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信阳毛尖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品质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发现,信阳毛尖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21~61.07 mg/g,在中国绿茶中属于较高水平;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的含...  相似文献   

2.
采用色差仪对茶汤汤色进行400~700nm连续波长扫描的方法,分别建立了7个等级信阳毛尖茶汤色光谱指纹图谱。基于各波长下的特征反射率与透射率比值,采用判别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进行了很好的等级区别,判别正确率均大于90%;通过7种方法对不同等级茶汤光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评价,发现各相似度计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反映茶叶等级间的差异大小,其中以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最佳。相似度评价方法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且可实现对等级差异的量化分析,为绿茶品质评价和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客观可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宋新宇博士201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害虫防治与半连续动力系统,项目编号:11171284.信阳毛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不  相似文献   

4.
信阳毛尖茶叶图像的颜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毛尖茶叶图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参数,分析这些特征参数与信阳毛尖茶叶等级之间的联系,为信阳毛尖茶叶等级分类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毛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十大名茶之一。现代研究证明,毛尖含氨基酸、茶多酚类、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但目前对毛尖冲泡方式对黄酮浸出量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毛尖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理环境、加工工艺、采摘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日常的饮茶方式会影响人体对这类化合物的摄取。本文研究了毛尖的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水量等因素对黄酮浸出量的影响,可为科学饮用毛尖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参照信阳毛尖手炒茶工艺,采用内置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VFD-E变频器,设计了一种智能炒茶机控制系统.在茶叶翻炒过程中,该系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实现翻炒方向的切换,并实时采集茶叶的加热温度,送入变频器的模拟量通道,直接输出相应的频率值,控制炒茶电机的转速,实现了手炒茶工艺的模拟.  相似文献   

7.
探索茶叶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电子鼻技术对3个品质等级的信阳毛尖茶的挥发性气味进行了分析.对电子鼻检测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形判别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质的茶叶能被很好地区分,各个类的集中性也较强.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传感器信号和信阳毛尖茶的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之间的预测模型.通过测试集对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得到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预测值和测试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4和0.92,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8、0.11和0.8,平均误差分别为0.9%、2.8%和1.5%.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用于茶叶理化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用固相微萃取法分别从3种都匀毛尖茶鲜叶和4种成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 2005和Wiley 275谱库鉴定各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醇类、醛类和碳氢化合物.茶鲜叶和成品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等级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拓展都匀毛尖茶特征性香气物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四种传统名茶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中国名茶——信阳毛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从生化成分含量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不同风味,综合认为信阳毛尖在茶汤甜度、鲜爽度、浓度方面比其他三种绿茶要好,在醇度方面相对其他三种绿茶稍差;采用SDE方法萃取茶叶香精油,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对四种绿茶的香气进行比较,得出信阳毛尖不同于其他三种绿茶香气的特征成分是橙花叔醇、正赓醛、苯乙酮、顺-香叶基丙酮、N-苯基-1-萘胺、十六碳酸、十六碳酸甲酯、顺-3-己烯基己酸酯的含量比其他三种绿茶都要高。  相似文献   

10.
石洁 《科技信息》2011,(29):164-164,122
都匀毛尖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其市场知名度和品牌规模远远不如其它几种名茶,究其原因与都匀毛尖茶的包装设计不佳有一定关系。本文对都匀毛尖茶的包装设计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设计中的凸现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毛传》、《郑笺》二者是否易字说的角度切入 ,通过部分实例的辨析 ,探讨单音语词训释歧义产生的原因 ,从而增深对《郑笺》词义训释的理解和研究。并试图对少数实例的训义去取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2.
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越的茶香品质是名优绿茶的突出特征之一,它们的香气总体相似又各具特色。选取了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4种典型名优绿茶,结合绿茶的成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名优绿茶中的香气物质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并对比其感官品质和香气组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制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对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在香气品质表现上的差异有着复杂的影响,今后,对上述名优绿茶香气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将是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信阳地区栽种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和采摘时间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水溶性总糖含量(%)在同期春季茶样中差异不显著,含量范围为(8.69~9.62),冬茶中最高(20.90);总黄酮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信阳本地种2最高(9.65);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茶树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信阳本地种1(2.96)本地种2(1.86)福鼎大白茶(0.35),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且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差异不同;茶多酚总量(%)在春季茶样中含量范围为7.17~8.38,冬茶中含量最低(0.59),但单酚类物质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而冬茶中除没食子酸含量比同种春茶增加81.69%外,其他单酚物质含量均显著下降;生物碱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明显,随采摘时间延后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毛泽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毛泽东的大无谓精神鼓舞党员,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毛泽东的公仆精神激励党员,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目标;以毛泽东的务实精神昭示党员,养成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毛泽东的创业精神鞭策党员,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库存血的多项指标中选出有显著变化的11 项指标,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刻划库存血质量变化的定量指标和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部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库存血的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甬上四先生”除杨简外,都表现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融汇主张。舒磷的存养工夫表现出“平实”的色彩,他不太注重通过自身的冥神苦想达到对“本心”的领悟和融通,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渐次努力淬炼道德品质。舒磷很少讲象山倡导的“易简功夫”,倒是有一些去欲存理的渐进工夫。沈焕的精神气质与思想风貌与舒磷比较接近,在尊崇德性自觉,发明本心之善的前提下,还是着眼于躬行实践的踏实工夫。杨简讲“绝四”工夫,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将重点放置在“毋意”上,让本心保持一种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明鉴”的状态。通过“毋意”的修养工夫便可维护本心之善,使“心”恢复到寂然不动和无尘无垢的本来状态。袁燮认识到“先立乎其大”是引领人们从事存养工夫的先决条件,“心”与事物相接时要做到“以道理观之”,道理准则的运行依赖本心的知觉功能,强调本心是人的先天固有的,也承认后天环境对人的铸造,在修养论上呈现出调和的色彩,注重精思与兢业的并进工夫。  相似文献   

18.
在建国初的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面对如何使我国由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艰巨任务 ,紧跟战后现代科技革命发展潮流 ,不断与时俱进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科教兴国的重要思想 ,不仅为党全面创立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作出了历史性理论贡献 ,而且为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文选》“笺”文的类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笺是兴起于东汉、旋成为试士的文体,在《文选》中地位显赫,但笺体和笺文至今乏人问津。作为介乎表书之间的文体,笺同时具有上行文(奏笺)和平行文(书笺)两种特性。《文选》两篇奏笺均为劝进笺,作者立场不同,态度有别;其余为书笺,有主动呈送和被动奉答两种形态。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与任?《到大司马记室笺》同为主动型,但施者和受者关系有亲疏之别,态度也有真挚和客套之分;被动奉答型与来书内容构成对比:杨修《答临淄侯笺》与曹植《与杨德祖书》论文章与功业,吴质《答魏太子笺》与曹丕《与吴质书》体现建安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人际关系,兼及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