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葡萄耐贮性的采前因素、常见的致病菌和贮藏条件,特别提出了灰霉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鲜食葡萄最具破坏性的病症.分别从冷藏、气调贮藏、保鲜剂应用、臭氧处理等几个方面对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了近年来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专利角     
新到中国专利题录 31-1.荔枝无硫安全保鲜方法:该方法能使荔枝果实低温保鲜期达50~80天,货架期2~4天,并克服了熏硫保鲜和防腐剂结合硫处理技术中二氧化硫浓度高造成的硫残留、果肉异味问题,能满足出口的卫生检疫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龙眼采后呼吸生理、乙烯释放量及营养成分变化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龙眼采后保鲜的热处理、气调、低温、硫处理、化学药剂、中草药、涂膜等几种方法和在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龙眼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尚缺乏安全而具有商业性贮运保鲜技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1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该项目属农业采后领域的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2 主要内容 包括果蔬保鲜关键技术的工程化、推广模式和技术信息化3个方面。2.1 技术工程化 以天津特产玫瑰香葡萄为核心,明确产、贮、运、销各环节的产地保鲜工程技术,主要为微型保鲜冷库优化设计、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自动化控制、远程诊断与调控、MAP(自发气调小包装)保鲜膜、采后标准化保鲜工艺等。  相似文献   

5.
几种保鲜液对东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青川 《青海大学学报》2005,23(4):36-39,49
用6种保鲜液对东方百合切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处理对东方百合切花花开前花苞长度的增长及瓶插寿命、抑制叶黄化等指标差异显著。其中6号保鲜液,配方为:130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0.463mmol/L硫代硫酸银+1mg/L赤霉素+3%蔗糖+清水,在瓶插期间保鲜效果最好,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了1.2~5.2d,并具有促进花苞增长,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广大的果农,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冬季简易贮藏保鲜技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成倍的增长,各地运用气调冷藏和机械冷藏等先进的设备,大批量地贮存葡萄鲜果已普遍。为了提高广大果农的经济利益和节约消费者的开支,提倡和推广葡萄简易贮藏保鲜技术,仍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对牡蛎在贮藏期间含氮物质的变化、脂肪变化、风味色泽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酶和微生物的作用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目前牡蛎保鲜的主要方法,涂膜保鲜、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冻藏保鲜、臭氧保鲜、高压处理保鲜等的进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今后牡蛎保鲜技术研究应重点加强牡蛎物理方法保鲜和贮藏保鲜品质变化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涂膜对葡萄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2,4-D、二氧化氯的壳聚糖涂膜剂研究葡萄的常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该涂膜剂能有效地控制葡萄的腐烂率和鲜重损失,保持感官品质,延长存放期。  相似文献   

9.
“电子保鲜”是以高频辐射及其臭氧对密封条件下的果蔬进行处理达到常温下长期保鲜贮存的新方法。本文是“电子保鲜”研究的阶段总结,文中讨论了当前保鲜贮存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鲜的生物学依据,同时论述电子技术用于保鲜的原理、方法及独特性。在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效果方面肯定了高频电磁辐射对果蔬保鲜贮存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充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制的小型高频自控处理的实验装置的原理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水果,既可食用,又能酿酒。近年来全国葡萄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而随着产量的增加,对贮存保鲜技术的要求也十分迫切。目前,国内外采用二氧化硫释放剂贮存葡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民勤沙区葡萄育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对插条的采集与处理、扦插方式、育苗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民勤沙区葡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保鲜技术对果蔬流通和贮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果蔬保鲜技术,主要的果蔬保鲜技术包括冰温保鲜技术、防腐剂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高压静电保鲜技术、加压保鲜技术以及臭氧保鲜技术等。最后,对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葡萄是我国的六大水果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果实成熟时常遇高温,采后极易腐烂,很难满足人们较长时间对鲜食葡萄的需要。加之我国葡萄产量的飞速提高,解决贮藏保鲜技术,做到季产年销,具有较重要的经济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主要是围绕贮藏温度、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MCP与ClO_2保鲜纸复合处理对红提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将红提葡萄装入厚度为0.04 mm、打有6个直径为1.0 cm小孔的聚乙烯塑料袋,放入1-MCP与ClO_2保鲜纸复合处理,在温度为-1.5~0℃、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贮藏,每隔30 d测定样品的失重率、好果率、呼吸强度、果实硬度以及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同时测定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性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在贮藏150 d时进行样品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ClO_2保鲜纸组相比,1-MCP与ClO_2保鲜纸复合处理可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失重率、减缓细胞膜相对渗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上升,抑制POD和SOD的活性,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CAT活性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贮藏150 d后,红提葡萄的好果率高达90.10%,感官得分90.30分。研究证实1-MCP与ClO_2保鲜纸复合用作红提葡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1 .成果主要内容 :本研究针对牡丹切花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叶色变黄、花蕾开放率低、失水萎缩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的切合实际的保鲜方案 ,包括 :( 1 )采前预处理 :在牡丹花采收前 2 - 1 2小时 ,用药喷洒叶面 ,药物中含有成膜物质 (使花枝表面成膜 ,阻止水份散失 )及刺激叶绿素增加的物质 ,以提高叶片的绿度。( 2 )采后加保鲜盒 :将牡丹花枝切下 ,经硫代硫酸银 (STS)溶液处理后在每个花枝下端加保鲜管 ,管内保鲜剂专为运输过程设计。( 3)冷藏运输 :花枝经预冷至 5℃左右装箱。( 4)瓶插保鲜剂 :试验出保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银胶,并利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检测手段对纳米银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选择葡萄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根据贮藏期间葡萄各项新鲜度指标的检测,说明本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银胶对水果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并且失重率、好果率、总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检测中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2.3%以内,这为纳米银胶应用于食物保鲜和抗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重3%的偏重亚硫酸钠处理新鲜葡萄1天后,其Sod,Pod,Cat活性增高,膜脂过氧化受抑制,MDA不积累,细胞膜电导率也有一定增加,有机酸,抗坏血酸及糖等营养成分损失减少,表明偏重亚硫酸钠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羧甲基壳聚糖对牛奶葡萄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虾、蟹等动物甲壳为原料,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工艺制备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并以此为主剂,以阿拉伯胶等为助剂制成不同性质的复合保鲜剂,配以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喷涂于牛奶葡萄表面,于0~0.5℃的冷库内存放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保鲜过的葡萄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色、香、味;葡萄梗仍为绿色,无霉变。储存180d后,牛奶葡萄失水率为1.56%,脱粒率为2.1%。可滴定酸含量为0.3%(质量分数),100g样品中VC含量为1.59mg,还原糖含量为14.1%(质量分数)。该保鲜剂中的羧甲基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均来源于天然生物,具有食品安全性,无污染,符合《绿色食用葡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信阳毛尖茶在常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茶叶不同含水量和不同保鲜处理对萘叶保鲜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信阳毛尖茶常温保鲜技术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的保鲜包装方法对大豆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包装后的大豆进行抽真空、充入CO_2、N_2和空气等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对大豆的含水量、粗脂肪含量和酸价等指标进行测量,检验不同包装方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充入N2的保鲜包装方式对大豆的保鲜效果最好,可以很好的保持大豆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经过90 d的存储,利用N2进行保鲜的大豆,其含水量分别上升了3.38%、粗脂肪含量仅降低了3.46 mg KOH/100 g、酸价上升很小,在储藏的酸价最大值3.5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