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旋幽夜蛾卵期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省每年春季往往发生寒流低温冷冻这一气象特点,探讨低温对昆虫致死作用的可能性和致死作用强度.以农业害虫旋幽夜蛾Scotogramniu Trforlii Rotte-mberg卵期为研究重点,通过测定过冷却点、结冰点和不同低温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冷冻处理,得出如下结论.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0.3±0.7℃、-4.3±0.2℃;一定低温条件下,处理时间愈长,卵孵化率愈低,随着低温强度加大,卵孵化率明显降低;同时讨论了卵发育进度与低温处理之间的致死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梳冬夜蛾和白边切夜蛾卵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不同低温强度及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冷冻处理测定结果:梳冬夜蛾卵过冷却点为-18.76±4.09℃,结冰点为-17.7±5.02℃;白边切夜蛾卵的相应指标分别为-8.13±3.17℃和-7.15±3.09℃。两种蛾卵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处理时间愈长,卵孵化率愈低;随着低温强度加大,卵孵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试验条件下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密切相关的盐度、温度、PH、光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孵化最好的盐度、温度、PH 和光照范围,在生产实践上对提高卤虫休眠卵的孵化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高低是卵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人们致力于提高卤虫卵孵化率的研究。陈清潮等(1975年)对提高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报导。蒋德春(1986年)对盐度影响卤虫卵孵化率的效果做过研究,确定羊口盐场卤虫休眠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0.5~11Be 之间,最适为3—5 Be 的盐度。这对沿海地区卤卵的开发利用很有价值。为了摸清山西远城内陆盐湖的卤虫休眠卵的孵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就不同盐度(Be)和不同温度,不同 PH 值的及有无光照等理化因子,对运城内陆盐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本恩蚜小蜂是烟粉虱的有效寄生蜂,在15、20、25、30、35℃这5个恒温条件下观察日本恩蚜小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卵、幼虫、预蛹、蛹和卵-成虫的发育历期,计算日本恩蚜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日本恩蚜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5℃范围内,日本恩蚜小蜂的不同虫态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日本恩蚜小蜂卵、幼虫、预蛹、蛹、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2、8.82、9.00、7.03、8.44℃,有效积温分别为29.10、108.32、14.29、90.59、239.08 d·℃。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桑天牛成虫性比、扩散、补充营养、交尾、产卵等习性,初步研究了60Cor射线对雄虫寿命、卵孵化及幼虫死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雄虫占60%,1次飞行60米,至少活37天,雌雄虫交尾均不止1次,雌虫能产47粒卵;随着照射剂量增加,处理雄虫死亡率、孵化幼虫死亡率和卵孵化率降低.雄虫径10O0—7000拉德照射,卵孵化率70.2%,而对照试验卵化率84.4%,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危害储藏枸杞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试验观察发现,在常温仓储条件下的越冬幼虫死亡率高达86.3%,仅11.1%可化蛹,羽化为成虫.18~22 ℃时印度谷螟成虫、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8,9.8,39.4,8.8 d,完成1代需要66.8 d.枸杞干果含水量与幼虫发育历期呈反比,与蛹的发育历期呈正比.卵、幼虫、蛹、成虫及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8.8,11.9,12.5,11.2 ℃,有效积温分别为59.7,481.5,130.4,62.8,692.3 d·℃.印度谷螟在银川地区可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7代,与实际饲养观察的年发生世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双斑长跗萤叶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5个恒温的条件下,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和"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计算出新疆北疆棉区双斑萤叶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卵期长,卵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显著.在19、22、25、28和31℃时,卵期分别为131.2、100.1、73.0、64.1和58.2d.卵孵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8℃,有效积温为1182.2日度,有效积温预测式为N=(1182.2±100.30)/[T-(9.8±1.34)].  相似文献   

8.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50%,94%,92%。在当地土壤中无中华卵索线虫的空心菜田,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5m~2,各移植斜纹夜蛾2—3龄幼虫150头于菜株上,A区用12540条线虫侵染期幼虫混在2460克湿沙中,撤施于植株根部土面;B区用同样数量的线虫混在8公斤水中,喷洒在菜株上;C区为不释放线虫的对照区。于释放线虫后的第4天和第7天,从各小区随机回收斜纹夜蛾幼虫20头和30头,在室内单头饲养,检查线虫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结果:第4天调查寄生效果相近,寄生率分别为61.1%,60%。第7天调查寄生率分别为76.7%,70%。而对照区的虫体中均未见有线虫寄生,寄生率为0。差别显著。在元白菜上释放中华卵索线虫侵染期幼虫,莱青虫的寄生率为6.6%。  相似文献   

9.
将弯齿琵甲(BlapsfemoralisFischer Waldheim)卵分别置于4种温度(恒温30℃,25℃,20℃,室温20~27.5℃)与5种RH水平(0.00%,5.83%,11.66%,17.49%,23.32%)交叉的20种处理组合中,并测定其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变温20~27.5℃,RH为16.80%(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最高,为68.3%;在恒温25℃,RH为11.04%(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较高,为36.7%;RH在5.42%~22.61%间为适湿区,随温度的上升,对最适RH值的要求也上升;变温与恒温对卵的孵化有差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变温可明显提高孵化率.5种恒温(32℃,30℃,28℃,25℃,20℃)处理表明,卵在20~32℃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0±0.60)℃,有效积温为(146.97±12.31)日度.  相似文献   

10.
黄缘闭壳龟的孵化生态及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缘闭壳龟受精卵的孵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它的孵化积温为50688~56784℃,最适孵化温度为28~31℃,孵化基质的含水量以8%~10%较适宜.用1:1的沙与土混合作为孵化基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放置方式对孵化效果影响不明显,孵化过程中卵重减轻2.39%-3.71%.孵化温度、孵化基质湿度以及霉菌感染是导致受精卵发育过程中胚胎死亡的主要因素.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死亡曲线呈双峰型.  相似文献   

11.
对短额负蝗的饲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卵的获得、卵的越冬保存、卵化及室内外饲养。卵的越冬保存采用3种方法,(1)将卵保存于花盆土中,室温下越冬;(2)卵在室外土中越冬;(3)将卵保存在4℃的冷藏箱中越冬。于第二年3月中旬将卵转入25℃恒温箱中进行孵化,孵化率分别为99.2%、98.5%和92.1%。3种方法无明显区别。孵化后以天然饲料饲养。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0—1993的3年间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分别对褐马鸡的家鸡代孵暨育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孵化期为27.5(21.1—28.1)天,大致分为初期(1—9天),中期(10—20天),后期(21—28天).其受精率为68.5%,孵化率为56.3%.初期:孵化温度为39.30℃,湿度为69.60%,凉蛋温度(最低温度)为21.20℃,中期:孵化温度为38.45℃;后期:孵化温度为34.05℃,湿度为66.80%,凉蛋温度为21.00℃,孵化平均温度为37.27℃,平均温度为70.77%,凉蛋平均温度为23.30℃.育雏采用自然育雏与半人工育雏两种方法.自然育雏的平均密度为0.10—0.18只/米~2.初期日粮:10g蚂蚁卵1天,以后逐渐增加,育雏期为40天.半人工育雏:平均密度为4只/米~2,温度为50—60%,饮水为1/1000的青霉素温开水,喂食:2颗熟鸡蛋/天、只,以及不定量的小米、光照,1—3天24小时/100瓦,以后逐天减1小时到10小时,温度,第一周为34—35℃,以后2—3天降温1℃到恒温机制建立(14天左右),育雏期为45天.  相似文献   

13.
利用60Co-γ射线对蓖麻蚕卵进行照射处理,进而观察不同剂量下蚕卵孵化及成虫蚕生长和存活情况,为今后辐射培育蓖麻蚕新品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由于曼氏无针乌贼独特的产卵习性:需将受过精的由三级卵膜包果的卵缠附在附着物上,卵的孵化过程又很漫长,约须一个月左右,所以附卵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其变化,对亲乌贼的集群、附卵量、孵化率及稚乌贼第1~2周的成活率等关系甚为重大。调查的时间、范围、内容及方法调查时间:1980年—1985年每年4—6月乌贼产卵期,1983年4月12日—6月15日为主要调查期。调查范围:因为雌乌贼一定要将卵产在枝条状的附着物上,通常为礁石低潮线下的大型海藻类和枝条状附生动物(为柳珊瑚)。所以使乌贼附卵区的范围变得很窄,一般集中  相似文献   

15.
丁香毒杀赤拟谷盗卵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拟谷盗是世界性仓库害虫。本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胚胎发育期卵的表面结构及胚胎发育过程,特别是研究了丁香及其化学成分对赤拟谷盗卵的毒杀作用。研究表明赤拟谷盗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发育60 h时,卵的一端已经明显出现分化;发育76 h时,已经可以见到头部发育完整的幼虫;至92 h时,卵已经开始孵化。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部分卵能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均不能正常孵化而死亡。其中,发育12 h后用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不能发育为幼虫而干瘪死亡,发育36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虽能部分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全部在卵壳内死亡,发育84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部分幼虫在孵化时死亡。目前主要用化学防护剂和熏蒸剂防治储藏害虫,用植物源的丁香控制赤拟谷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在海南的生物学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海南一些主要菜区遭受小菜蛾为害进行了田间调查,并将该虫在室内进行饲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发生规律以及农药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海南一年可发生22代左右,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10月至次年4月是为害盛期,是周年发生为害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寿命5——23天,卵期2——18天,幼虫期5——18天,蛹期3——26天,全代历期15——75天。平均26.5天;青虫菌6号小面积防治效果平均达87.9%;40%水胺硫磷或20%杀灭菊酯与50%乐果混合液大面积防治效果较佳,分别为89.6%和89.1%。  相似文献   

17.
灭幼脲对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经 5 0 0mg/kg的灭幼脲处理的构树枝条饲养桑天牛成虫后进行交错配对实验 :处理雄虫 (T♂ )×处理雌虫 (T♀ )、对照雄虫 (U♂ )×处理雌虫 (T♀ )、处理雄虫 (T♂ )×对照雌虫(U♀ )、对照雄虫 (U♂ )×对照雌虫 (T♀ ) ,并对各处理组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孵化历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灭幼脲处理桑天牛后成虫寿命比对照成虫缩短 6~ 7d ;处理各组产卵量下降 ,其中T♂×T♀组比对照组降低 2 8.71 % ;T♂×T♀及U♂×T♀两组子代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 61 .0 3%和 61 .5 2 % ;灭幼脲处理后子代卵的孵化历期都比对照组子代卵延长 ,分别为 1 2 .38,1 1 .93及 1 1 .64d ,而对照为 1 1 .1 8d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适于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24~35℃)内,各温度条件下的孵化率与孵化周期,及提高中华鳖低温(24~27℃)孵化率的温度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烟仓麦蛾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SAY)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强  陈乾锦  张玉珍 《武夷科学》2003,19(1):283-287
本文对烟仓麦蛾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蛾茧蜂在烟仓的消长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发生在4月份,第2个高峰期发生在10月份。温度(T)对麦蛾茧蜂的寄生率(P)、卵孵化率(H)、成蜂的产卵量(L)和茧的羽化率(C)影响显著,其关系式可分别表达为:P=—352.67+32.54T—0.61T~2、H=—381.82+35.79T—0.67T~2、L=—82.05+16.32T+0.27T~2、C=—119.18+16.52T—0.32T~2。在不同的营养中,5%蜂蜜水对麦蛾茧蜂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同一温度下,麦蛾茧蜂成蜂的发育历期最长,其次是蛹,幼虫的历期高于卵的历期;对于同一虫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麦蛾茧蜂成蜂的发育起点最低,但其所需的有效积温最高;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最高;卵的有效积温最低。  相似文献   

20.
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包括预蛹期)的发育历期(Y)与温度(X)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发育历期越短,其方程式是:卵:Y=3330.777X~(-09864);幼虫:Y=1/(0.2669-3.971/X);蛹:Y=1/(0.3262-5.6273/X)。各虫期的发育速率(Y′)与温度(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其方程式是:卵:Y′=0.37251nX-1.0146;幼虫:Y′=0.13811nX-0.3355;蛹:Y′=0.20671nX-0.5664.成虫期与温度和性别有关,雌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在1.5-5.0天之间,产卵期11.5-116.0天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