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血三七胶囊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血三七胶囊中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薄层定性条件适合,斑点清晰,HPLC定量方法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0.10~0.8 μg(r=1),平均回收率100.03%,RSD=0.64%.本法简便、快洁、准确,可作为血三七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三七花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花颗粒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中的人参皂苷Rb3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三七花颗粒供试品与对照品及药材在薄层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人参皂苷Rb3在0.505~5.050μg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为0.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三七花颗粒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陈勇  王勤  李立  李兵  潘丽娜  王智勇 《广西科学》2008,15(2):178-180
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对绵萆薢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ypersilODS2C18柱(5μm,4.6mm×250mm),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203nm为检测波长,测定绵萆薢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绵萆薢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中,薯蓣皂苷元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能较好的鉴别出薯蓣皂苷元;HPLC定量分析中,薯蓣皂苷元进样量2.16~19.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92%,RSD为1.30%。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绵萆薢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甘露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露胶囊中的丹参、五倍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 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242~0.24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41%,RSD为2.23%(n = 6).结论 该方法 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甘露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妇斑消胶囊中人参 ,当归进行了定性鉴别 ,并用薄层扫描法对人参中人参皂苷Rg1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在TLC色谱中能检出当归 ,人参 ;人参皂苷Rg1在 1.0 5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妇斑消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在 0 .0 2 5 %左右 ,平均回收率为 97.7%。本实验研究为妇斑消胶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远志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制远志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方法 以远志对照药材和甘草对照药材为对照品,采用3种薄层色谱系统对制远志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远志中远志皂苷和甘草酸含量.结果 氯仿-甲醇-水(25:16:4)展开系统制远志薄层色谱的专属性强;制远志中远志皂苷元含量不低于0.36%,是生品的2倍以上;甘草酸含量不低于0.02%,转移率约为18%.结论 方法 简便,专属性高,能兼顾制远志中远志和甘草的特点,可作为保证制远志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控制方法 .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消栓通络片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黄芪、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消栓通络片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药效成分在0.2~4.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4%.本法简便且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生产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8.
香丹缓释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丹缓释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为1.33%;线性范围为0.13~1.3 μg/mL(r=0.999 9);定性鉴别各阴性对照品均无干扰.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腺忍冬进行了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PLATISIL 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w)磷酸溶液(pH≈2.5)(12:88),检测波长327 nm。结果显示绿原酸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2.16%,咖啡酸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为3.26%。该方法可用于红腺忍冬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紫河车、地黄进行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河车大造片的质量的控制方法。所鉴别的药材TLC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检测量在5.2-41.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0.43%(n=6)。所建方法可用于河车大造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主要建立胃得康胶囊质量标准中HPLC测定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和佛手、延胡索乙素、石菖蒲的薄层层析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5 um,200×4.6 mm,);流动相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后确定为:甲醇一0.1%磷酸(三乙胺调pH值=6.0)(62:3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为12~192μg,相关系数R2=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3%(RSD3.2)。佛手、延胡索乙素、石菖蒲薄层层析鉴别采用硅胶254薄层板,展开剂通过实验筛选分别用正已烷一乙酸乙酯(3:1)、正已烷一甲醇一乙酸乙酯一浓氨水(8:2:2:0.1)、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3:1)。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薄层层析鉴别方法的色谱中,样品均能在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可作为本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和薄层层析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特色藏药材重冠紫菀的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和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等方法对重冠紫菀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等能够很好地鉴定重冠紫菀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控制重冠紫菀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鞣酸苦参碱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鞣酸苦参碱中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鞣酸苦参碱中3个主要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进样量线性范围0.03132~0.1488μg,平均回收率为97.28%,RSD为0.88%;氧化槐果碱线性范围0.01938~0.2132μg,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1.03%;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0.1751~1.926μg,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0.71%。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维C银翘片中连翘苷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展开剂为苯-丙酮-醋酸乙酯-甲醇-水(20:25:30:3:3),碘缸显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睛-水(23:77),检测波长228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连翘苷在0.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为1.7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为全面控制维C银翘片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1–二甲氨基–烯丙基)– 膦酸(DMAAPA)及N –烯丙基辛酰亚
胺(NAOI)为原料、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水溶性四元共聚物AA/AM/DMAAPA/NAOI。
单因素实验确立了该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45 ?C,引发剂加量为0.3%,pH 为7,
m(AM):m(AA):m(DMAAPA):m(DMAAPA)= 6.000:4.000:0.015:0.030;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该共聚物驱油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功能单体均已共聚在分子链上;2 000 mg/L 的该共聚物溶液在
120 ?C时的黏度保留率为28.9%,在1 000 s−1 时黏度保留率为18.7%,当NaCl 加量为1.2 g/L 时黏度保留率为22.2%;
室内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65 ?C 下2 000 mg/L 的该共聚物溶液相对于水驱可提高采收率达到10.54%。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LC-MS/MS的方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采用Lichrospher C18(150×2.1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条件下人参皂苷Rb1、Rd、Re、Rg1和五味子醇甲5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RSD均小于3%.本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同时快速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5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5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人参皂苷Rg3(7)、人参皂苷Rd(8)、三七皂苷K(9)、人参皂苷Rb1(10)和人参皂苷Rb3(11)。  相似文献   

18.
三七中达玛烷型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6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这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0(R)一人参皂苷Rh1(1)、三七皂苷R2(2)、人参皂苷Rg1(3)、三七皂苷R1(4)、人参皂苷Rh4(5)和人参皂苷‰(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展开剂为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3:3.5:1:1.5),用2%FeCl3乙醇溶液显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SB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42:58),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具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芩苷在0.2~2.0n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9.65%,RSD为1.6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可全面控制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