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广东大宝山尾矿库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水体及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槽对坑、铁龙尾矿库的11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对水样进行重金属离子含量测定,对沉积物进行物相分析和形貌观测,以探讨铁离子、次生矿物组合与其他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宝山AMD水体的总铁(TFe)质量浓度介于0.135 3~5.615 4 mg/L,Fe(Ⅲ)/TFe的比值大多高达90%左右,氧化还原电位(Eh)也多数在400~600 mV,属于高度氧化环境。水体Fe(Ⅲ)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与Eh值呈正相关关系。槽对坑AMD水体Fe(Ⅲ)含量与Mn、Cu、Pb、Zn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其沉积物的Mn、Pb、Zn、Cu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AMD沉积物中常见含铁次生矿物以铁羟基氧化物和铁羟基硫酸盐矿物为主,如黄钾铁矾、施威特曼石、针铁矿和其他矾类矿物。黄钾铁矾、针绿矾在pH较低(3.00)、Fe(Ⅲ)含量较高(3.955 mg/L)时形成;施威特曼石在水体pH相对较高(3.00~4.00)、Fe(Ⅲ)含量相对较低(1.610 mg/L)时形成;针铁矿和其他矾类次生矿物在所研究的水体pH(2.58~3.72)和Fe(Ⅲ)(0.1580~4.564 3 mg/L)变化范围内均可以形成。不同pH和铁离子条件形成不同的含铁次生矿物组合,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导致重金属元素在水体及其沉积物的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2.
EM菌对秀珍菇菌糠堆肥发酵过程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EM菌对秀珍菇菌糠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以EM菌作为促进剂的秀珍菇菌糠堆肥发酵63 d期间的温度、pH、TOC、N、P、K、C/N、总养分(N+P_2O_5+K_2O)和重金属Cu、Zn、Fe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test统计分析显示,试验组(添加EM菌)和对照组(未添加EM菌)的堆肥发酵过程温度、N、P、K、C/N、总养分和重金属Cu含量动态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pH、TOC和Zn、Fe含量动态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添加EM菌的秀珍菇菌糠经过63 d堆肥发酵,最终pH为8.5,TOC含量为599.4 g/kg,N含量为25.8 g/kg,P含量为384.1 mg/kg,K含量为21 951.7 mg/kg,C/N为23.3,总养分为42.29 g/kg,重金属Cu含量为22.89 mg/kg,Zn含量为78.85 mg/kg、Fe含量为1 276.64 mg/kg。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EM菌可有效促进秀珍菇菌糠堆肥腐熟。  相似文献   

3.
pH和腐植酸对Cd,Cr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节pH值和腐植酸(HA)的含量,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研究了pH和腐植酸对土壤中重金属Cd和Cr形态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Cd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变化互为消长,生物活性基本不变;其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Cr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生物活性增强;有机结合态的含量减少,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随着腐植酸投加量的增多,Cd和Cr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迅速减小,生物活性减弱;它们的Fe/Mn氧化物结合态略增,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山峡谷区舍饲牦牛与环境微量元素含量及关联性,采集5个县8个牦牛养殖场的组织样及饲料、土壤和饮水样品,采用ICP-OES等方法对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肝脏中Cu含量为0.369mg/kg,低于一般含量10 mg/kg~40 mg/kg,可能处于缺乏状态.肝脏Fe元素含量为5.037 mg/kg,低于一般含量132mg/kg~188 mg/kg,处于缺乏状态;饲料中Cu、Mn、Zn、Co、Mo的含量,精饲料中Fe元素含量,以及土壤中Co、Mn、Zn元素含量均低于有关标准,处于缺乏状态;牦牛组织中B与Fe、Mn和Mo,Co与Cu、Fe、Mn和Mo,Cu与Mn和Mo,以及Mn与Mo和Zn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具有同源性;饲料Co与Cu、Mn、Zn和Cu与Mn、Zn以及Mn和Zn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具有同源性;肝脏Fe和Mo及肾脏Fe与饲料具有关联性;背最长肌和肝脏Mo与土壤具有关联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组织和饲料中微量元素普遍处于缺乏状态,组织和饲料内大多数微量元素间都存在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酸雨胁迫和Hg2+胁迫对黄连木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模拟酸雨胁迫和Hg2+胁迫对黄连木叶绿素含量(C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在pH2.5时比对照降低了43.04%;SOD活性在pH值为3.5时下降了34.17%;叶片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且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在Hg2+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随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DA含量在Hg2+浓度大于0.10 mg/kg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在Hg2+浓度大于0.05 mg/kg时,在第10 d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恒温振荡平衡法,以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分析代森铵的含量,研究了时间、土壤有机质、支持电解质、土壤pH值及代森铵浓度对代森铵在栽培涪陵榨菜紫色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代森铵在土壤中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先升高后降低,吸附2 h后达到最大值402.15 mg/kg,解吸4 h后达到最大值192.41 mg/kg.土壤对代森铵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支持电解质浓度升高,代森铵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逐渐升高后再降低,NaNO3浓度为1.25 mol/L时吸附量达最大值979.47 mg/kg,NaNO3浓度为0.05 mol/L时解吸量最大值为202.23 mg/kg.土壤pH值升高有利于代森铵的吸附和解吸,pH为4时最大吸附量为145.55 mg/kg,pH为3时最大解吸量为102.50 mg/kg.随着代森铵实验浓度的增加,土壤对代森铵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也增加,土壤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与代森铵浓度的关系为直线型相关,代森铵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符合指数关系,回归方程为lnωA(mg/kg)=0.494ρC(μg/mL)+3.838 5(n=3,r=0.993 0).研究结果对代森铵在田间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研究两种农药对绿萝根系活力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各浓度可显著促进绿萝根活力上升,百菌清8、64mg/kg能显著提高绿萝根活力;吡蚜酮处理后绿萝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显著下降;百菌清8、16、32、64mg/kg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百菌清浓度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表明低剂量百菌清诱导了绿萝游离氨基酸的Hormesis效应.  相似文献   

8.
pH对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驯化成功的反硝化聚磷污泥以SBR进行试验,研究pH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比较不同pH下厌氧释磷过程中主要储能物质的变化,探讨产生不同除磷效果的原因,考察典型周期内系统的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磷效果与pH(pH=6~8)成正相关,当pH为8时,颗粒污泥最大比厌氧释磷速率和最大比缺氧吸磷速率分别为20.95 mg/(g.h)和23.29 mg/(g·h);厌氧段聚羟基丁酸(PHB)质量分数升高到62.87 mg/g,出水TP质量浓度为1.47mg/L;随着pH升高,厌氧反应吸收的乙酸、合成的PHB质量分数都随之升高,乙酸的吸收率和聚磷分解率变化趋势较相近;当pH超过8后,易形成磷沉淀,除磷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七种中草药矿质元素的测定及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化法处理样品,HNO3溶解灰化残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稀莶草、牛筋草、马齿苋、一点红、长春花、龙葵、叶下珠等7种清热解毒中草药中的K,Ca,Mg,Zn,Fe,Co,Ni,cu和Mn共9种矿质元素.结果显示各种草药元素的含量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但是含量有很大的差异.7种中草药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别是:钾109.4~10.34g/kg;钙22.93~1.47 g/kg,镁7.75~0.93 g/kg,锌194~36.8 mg/kg,铁371~50.5 m/kg,钴59.6~6.5 mg/kg,镍50.1~9.1mg/kg,铜26.3~8.6 mg/kg,锰243~37.4 mg/k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矿区36个土壤样品中的Fe、Zn、Cu含量。结果表明南丹县大厂矿区土壤中Fe、Zn、Cu含量较高,其中最高含量分别为11890.73mg/kg、7582.87mg/kg、1540.78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0293.65mg/kg、4329.31mg/kg、589.16mg/kg。土壤中Fe、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超过世界土壤背景值、中国土壤背景值、广西土壤背景值的257.14、48.10、19.64;367.33、53.85、26.07;298.12、9.24、28.34倍。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武鸣县陆斡忠党水库养殖基地采集星洲鱼(Sarotherodon sp.)样品,检测分析星洲鱼样品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E和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药物残留量。结果显示,星洲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8%)、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E(20.0 mg/kg),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397 mg/kg)、铁(3.06mg/kg)、锌(4.70mg/kg)、硒(0.156mg/kg)等,而脂肪含量极低(2.40%)。星洲鱼体内重金属汞(0.00085mg/kg)、镉(0.001mg/kg)、砷(0.0051 mg/kg)、铅(0.011mg/kg)的含量远远低于NY 5053-2005指标要求,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抗生抗菌素药物残留均未检出。该基地养殖的星洲鱼营养成分齐全、含量均衡,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鱼产品。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溶磷菌的溶磷特性对受铅污染土壤展开修复研究,研究了菌液添加量与土壤全磷含量对重度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有效磷含量、有效态铅含量、pH等指标变化,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土壤物相变化,初步研究了溶磷菌的钝化机制。当目标溶磷菌发酵菌液的添加量达到150mL/kg时,目标菌可有效在土壤中存活;当土壤全磷含量达到1g/kg时,经过钝化培养可将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至4mg/kg、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至19mg/kg。对钝化后土壤Pb形态分析表明,在目标溶磷菌作用下,土壤中Pb由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变,XRD分析结果表明残渣态主要为氯磷酸铅盐化合物(Pb_5(PO_4)_3Cl),是Pb在土壤中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林小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6):6973-6979
为研究南方典型区域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系统采集了江西省进贤县、金溪县、渝水区、高安市、安福县和兴国县等6个水稻主产区典型田块土壤、水稻和灌溉水,重点分析了土壤和水稻铅、镉、砷和汞含量及其土壤养分,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总均值分别为5.48、32.99 g/kg、2.06 g/kg、0.54 g/kg、16.04 g/kg、156.71 mg/kg、14.00 mg/kg和94.98 mg/kg。研究区土壤铅、镉、砷和汞含量总均值分别为35.46、0.18、7.21和0.17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56,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清洁;但渝水土壤镉含量为0.37 mg/kg,超过限量标准(0.30 mg/kg),土壤环境质量属于警戒状态。研究区糙米铅、镉、砷和汞的含量总均值分别为0.06、0.17、0.24和0.0086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77,糙米环境质量等级为警戒限;但兴国和渝水糙米镉含量分别为0.22和0.35mg/kg,均超过限量标准(0.20 mg/kg),环境质量等级分别为警戒限和轻度污染。相关性表明,糙米镉与土壤镉和铅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砷呈显著负相关;糙米砷与土壤砷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总之,重金属镉是调查区域水稻安全性最主要的潜在污染元素,需重点关注兴国和渝水两地水稻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首次将Fe/C微电解用于处理混凝后的压裂废水,分别考察了微电解pH值、停留时间、Fe/C体积比、铁屑粒度、氯化铵加量对Fe/C微电解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计算确定了铁屑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2,停留时间取25min,Fe/C体积比为1~1.5,铁屑粒度为60~80目,氯化铵加量为1 000 mg/L时,经过Fe/C微电解,压裂废水色度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可达58%,处理每方压裂废水消耗铁屑约0.28 kg。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铁矿促进湿地植物净化微污染水体中砷的效果及机理,选用美人蕉,添加不同比例水铁矿的石英砂构建微型垂直流人工湿地,考察含砷微污染水连续漫灌条件下美人蕉根表铁膜中铁含量及砷在湿地基质和植物茎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湿地基质中水铁矿的添加剂量在200 mg/kg以内,湿地基质吸附截留砷的能力随水铁矿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200 mg/kg以后,增加水铁矿对湿地基质截留砷的能力影响不明显。美人蕉根表铁膜中的铁含量随湿地基质中水铁矿添加剂量(在50~1 200 mg/kg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渍水状态下的美人蕉净化含砷的微污染水,根表铁膜中铁含量在100 mg/kg左右,最有利于砷的吸收和最终去除。  相似文献   

16.
生物扰动是影响沉积物-水微界面反应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微界面氧化还原特征的影响机制,从环境微界面角度出发,以摇蚊幼虫为例,借助高分辨率的微电极系统解析沉积物-水微界面O_2、p H、氧化还原电位(Eh)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摇蚊幼虫的生物扰动作用显著增加了沉积物-水微界面处的溶解氧浓度;降低了上覆水的p H值,提高了沉积物的p H值,且上覆水p H时空变化较大,沉积物p H值变化较小;廊道里O_2增加,使Eh值也相应地提高,而没有生物扰动到的地方Eh值偏低。摇蚊幼虫通过呼吸和摄食作用将富含氧气的上覆水引进廊道,充入的氧气改变了微界面的氧化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藏鸡蛋的营养成分,本实验测定了藏鸡蛋和普通鸡蛋的铁、锌、钙、镁、铜、锰、硒7种元素.粗蛋白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藏鸡蛋中的铁、锌和钙元素含量比普通鸡蛋中的高,分别为11.10mg/kg、12.41mg/kg和393.67mg/kg.而藏鸡蛋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83%和8.91%,均比普通鸡蛋高.藏鸡蛋是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藏鸡蛋具有比普通鸡蛋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葛中重金属元素铅和镉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硫腙比色法分别对不同产地葛的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葛之间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葛的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呈递减分布,其中铅在根、茎、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564mg/kg、0.383mg/kg、0.212mg/kg;镉在根、茎、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135mg/kg、0.104mg/kg、0.055mg/kg.  相似文献   

19.
刘尊方  雷浩川  雷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5095-15102
为分析青海省湟水流域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 AP)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选取高程、坡向、坡度、土壤类型、土壤pH、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气温、降水量和土地利用方式共9种影响因子,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各因子对SOM和AP的影响。研究表明SOM平均值为28.26 g/kg,AP平均值为54.30 mg/kg;SOM和AP的变异系数为39.54%和58.47%,属于中等变异程度。空间插值结果显示SOM含量在空间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SOM由北向南逐渐降低;AP含量呈现中部高于两端的趋势。因子探测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造成SOM空间变异的三大因子顺序为:高程>气温>土壤类型;对AP含量解释程度顺序是:土壤pH>高程>土壤类型。SOM含量与高程和土壤pH两种因子呈现正相关关系,AP则相反,呈现负相关,SOM和AP空间分布都与高程有关;气温均对两种土壤养分有影响;高程因子是决定湟水流域SOM含量的主导因子,而影响AP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是土壤pH。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时,呈现双线性增强或者双因子增强。两因子交互作用对SOM和AP解释力均高于单因子,说明导致SOM和AP空间分布差异的因子具有复杂性。研究得到湟水流域空间尺度上SOM和AP含量分布,并结合湟水流域9种影响因子对其含量进行分析,为湟水流域的数字农业管理和精准施肥以及耕地土壤改良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鮊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翘嘴红鮊肌肉的近似营养组成和7种矿物元素、18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翘嘴红?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80.30%、16.70%、2.48%和1.08%;钙、磷、镁、铁、铜、锌、锰的含量分别为346.5~429.1mg/kg、1812~2010mg/kg、16.5~18.5mg/kg、69.2~78.0mg/kg、1.1~1.3mg/kg、45.5~54.1mg/kg、1.8~3.5mg/kg;肌肉干物质中18种氨基酸总量为82.25%,其中鱼类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总和为39.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