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法优化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根据优化结果指导发酵罐发酵.得到改良BSM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甘油30g/L、酵母粉14g/L、K2SO4 13g/L、MgSO4·7H2O 11g/L、CaSO4 0.3g/L、PTM1 4.4mL、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5);得到摇瓶培养最佳诱导条件为种龄24h,诱导时间30h,甲醇浓度2%,pH6.3~6.9.瑞士Bioengineering公司L1523型发酵罐发酵结果显示,细胞光密度(OD600)达到294,rHGH表达量最高达到0.54g/L.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S-6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6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确定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3%,蛋白胨1%,酵母膏0.5%,KH2PO4 0.45%,(NH4)2SO40.25%,碳酸钙0.2%;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pH值7.0,装量20ml/250ml锥形瓶,转速200r/min。  相似文献   

3.
新农抗万隆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农抗万隆霉素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筛选出其发酵培养基是(w/%):葡萄糖3,玉米淀粉1,玉米浆1.5,豆饼粉1,(NH4)2SO4 0.2,NaCl 0.5,CaCO3 0.5,MgSO4 0.1,KH2PO40.1,pH 7.2;通过30 L发酵罐的试验,确定了其发酵条件:温度32℃,接种量10%,种龄为28 h,通气0~24h,1:0.8 V/Vm,24~48 h,1:1V/Vm,48~84h:1:0.6 V/Vm.并在500L发酵罐中成功地进行了放大试验.  相似文献   

4.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5.
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K5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进行K5多糖发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g/L,蛋白胨15 g/L,MnCl4·4H2O0.1 g/L,MgSO4 ·7H2O 2.0g/L,KH2PO4 2.0 g/L,K2HPO4 9.7 g/L,脱水枸橼酸钠0.5 g/L;250 mL摇瓶最佳装液量为15 mL.优化后5L发酵罐中K5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8 g/L,较优化前的0.3 g/L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摇床水平对柑橘内生菌YS4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PDA100 g/L,糖蜜15 g/L,NH4NO31 g/L,K2HPO40.15 g/L,FeSO4 0.2 g/L,Ca-CO3浓度8%,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6.5,接种量10%,发酵时间28h,摇床转速150r/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角摇瓶来优化基因工程菌表达重组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SCAIF)的最佳发酵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在Biotop CF-10L自动控制发酵罐进行发酵培养.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3c(SCAIF)诱导表达SCAIF蛋白的最佳摇瓶培养条件是: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75 mL/500 mL、加入IPTG的诱导时间为培养2 h后、IPTG浓度为0.25 mmol/L、诱导时间为2 h.BL21(DE3)/pET3c(SCAIF)菌种在Biotop CF-1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的条件为:以10%的接种量接种到10 L发酵培养基中,设定pH 7.0,温度37℃,培养4 h后,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诱导2 h后终止发酵.发酵罐中获得的菌体量为10.2 g/L,蛋白表达率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发酵时间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40 g/L魔芋精粉,最佳氮源为5 g/L酵母抽提物,两者最佳质量比为5∶1,最佳发酵条件为30℃的条件下摇瓶培养28 h;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培养基初始pH6.5、发酵时间28 h;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其中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兰花炭疽病拮抗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12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1-12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条件:培养基组成(质量分数)为玉米粉1%,大豆蛋白胨1%,CaCl2·2H2O·"0.1%,MnSO4·H2O 0.05%;培养液初始pH 6.0;培养条件为种龄20 h,装瓶量30 mL/250 mL,接种量8%,温度30 ℃,摇瓶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B. megaterium 1-12菌株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为1.92×109个mL-1,芽孢形成率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 ,对蛹虫草发酵条件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蛹虫草发酵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蔗糖 5 .0 % ,玉米浆 3.0 % ,酵母膏 0 .5 % ,MgSO4 ·7H2 O 0 .0 5 % ,KH2 PO40 .0 5 % ;适宜的培养条件为 :发酵初始pH 7.0 ,发酵温度 2 5℃ ,发酵周期 6d .采用优化的培养基及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摇瓶发酵 ,干菌体产量和生长速率分别可达 4 1.1g/L和 0 .2 8g/L·h .  相似文献   

11.
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组成的复合碳源;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为KH2PO4、柠檬酸铵和VB;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麦芽糖1%、酵母浸出粉1.5%、KH2PO4 0.5%、柠檬酸铵0.04%、VB 0.03%.培养基优化后,该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扰氧化活性可达73.47%.  相似文献   

12.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深层发酵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桑黄菌体发酵的最优方案是8%葡萄糖,1.60%酵母粉,0.3%KH2PO4,0.15%MgSO4,VB110mg/100mL,pH6.0,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150r/min,恒温培养7天,生物量可达1.350g干菌丝每100mL发酵液。结论桦褐孔菌可以用深层液体发酵培养获得菌丝体,桦褐孔菌具有限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薛莉 《山西科技》2014,(6):55-56
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筛选出深凹杯伞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培养基配方,根据实验结果,指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麸皮汁,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占比3.0%,酵母膏占比0.5%,麸皮汁占比5.0%,植被浸出液占比15.0%,K2HPO4占比0.1%,KCl占比0.05%,NaNO3占比0.3%,FeSO4占比0.001%,pH值为7.0。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金针菇深层培养的适用碳、氮源,最适浓度及其发酵周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深层培养的适用碳源是籼米粉,适用氮源是黄豆饼粉,其最适碳源浓度为2.5%,氮源浓度为1.5%,最适发酵周期为5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6.
甘蔗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甘蔗为原料发酵制酒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利用正交实验方案对甘蔗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条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装液量90%,SO2添加量100 mg/kg,酵母用量为0.4%,发酵温度为20℃时,乙醇的浓度可以达到7.6%。在上述4种影响因素中发酵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甘蔗汁的装液量。SO2的含量影响最小。结论在最佳条件下甘蔗汁发酵制酒可使其中的乙醇含量达到7.6%,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需要继续进行,不断改进,提高出酒率。  相似文献   

17.
产低温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等方法,从渤海秦皇岛海域的海水样品中筛选到产低温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YM-16,初步鉴定为黄色杆菌属,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装液量50 mL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以体积分数0.01的接种量、摇床转速180 r/min条件下,25℃培养48 h酶活最...  相似文献   

18.
通过PCR技术对r-PA重组酿酒酵母进行了鉴定,并对该基因工程菌株生物合成r-P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生物合成r-PA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半乳糖诱导浓度为1.5%,诱导培养基起始OD600为0.3、起始pH7.0,250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60mL,诱导时间60h。优化前最高酶活为1926U/L,优化后最高酶活为5932U/L,较之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9.
在原有摇瓶及5L罐发酵的基础上,对线虫生防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产物30L罐发酵放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30L罐发酵的工艺参数为:一级种子静置培养24h,接种体积分数为4%,通气量1:0.35~1.0,溶氧量20%~30%,发酵周期48h左右.在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下,经30L罐发酵放大培养所得发酵滤液1/2浓度的杀线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