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岭区低等级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公路等级低,公路建设资金有限,且多为改建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公路的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量大小、公路总投资的大小、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公路建成后的使用品质。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改建时往往希望对旧路尽可能利用,而山岭区地形情况复杂,展线比较困难,旧路的线形指标一般比较低,这样一来,在线形设计时,解决好造价和线形指标这两方面的问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应注意将现场实际情况仔细分析,以确定哪方面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山岭区低等级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公路等级低,公路建设资金有限,且多为改建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公路的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量大小、公路总投资的大小、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公路建成后的使用品质。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改建时往往希望对旧路尽可能利用,而山岭区地形情况复杂,展线比较困难,旧路的线形指标一般比较低,这样一来,在线形设计时,解决好造价和线形指标这两方面的问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应注意将现场实际情况仔细分析,以确定哪方面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等级公路在路线布设时往往因条件受限而需要在较短路段集中升坡或降坡。螺旋展线因比回头展线具有更好的线形指标而被采用,在避开不良地质,克服大高差、大纵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云南某二级公路新安螺旋隧道的控制线形安全性指标:停车视距、曲线内侧车道横净距、临界最小圆曲线半径及运营安全的检验计算,来保证隧道平面线形的安全性,以寻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半径螺旋曲线隧道安全的线形方案及运营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长大纵坡路段的设计,且现行路线设计规范中没有针对长大纵坡路段给出界定标准的问题.本文从驾驶需求出发,将车辆运行速度作为驾驶行为的宏观表现,对长大纵坡路段驾驶行为特性进行分析.采集20名大货车驾驶员在长大纵坡路段实车试验数据,分析得到驾驶员在长大纵坡路段运行速度与平均纵坡坡度和坡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大货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分析得到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在不同平均纵坡条件下最大坡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车辆的增加,交通流量的增大,旧路使用几年后会出现,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等弊端和问题,因此对旧路进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的一个重要措施。文章结合近几年来公路改建项目的经验,针对改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新旧路的路基,路面衔接、改建时的交通安全维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郾马路改建工程为例,通过旧路面的补强利用与拆除重建的比较,阐述在公路的大修和改建过程中,应根据旧路的修建历史,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破损状况,路基高度,字让地理条件等具体情况,在对旧路面的利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黄土山区矿井地表移动变形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山区地形条件复杂,煤层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平原区不同。文中以最具代表性的铜川矿区为例,运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研究了黄土山区地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的规律。研究表明,黄土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除了有向采空区方向移动的位移分量外,还有向山坡下方移动的位移分量,地下煤层顺坡向开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和控制山区地表采动损害。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行车安全水平,缓解中国长下坡路段车路协同矛盾,研究了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升的纵坡组合安全设计方法.选取六轴铰接列车为主导车型,采用理论分析法构建了制动毂温升模型,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收集了试验路段多年事故数据,基于对货车事故率与制动毂温升的相关性分析,选取温度达到200℃时下坡距离、坡底温度和温升速率作为纵坡组合安全性分析指标,对连续下坡纵坡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制动毂温升层面考虑,连续下坡应从缓坡设置、坡度差控制和坡长组合三方面进行安全设计与优化,并辅以主、被动防护和交通管控措施;合理设置缓坡有利于缓解制动毂温升,但缓坡降温效果有限,坡度无限趋缓既无益于降低制动毂温度,也增加了路线长度,宜根据临界坡度指标合理控制缓坡取值;相邻坡段坡度差不宜过大,尽量以坡差较小的纵坡组合进行展线,宜根据平均纵坡以及最大坡度差回归方程控制坡差;同时应采用长缓坡和短陡坡的坡长组合形式.由此可最大限度避免连续下坡的货车制动毂超过200℃,提升货车下坡安全.  相似文献   

9.
许海林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39-140,180
改建公路,利用现有公路局布路段,贯彻国家规范、政策,应根据原有公路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拓宽改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发展,路网形成,等级之间互相联络,公路改建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本研究提出对路面结构及路床设计厚度进行合理取值,以达到设计合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公司在方公路和北五公路建设中加宽旧路路基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给出了双侧加宽、单侧加这和翻浆路段加宽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分析角度,展开对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的研究.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单因素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针对特定路段的具体情况得出适合于本路段的各风险因素权重;进而通过对库岸公路路基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且以渝巴路云阳境内白水滩至南溪段库岸公路为背景,根据该段公路的实际工程情况,对库岸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渝巴公路白南段路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张辉良 《甘肃科技》2014,30(15):116-118
随着车辆的增加及交通流量的增大,旧路使用几年后会出现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等弊端和问题,因此,对旧路进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夏阿二级公路的改建工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公路改建工程的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13.
对黄土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降雨侵蚀规律、路面排水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了黄土山区公路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若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排水不畅路段通常会造成路面积水,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而路面合成坡度则是判断其排水是否顺畅的重要指标.一般路段,道路的路拱横坡足够大,其合成坡度可满足路面排水需要.但对于超高渐变段,在横坡趋于0时,则需综合考虑路线纵坡以及超高渐变造成的附加坡度,对其合成坡度进行检验,并相应调整道路超高渐变段的设置或纵面设计,以确保合成坡度满足路面排水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对旧路进行加宽改扩建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车辆运行条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首先介绍了如何对旧路进行监测与分析评定,接着探讨高速公路加宽设计的原则,最后探究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提高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设计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道108线砂河-神堂堡段工程可研报告的设计,针对山岭重丘地形条件复杂的情况,就设计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定和计算方法、路线布设与地形条件的合理结合、路基、路面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平曲线、竖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及坡长采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较为合理的利用了地形,对环保、水保等进行了综合考虑,既使设计可满足使用条件,又最大限度节省了投资,具有好的使用价值,为山岭重丘区一级路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公路改建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由于过去低等级公路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路网的改建便成为可行、节省资源的有效方法,旧路改建工程的施工与新建公路工程施工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较多施工干扰因素及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项目施工任务在合同期内顺利完成,我们要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保证旧路改建满足设计要求,做好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S202威青线(威海至青岛)全长260.3公里,本次改建莱阳境内一合同段(K171+000~K179+040)全长8.04公里,现状为三级公路标准,改建后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老路加宽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在S202威青线路基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老路加宽施工接缝、水位较高、路基填筑后局部有翻浆等问题。1.本段路地形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填土不能直接运用于路基填筑,而且路基施工基本要求"0"沉降。2.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修筑路基,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有难度。3.经济效益,考虑到如果我们全部外借材料填筑,造价较高,对利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西部高原山区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UC-win/Road软件进行建模,开展了螺旋展线与桥隧相接路段的驾驶模拟实验,选取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和眼动扫视特征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以客观反映研究路段安全运营状况。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明暗适应路段瞳孔直径呈现高频率波动,瞳孔直径变化率0.3为桥隧相连实验路段瞳孔直径变化率的风险阈值;短时扫视频率每秒3次为异常点判别的临界值,桥梁路段异常点与实验路段直坡路段相比,小半径弯坡路段的线形指标与行车环境更容易对驾驶员的扫视行为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大桥梁和隧道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目前很多都是旧路改建与扩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新旧路结合部出现纵向裂缝,本文介绍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从几个施工重要环节上来控制裂缝产生的方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