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香根草中温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香根草为发酵原料,在28℃恒温下进行批量沼气发酵,发酵料液体积为1200ml,HRT=90d。结果表明:香根草产沼气潜力(TS)产气潜力为471ml/g,VS产气潜力为512ml/g;香根草的热值为17.784kJ/g;经发酵产沼气的能量转化效率为52.18%;香根草发酵前后的纤维素含量、脂肪含量、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沼气发酵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在化石能源需缺的今天,研究沼气发酵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探究芭蕉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潜力,让废弃芭蕉叶得到充分的利用,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进乡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寻找一种新型沼气发酵原料.特以芭蕉叶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30℃恒温条件下进行芭蕉叶沼气发酵实验,发酵周期为32 d.结果表明芭蕉叶的产气潜力为428 mL/g·TS和563 mL/g·VS,是一种较好的纤维素类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3.
豌豆壳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以豌豆壳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发酵产沼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豌豆壳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其沼气发酵潜力为208ml/gTS,220ml/gVS。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草坪修剪废料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四季青草坪修剪废料为发酵原料,在30℃恒温水浴条件下,采用批量工艺模式,对其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季青废料发酵周期为61d,其TS产气率为1 540mL/g,VS产气率为1 762mL/g,原料产气率为266mL/g.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以蓖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0℃条件下,探究直接用原料进行干发酵与用2%的氨水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再干发酵两种情况下的产气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前者与后者的发酵周期分别为77d和67d,TS产气潜力分别为205mL/g和281 mL/g,VS产气潜力分别为213mL/g和292 mL/g,且直接发酵过程易出现酸化现象.可见,以蓖麻秸秆为原料进行干发酵产沼气是可行的,启动前用一定量的稀氨水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产气潜力,还可避免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滇池蓝藻为发酵原料,改变发酵温度,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进行沼气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30℃和35℃下,滇池蓝藻的发酵时间、产气量及产气潜力有明显的差异性。随发酵温度的升高,实验启动越快、发酵时间越短、产气量越高、产气潜力越高。35℃下,产气效果最好,发酵时间29d,产气潜力为255mL/g.TS、285mL/g.VS.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水白菜的能源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对采集的新鲜水白菜进行厌氧消化实验,实验温度为30℃,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整个实验历时15d,产气量5 280mL.实验结果表明,中温30℃下,水白菜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其产沼气潜力为445mL/g(TS)或637mL/g(VS).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潜力和特性,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装置分别在20℃和30℃下对其进行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20℃时,芦荟皮发酵净产气量为952mL,TS产气率为349mL/g,VS产气率为423mL/g;在30℃时,净产气量为1 303mL,TS产气率为478mL/g,VS产气率为579mL/g,说明芦荟皮具有较好的产气潜力;30℃条件下芦荟皮的TS产气率为20℃条件下的1.37倍,TS利用率、VS利用率都比20℃条件下的高1倍以上,表明30℃更利于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菠萝蜜的果皮、软皮、果核三种废弃物为发酵原料,采用中温30℃批量发酵工艺,进行沼气发酵。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的产气潜力为239mL/g.TS和257mL/g.VS,菠萝蜜软皮的产气潜力为238mL/g.TS和259mL/g.VS,菠萝蜜果核的产气极低。因此,对菠萝蜜的果皮和软皮这两种废弃物进行沼气能源化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以西番莲果皮为原料,在中温(30±1℃)条件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实验,发酵时间为28d,结果表明,西番莲果皮产气潜力分别为867mL/g.TS和936mL/g.VS,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1.
浒苔实验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浒苔实验生态研究结果表明∶浒苔对海水温度、盐度、 pH值和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 10~ 30℃、 7.2~ 53.5、 6~ 9、 1 000~ 1 0000 lx;最适范围分别为 15~ 25℃、 20.2~ 26.9、 7~ 9、 5 000~ 6 000 lx。浒苔在睛天室外 (光照强度 >7000 lx)干露 24 h仍存活;在阴凉暗处 (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2.
以浒苔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浒苔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并与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浒苔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50,温度50℃,酶用量3.0%,在此条件下重复试验,测得浒苔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6.83%,同热水浸提法相比,多糖提取率明显提高,且提取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3.
浒苔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70℃、液料比40:1和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浒苔多糖提取率为10.79%。与传统热水浸提和超声提取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浒苔多糖具有节能、快速和得率高等优点。抗氧化试验表明浒苔多糖在浓度0.5 mg/mL的条件下,对DPPH.和.OH的清除率为65.2%和41.2%,还原力为0.354。与阳性对照品BHT和GA相比,浒苔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BHT。浒苔多糖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work, th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s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 thalli collected from the sur- face and bottom of the sea of Qingdao sea area were studied wit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oxy- graph technology. The samples with the highest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among their kinds, the floating thalli from the sea surface of the south of the Qingdao Olympic Sailing Center and the sedimentary thalli from the mud surface of the bottom Tuandao bay, we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s of surface thalli and ...  相似文献   

15.
选取厦门集美凤林人造沙滩、人工红树林光滩和龙舟池三个样点,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9月观察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固着和漂浮的野外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凤林人造沙滩上的浒苔为固着的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冬季是缘管浒苔的生长繁殖期;春季成熟藻体出现,但生物量减少;夏季,当海水温度超过30℃,肉眼不见缘管浒苔。研究还表明缘管浒苔有多种附着基质,包括砾石、砖石、贝壳、维尼纶网片等,但在砖石上藻体生长最为旺盛。龙舟池发现有石莼科的多种大型藻类,但春夏季暴发的绿潮主要是由石莼(Ulva lactuca)引起的,秋季暴发的绿潮中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占优势。观察期内未见到成熟期释放孢子的石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浒苔的爆发式生长给中国一些沿海城市海滨环境和景观造成很大影响,而妥善处置清理后的浒苔至关重要。本研究将浒苔在不同温度下碳化制备成生物炭,用于吸附处理水中的萘。结果发现,浒苔生物质及150℃碳化的浒苔生物炭对萘的吸附以弱的分配作用为主,吸附等温曲线为线性;250、350℃碳化后,吸附能力显著增强,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均有贡献;随着碳化温度进一步升高,吸附能力明显减弱,500℃碳化后吸附作用仅由表面吸附贡献;而700℃碳化时,浒苔中的碳质几乎被完全氧化分解,仅残留部分矿物组分,对萘几乎没有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朱莉莉  幺光  张翔 《科技信息》2009,(3):187-188
浒苔是常见的海洋藻类,作为新出现的灾害源,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沉降浒苔的监测,以及针对绿潮灾害的研究,都对浒苔探测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针对浒苔的声学特性及观测环境,采用声纳对沉降浒苔进行探测,相比传统手段有相当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声纳探测浒苔分布的思路,对其技术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浒苔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浒苔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浒苔多糖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及生理活性,以期为浒苔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讨论了绿潮浒苔的独特结构和功能特性,旨在制备纳米纤丝化的海藻纤维素和高比表面积的气凝胶材料,并为浒苔的高价值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将绿潮肇事种浒苔化学纯化脱去多糖、蛋白、脂肪后,用圆盘胶磨(20000 r/min,20 min)进行纳米纤丝化,制备出均一直径(大约40 nm)和高长径比的Iα纳米纤丝化纤维素。经由叔丁醇置换和冷冻干燥后可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277 cm2/g)、密度为23 mg/cm3的柔性纳米纤丝化纤维素气凝胶。所有这些结果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机械法直接用胶体磨将浒苔原料进行纳米纤丝化,冷冻干燥后制备出全组分的浒苔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20.
曾雪瑜  彭树勋 《广西科学》1994,1(3):41-42,79
采用3H-TdR掺入法和溶血素测定法观察褪黑激素(Mt)对刀豆素(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结果表明,Mt于光周期傍晚腹腔注射0.01、0.05、0.1mg/kg能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可的松抑制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环磷酰胺抑制的半数溶血值。提示Mt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对抗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