莲与木榄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产三叉苦[Melicope ptelefolia(Champ.exβenth.)Hartley]茎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aciddibutylester)(1),香兰素(vanillin)(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木栓酮(riedelin)(4),β-胡萝卜苷(一-daucoster01)(5),leptonol(6),苯甲酸正丁异丁酯(phthalicacidbutylisobutylester)(7),methylleptolA(8),异吴莱萸酮酚(isoevodion01)(9),leptenA(10),evodione(11),东莨菪素(scopoletin)(12),其中化合物(2)、(4)、(7)、(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长白狗舌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1),十六烷酸单甘油酯(2),α-棕榈酸单甘油酯(3),β-谷甾醇葡萄糖苷(4)和齐墩果酸(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长白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滇产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1)、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松甾酮A(ponasterone A)(4)、stigmast-5-ene-3β,7α-diol(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研究中药狗舌草(Tephroseris phaean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狗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八烷酸(1),槲皮素(2),梣酮(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棍棍木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1H NMR,1H NMR,(13)C 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9,10)-8,9-epoxycalamenen-10-ol(1),Eudesm-4(15)-ene-1,6-diol(2),(4S,4aS,6S,8aS)-4a,5,6,7,8,8a-Hexahydro-4-hydroxy-4,8a-dimethyl-6-(1-methylethenyl)naphthalen-1(4H)-one(3).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