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钝顶螺旋藻的混合营养分批和流加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L小型发酵罐对钝顶螺旋藻混合舂批和流加培养进行研究,在混合营养流加2中获得10.2g/L的最大细胞浓度,在这个浓度分别是混合营养分批的营养的3.8 ,光合自养分批培养的7.2倍,而细胞们率则分别为混合营养分批2的2.8倍,光合自养分批2的4.9倍。  相似文献   

2.
不同碳源培养螺旋藻的生长及其藻蓝蛋白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葡萄糖、乙酸盐和碳酸盐等作为不同碳源对钝顶螺旋藻的混合培养生长的影响。与无机碳源对比,葡萄糖和乙酸盐能较好地改善钝顶螺旋藻的生长,葡萄糖使之获得最大的生长速率(P=0.62/o和产生最多的生物量(干重为2.637g/1);这三种碳源对藻蓝蛋白含量的影响基本一致,约为13010mg/I干重细胞。研究发现,藻蓝蛋白的含量主要受光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光照度及葡萄糖浓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光照度和葡萄糖浓度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自养及混合培养生长速率的影响.在光合自养中,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受光照度的影响,最佳的光照度约为4000lx.光照度的减少将明显降低其生长速率。如果光照度低于500lx,将观察不到其生长.在混合培养中,光照度对螺旋藻的影响不及在光合自养中显著.在2000至4000lx光照度范围内,螺旋藻的生长几乎不受影响。而且在2.5×10kg/L的葡萄糖浓度下,可获得2.66×10-3kg/L的最高干细胞质量浓度.光照度和葡萄糖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是相关联的:当光照度从4000lx降至500lx时,如果要获得最大的螺旋藻生长速率,葡萄糖的浓度应该从2.5×10-3kg/L增加至5.0×10-3kg/L。  相似文献   

4.
钝顶螺旋藻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室内培养,选择了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对藻体中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灰分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对铁、锌、钙、碘等生命必须元素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在2500lux,34+1℃,光暗比为12:12,NaHCO3浓度为13.0g/L的培养液中生物量最高可达2.66mg干重/ml。藻体中的碳水化合物占干重的16.0%,粗蛋白占干重/  相似文献   

5.
钝顶螺旋藻在混合营养培养中异养生长能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4升小型发酵罐上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自养和混合营养生长过程进行研究,比较和分析了两种生长过程的特点和影响生长的因素。同时还完成了在混合营养培养中螺旋藻异养生长能力估逄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钝顶螺旋藻去废水中氨氮使用液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钝顶螺旋藻母液与培养液温间差对钝顶螺旋藻使用液培养的影响、钝顶螺旋藻母液取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水质对使用液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间差以控制在5—6℃为宜,母液与培养液比以1/10为最佳,用蒸馏水或膜处理过的池塘水来培养钝项螺旋藻使用液较为理想.不宜采用含次氯酸的自来水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纤维状兰藻,又称兰细菌。它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不池和指肪酸和胡萝卜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有潜力的健康食品资源。近几年来,人们对螺旋藻的培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传统上认为螺旋藻是一种光合自养型生物,它不能利用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所以研究的重点都集中于光合自养培养。1972年,Kenyon等人报导了葡萄糖能提高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和增加细胞产率。1993年,Marqucz等人进一步报导,葡萄糖作为有机底物时,螺旋藻能进行混合营养生长。这为螺旋藻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螺旋藻的高细胞密度培养和提高螺旋藻的产量,着重研究了光强度和有机底物对螺旋藻在混合营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找出最佳值及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实验选用菌种为钝角螺旋藻(S.platensisUTEX1926)。培养基为Zarouk培养基,有机底物为葡萄糖和醋酸盐。采用三角瓶摇瓶培养。通过实验发现:光强度对螺旋藻的光合并非和光合自养生长都有明显影响,最适光强度为4000Lux,当光强度高于5000Lux时,两种类型的生长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低光强度条件下,光强度对两种类型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光合异养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钠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arrouk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谷氨酸钠,研究其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色素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谷氨酸钠能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螺旋藻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蛋白的质量比,而当谷氨酸钠质量浓度超过1g/L后,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和色素质量比都受到明显抑制,藻蓝蛋白也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抗氧化剂Na2S2O3、Vc、Cys对钝顶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的影响.以干质量作为生长指标,培养9 d后,测定细胞干质量,发现随着抗氧化剂浓度的增加,细胞干质量逐渐增加,但到一定浓度后,细胞干质量开始下降.最大细胞干质量分别是:2.42、1.81、1.71 g/L,抗氧化效果以Na2S2O3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以无毒加富的1/10浓度的氮肥厂废水为基本培养液,并加入 4.2g/LNaHCO3和0.25g/KHCO3两种营养盐,结果螺旋藻生长良好,此加入量仅为Zarrouk培养其中NaHCO3量的1/4和K2HPO4量的1/2。  相似文献   

11.
采用恒速和变速流加培养技术,研究了氮和磷等营养条件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速流加培养奈件下,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达到了0.870×10^7mL^-1、0.17g/L、0.14g/g和0.6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3.0倍、2.7倍、2.1倍和11.5倍;采用变速流加技术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提高到1.400×10^7mL^-1、0.24g/L、0.16g/g和0.7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4.9倍、3.9倍、2、5倍和13.3倍.可见,流加培养尤其是变速流加培养能有效地促进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控制对变速流加的培养奈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适的流加条件.结果表明,当流加因子K=0.100时,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达到了2.220×10^7mL^-1、0.44g/L、0.17g/g和0.70mg/g的更高水平,比对照组高6.9倍、7.7倍、2、6倍和14.1倍.  相似文献   

12.
在摇瓶培养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补料分批培养海洋红酵母的实验,在10L气升式环流式发酵罐中,间歇和连续补料分批培养时干细胞浓度分别为23.08g/L和25.25g/L。  相似文献   

13.
就磁场处理技术对螺旋藻培养过程的强化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藻的培养能明显地被适当的磁场处理所刺激,在强度为200-320kA/m的外加磁场作用下培养至第6天,螺旋藻最大细胞干重达2.76g/L,比同等条件下的空白对照试样多46.8%,其比生长率由0.4d^-1增至0.6d^-1,培养周期可缩短2-3d,同时,螺旋藻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了5.2mg/g,氨基酸总含量(除色氨酸外)增加了0.71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增加了3.15mg/g,此外,微量元素Sr,Ni,Cu,Mn和Zn等均有显著增加,其中Sr和Ni分别增加了22.3和5.1倍,文中最后讨论了磁场处理对螺旋藻培养的强化机制,指出这种刺激作用与磁场处理加速了螺旋藻的光合作用和强化了其营养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B12分批与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维生素B12产生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在7L发酵罐内分批发酵下的菌体生长及产维生素B12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批发酵的结果表明,虽然提高葡萄糖的浓度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存在着菌体生长受抑制,耗糖缓慢,发酵周期长的缺陷。继而进行了间歇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的研究,确定了初糖浓度及补糖策略。发酵最终菌体干重达16.96g/L,较分批发酵提高50%;维生素B12的产量达38.55mg/L,较分批发酵提高16%;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较分批发酵缩短24h。  相似文献   

15.
对分离自莲瓣兰根内的5株内生真菌利用碳源的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是三点种植实验,培养5d,测量碳源培养基上内生真菌菌落直径,同时,进行液体培养5d,将菌丝过滤,烘干至恒重,计算菌丝干重。结果:这5株内生真菌利用碳源能力各不同;其中,属于木霉属的LP161菌株对各种碳源均有很好的利用能力,尤其在纤维素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并且,LP161菌株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内生长最快,培养5d后菌丝干重达到1.18g/100ml。  相似文献   

16.
在基本培养基为MS的基础上,研究激素浓度、接种量等因素对川芎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川芎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川芎悬浮细胞同步化继代培养液生长16 d左右,对数生长中后期时,按照1∶4(V/V)悬浮液,新鲜培养液,以MS+6-BA 0.5 mg·L-1+2,4-D 2 mg·L-1+30 g·L-1蔗糖培养基可获得较高产量的川芎悬浮细胞,湿重达到182.6 g·L-1,干重达到39.2 g·L-1.  相似文献   

17.
蔗糖对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的生长及苯乙醇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研究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生长、蔗糖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是限制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比较肉苁蓉细胞干重和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的合成情况,在30g/L的蔗糖浓度下最有利于肉苁蓉细胞的生长,最大生物量达10.84 g/L,苯乙醇苷最高含量可达干重的16.32%,产量为1296.04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