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北京市潮土原状土柱为供试土壤,采用称重式蒸渗仪模拟自然环境下典型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较差,迁移性较强,淋溶过程中,部分磺胺类抗生素可以穿透第一层次土壤,并逐步向下迁移。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在各个土壤层次的淋溶液浓度稳定时分别为0.5~1μg/L和7~9μg/L,这表明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较强,迁移性较弱,淋溶过程中,大部分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在土壤中累积。  相似文献   

2.
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作为样品净化方法,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作为检测手段,建立了水产品中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头孢类、苯并咪唑类衍生物、氟喹诺酮类等37种兽药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技术。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Oasis PRi ME HLB固相萃取小柱通过式净化,分析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反相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化合物精确分子离子质量和特征碎片离子质量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7种兽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8,定量限为5.0~5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6.2%-86.5%,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15.0%。本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快速高效准确,适用于实际水产品中多种兽药的筛查和确证。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农业部水产品风险监测、浙江省风险监测和舟山市投入品筛查等的兽药残留的筛查工作中,筛查出一例利福平残留和一例红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河口及近岸海水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测定方法.以Waters HLB固相萃取(SPE)小柱富集水样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用XDB-C18柱、乙腈、甲酸(体积分数为0.2%)水流动相进行分离,ESI正离子源、三重串级质谱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目标物的定性、定量测定.优化实验...  相似文献   

4.
快速分离柱HPLC测定猪肉中氟喹诺酮类兽药的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7种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方法(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氟罗沙星及洛美沙星).样品采用1%醋酸/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ZORBAXStable Bound(4.6 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20%的乙腈(含0.1%的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 nm,主要氟喹诺酮类兽药在3.5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待测组分与峰面积在0.2~50μg/m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达到2.5~4.6 ng/mL,加标回收率在95%~104%之间,RSD<3.2%(n=5)。新方法准确、灵敏、快速.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排查宁夏地区牛肉兽药残留风险,从农业农村部规定的禁停用药物、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有最大残留限量的药物以及宁夏养殖环节大量使用药物三方面筛选确定12类药物,利用简单、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分析技术,建立了一次进样可同时分析检测12类80种兽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采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0种兽药及其代谢物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1.0~5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方法定量限在2.0~5.0μg/kg,方法在2.0~10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60%~103%,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20%;应用该检测方法对40份市售牛肉进行检测,其中4份牛肉检出兽药残留,分别为土霉素(54.5μg/kg)、磺胺间甲氧嘧啶(23.3μg/kg和35.4μg/kg)及恩诺沙星(118μg/kg),再分别使用GB/T 21317—2007、GB/T 20759—2006、GB/T 21312—2007方法对阳性样品进行复检,结果一致。经验证表明:该检测方法定性定量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对牛肉中兽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超声波萃取–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可以同时测定淡水贝类软组织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中15种抗生素。采取超声波萃取法, 对贝类体内的抗生素进行萃取, 用固相萃取方法净化提取液, 最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对目标物进行分析检测。主要比较两种固相萃取柱Oasis HLB和Oasis PRiME HLB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 后者展现出较好的结果。15种抗生素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 当加标浓度为50 ng/g时, 回收率为64%~121%, 相对标准偏差为0.5%~19% (n=3); 添加高浓度(100 ng/g)样品时, 回收率为67%~117%, 相对标准偏差为1%~9%(n=3)。方法检测限(LOD)为0.004~0.5 ng/g (干重), 定量限(LOQ)为0.013~1.67 ng/g (干重)。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检测限低的特点。使用该方法对鄱阳湖3个采样点三角帆蚌中的抗生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在15种抗生素中, 有9种均不同程度地检出, 检出频率和浓度最高的是甲氧苄胺嘧啶, 最高浓度达到78.8 ng/g, 其次是奇霉素(41.2 ng/g)和环丙沙星(39.8 ng/g)。  相似文献   

7.
采用k-B法检测分离自齐口裂腹鱼的维氏气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法扩增维氏气单胞菌的四环素类tetA、tetC、tetM,氨基糖苷类aph(3')-lia、aac(6')-Ib、ant(3')-Ⅰa、aac(3)-Ⅱa、磺胺类sull、sul2,sul3共10种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氟哌酸、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等1 1种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菌对磺胺类和部分氨基糖苷类敏感,相关耐药基因也未检出,只有四环素类的tetA基因被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能为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和耐药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吩胺霉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生素类杀菌剂.选取番茄及三类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吩胺霉素在上述基质中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土壤中吩胺霉素选择混合液(V_(氨水)∶V_(乙醇)∶V_(二氯甲烷)=1∶2∶3)振荡提取,番茄中吩胺霉素采用乙腈振荡提取,碱性氧化铝柱净化.土壤与番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2%~95.7%和80.1%~85.6%,RSD(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4%~4.17%和4.12%~5.17%.吩胺霉素的最小检出量为0.2ng,在基质中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本方法简单可靠,基质效应弱,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土壤和番茄中吩胺霉素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水体中痕量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12种抗生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水样中的12种抗生素通过亲水疏水平衡(hydrophile lipophilic balance,HLB)小柱的萃取富集后,以乙腈为有机相、0.2%甲酸和醋酸铵混合水溶液为水相,采用LC-MS/MS进行定量分析.抗生素采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以~(13)C3-caffeine作为内标物进行定量检测.抗生素在河水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04 83~4.805 00 ng/L,回收率为71%~90%.该方法被应用于分析南陈河(上海)中抗生素的含量,平均质量浓度为2.04~254.46 ng/L.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海水中9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海水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用甲醇洗脱浓缩定容,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9种磺胺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1 000 μg/L,方法检测限在0.2~0.4 ng/L之间(S/N=10,1 000倍浓缩).以海水为基底,磺胺甲基嘧啶为替代物,加标浓度分别为5.0 ng/L和20.0 ng/L时,9种磺胺的回收率在86.4%~15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0.5%~8.4%(n=4),方法成功应用于厦门近岸海域海水样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12种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水中5类共12种抗生素的同时检测方法。分析物包括4种四环素类、3种磺胺类、2种大环内酯类、2种喹诺酮类和1种酰胺醇类抗生素。样品经过0.22um滤膜过滤,采用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um)分离,以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12种抗生素类药物在0.1~50u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0002~0.005ug/L。以实验室纯水为基质,在2.0、10.0ug/L2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0.9%~11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7.87%。该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适用于水体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鸡肉中万古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磁性石墨烯粉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Agilent ZORBAX SB-C18(3.0 mm ×100.0 mm,1.8 μm)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目标物在2.0~50.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鸡肉基质中目标化合物在5、10、25 μg/kg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1.2%~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14.3%.该方法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用于鸡肉中万古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olid phase extraction-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PE-UPL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畜禽粪便和土壤中磺胺类(sulfonamides, SAs)、喹诺酮类(quinolones, QNs)及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MACs)等22种兽用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McIlvaine-EDTA-2Na缓冲液和乙腈-甲醇(体积比1∶1)溶液提取,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电喷雾正电离源(positive 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ESI+)和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2种抗生素的浓度在0.005~0.5μg·m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61.4%~93.3%,相对标准偏差为2.62%~13.8%;检出限为0.1~1.1μg·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生素抗性菌、抗性基因的扩散和污染可能产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分8 次采集城市污水处理厂(sewage treatment plants,STPs)水样,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分离、鉴定对四环素、磺胺甲恶唑敏感菌株,分析其抗生素抗性,检测抗性基因.结果:本研究中,从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分离22株四环素类抗性菌、26株磺胺类抗性菌,检测其对常用抗生素耐受性及抗生素浓度、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含量。四环素类和磺胺类双重抗性菌在5.04×102~2.51×103 CFU·mL-1(colony-forming unit,CFU)范围内,抗性菌对9 种抗生素具有抗性,最高耐受力为512mg·mL-1,其中,对氯霉素耐受能力最强,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耐受力次之,对利福平耐受力最弱;检测到双重抗性基因,其中tet W和sul1的含量较高. 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含量较高,存在双重抗性菌、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50(48 h)或EC50(72 h)可作为准确评价敌敌畏毒性效应的指标.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可较显著影响敌敌畏对微藻的毒性效应.在低农药浓度下,高盐海水中的小球藻可表现出一定的"毒物兴奋效应",但在低盐条件下则无此效应.在高农药浓度下,随着盐度变化,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呈现3种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氧化胁迫及其在两者体内富集转运的差异性,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青菜、生菜、玉米)和野生植物(稗草、马唐、狗尾)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残留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中的富集转运特征.结果表明,外源抗生素显著抑制了栽培作物的SOD活性,其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SOD活性较CK(无抗生素污染)降低了64.57%~105.52%和178.24%~260.00%.外源抗生素还显著增加了栽培作物的MDA含量,而野生植物变化较小.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对外源抗生素的富集能力整体上呈现:栽培作物野生植物,但其转运抗生素的能力:野生植物栽培作物,且两者体内及其根际土壤中均以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量最大.研究表明,在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栽培作物受到的胁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野生植物;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分别具有较高的富集抗生素能力和转运抗生素能力,因此两者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风险,且在抗生素污染的土壤-植物系统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从出现孵化率降低(80.3%)和弱雏率增多(16.5%)等现象的山东某大型海蓝褐种禽孵化场18日龄将出壳鸡胚中分离到1株禽波氏杆菌,命名为LL09株,并进行了23S rRNA的序列扩增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其23S rRNA序列与同年分离到的XT09株的同源性为100%,与其它8株B.avium的同源性为96.2%~96.6%,而与GenBank中收录的B.avium NC-010645的同源性为95.8%。该菌对所检测的14类47种药物中有28种呈现完全耐药,6种为低敏,只有13种药物比较敏感。耐受药物中包括了头孢类、青霉素类、单酰胺环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磺胺类等常用药物,只有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呋喃类中的部分药物的杀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用于抗生素的分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及生物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是影响其质量及安全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食品及生物产品中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等几种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溶剂萃取(S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萃取(SPE)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建立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以亲水性HLB固相萃取柱为对象,考察并优化HLB柱的淋洗与洗脱条件,确定HLB柱在以1mL的V(甲醇)∶V(水)=1为淋洗剂,1mL二氯甲烷为洗脱剂的条件下对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提取效果最好,GC-MS可分析出蜂蜜中47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禽畜肉中的氯霉素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针对禽畜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禽畜肉中的氯霉素,提取液氮吹至干后用超纯水溶解样品残渣,然后用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经过净化的样品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氯霉素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5μg/kg,添加水平为0.1~5.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5.8%~8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