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信阳毛尖茶在常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茶叶不同含水量和不同保鲜处理对萘叶保鲜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信阳毛尖茶常温保鲜技术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探索茶叶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电子鼻技术对3个品质等级的信阳毛尖茶的挥发性气味进行了分析.对电子鼻检测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形判别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质的茶叶能被很好地区分,各个类的集中性也较强.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传感器信号和信阳毛尖茶的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之间的预测模型.通过测试集对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得到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预测值和测试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4和0.92,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8、0.11和0.8,平均误差分别为0.9%、2.8%和1.5%.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用于茶叶理化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宋新宇博士201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害虫防治与半连续动力系统,项目编号:11171284.信阳毛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不  相似文献   

4.
四种传统名茶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中国名茶——信阳毛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从生化成分含量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不同风味,综合认为信阳毛尖在茶汤甜度、鲜爽度、浓度方面比其他三种绿茶要好,在醇度方面相对其他三种绿茶稍差;采用SDE方法萃取茶叶香精油,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对四种绿茶的香气进行比较,得出信阳毛尖不同于其他三种绿茶香气的特征成分是橙花叔醇、正赓醛、苯乙酮、顺-香叶基丙酮、N-苯基-1-萘胺、十六碳酸、十六碳酸甲酯、顺-3-己烯基己酸酯的含量比其他三种绿茶都要高。  相似文献   

5.
信阳绿茶茶多酚含量及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优质信阳毛尖和次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质毛尖和次等茶叶的TP含量分别为21.96%-23.52%和17.98%-19.26%。冲泡水温度和冲泡时间对TP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色差仪对茶汤汤色进行400~700nm连续波长扫描的方法,分别建立了7个等级信阳毛尖茶汤色光谱指纹图谱。基于各波长下的特征反射率与透射率比值,采用判别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进行了很好的等级区别,判别正确率均大于90%;通过7种方法对不同等级茶汤光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评价,发现各相似度计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反映茶叶等级间的差异大小,其中以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最佳。相似度评价方法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且可实现对等级差异的量化分析,为绿茶品质评价和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客观可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测定几种不同种类的市售茶叶的茶多酚含量、粗纤维含量、透光率和pH值,进而对其做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几种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青茶,青茶又显著高于红茶,说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处理可能会降低茶多酚含量;信阳毛尖在粗纤维含量、茶汤酸度和透光率这三个指标上显著区别于其他几种茶叶,可能原因是其源叶较为鲜嫩、优质。  相似文献   

8.
参照信阳毛尖手炒茶工艺,采用内置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VFD-E变频器,设计了一种智能炒茶机控制系统.在茶叶翻炒过程中,该系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实现翻炒方向的切换,并实时采集茶叶的加热温度,送入变频器的模拟量通道,直接输出相应的频率值,控制炒茶电机的转速,实现了手炒茶工艺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袁国强  冯德显 《河南科学》1998,16(4):494-497
通过研究追寻全国茶叶生产的变化趋向,依据河南信阳茶叶生产的现状特征,提出了信阳茶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1.沿着良种化—名优基地化—生产机械化—系列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道路稳步发展。2.进一步注重信阳茶叶内外质量的发展。3.政府组织推动,建立有效的茶叶发展信息技术指导性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信阳毛尖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品质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发现,信阳毛尖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21~61.07 mg/g,在中国绿茶中属于较高水平;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的含...  相似文献   

11.
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越的茶香品质是名优绿茶的突出特征之一,它们的香气总体相似又各具特色。选取了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4种典型名优绿茶,结合绿茶的成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名优绿茶中的香气物质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并对比其感官品质和香气组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制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对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在香气品质表现上的差异有着复杂的影响,今后,对上述名优绿茶香气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将是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信阳地区栽种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和采摘时间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水溶性总糖含量(%)在同期春季茶样中差异不显著,含量范围为(8.69~9.62),冬茶中最高(20.90);总黄酮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信阳本地种2最高(9.65);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茶树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信阳本地种1(2.96)本地种2(1.86)福鼎大白茶(0.35),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且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差异不同;茶多酚总量(%)在春季茶样中含量范围为7.17~8.38,冬茶中含量最低(0.59),但单酚类物质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随采摘时间变化显著,而冬茶中除没食子酸含量比同种春茶增加81.69%外,其他单酚物质含量均显著下降;生物碱含量(%)在茶树品种间差异明显,随采摘时间延后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14.
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为实现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茶叶茶梗分拣自动化,对茶叶色选机图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的茶叶茶梗快速有效分拣方法.针对数码相机采集到的茶叶、茶梗数字图像模拟实际生产加工的色选机图像,经过预处理后,提出最小外接圆半径与最大内切圆半径比形状特征,利用该单个形状特征进行高斯建模,依据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对图像中的茶叶图像和茶梗图像的类别判断,从而实现茶叶茶梗目标图像的快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色选机图像分类中是一种实用和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发展信阳旅游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阳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只要我们抓住入世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制定好信阳市旅游规划,理顺体制,加强管理,扩大宣传,旅游业一定能经受住入世的考验,成为信阳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中,信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其优越的位置并未转换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个问题引起一些地理学家的困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信阳的历史和地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经验观察、空间对称分析和异速标度分析,揭示信阳的地理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主要判断如下:(1)中国城市对称分析表明,信阳市在中国的位置特殊:位居南北对称轴与东西对称轴的交点,即秦岭-淮河线与京广线的交汇处.(2)小麦产量与粮食产量的异速标度关系及其对数线性模型的预测残差分析显示,信阳地区在河南省的环境独特:信阳淮河以南六县属于河南省的"异类".信阳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期因为地位不高没有国家和省投资,改革开放以后的工业化阶段因为缺乏矿产资源而没有崛起.但是,由于信阳位处中国城市网络的枢纽,待到第三产业真正成为中国产业的主体的时候,信阳将可能会因为交通和商贸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