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深冷处理方法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且对材料性能改善明显目前被广泛应用.采用深冷处理方法对Inconel 617合金进行了不同处理时间和次数条件下的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Inconel 617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进行了室温下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Inconel 617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了细化.单次深冷处理12、24 h后合金的小角度晶界分数增大,这有助于合金拉伸强度和塑性的提高.但是深冷处理后合金中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降低了其强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电子湮没试验方法测定了Cu 15Ni 8Sn合金在经过不同深冷处理工艺后点缺陷(空位)的浓度变化,并用双臂直流电桥测定了电阻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深冷处理能够减小合金中的空位浓度,降低电阻率,提高合金的导电性.此外,试验表明该弹性导电合金的最佳深冷处理工艺为深冷60min.  相似文献   

3.
对Fe-Ni-Co(Fe-32.5%Ni-3.72%Co)合金进行了不同压下量的深冷轧制,利用光学显微镜、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的低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合金中形成了体积百分含量为20%左右的变温马氏体;随后的深冷轧制工艺触发了合金中形变诱导马氏体,并且马氏体转变量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而增多。当累积压下量达到80%,合金中的马氏体含量达到了72.4%。由于低温变形使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的马氏体,合金的显微硬度值迅速升高,80%累积压下量的深冷轧制后试样的显微硬度增加到375Hv。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由于缺乏理想的深冷处理装置,深冷处理技术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未能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抗积分饱和、积分分离的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并以VC 6.0为开发工具,以windows作为软件的操作平台,设计了一套计算机控制的深冷处理系统。结果表明,这套深冷处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5℃,且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分析、硬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锰钒高铬铸铁经深冷处理后的硬化行为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锰钒高铬铸铁在亚临界处理(400~650℃)后再深冷处理的过程中,硬度先升高后下降,其整体硬度显著高于未经深冷处理的试样.显微组织分析表明,深冷处理使锰钒高铬铸铁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下降,马氏体含量增多,同时析出了大量的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5MnV、40C_r等合金结构钢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后冲击韧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火温度越低、冲击韧性值提高幅度越大,表明钢的基体组织过饱和度是影响深冷处理强韧比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把深冷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作者把15个SDA Ⅱ型Cu Zn Ni中熔铸造合金试件分为对照组、深冷处理组、(以3℃/min的降温速度降至-170℃,保持2h后以1℃/min的速度升至室温)深冷处理加回火组(深冷处理后,恒温300℃,保持1h),每组取一个作扫描电镜(SEM)观察,其余加工成拉伸试件用应变片测试技术测定其弹性模量、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拉断,测试其抗拉强度、最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延伸率.结果发现SDA Ⅱ型中熔铸造合金经深冷处理后材料强度显著提高(P<0.01),延伸率下降明显(P<0.05),SEM图中出现大量Cu Zn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第二相析出,十分细小.经回火处理,材料强度进一步显著提高(P<0.01),第二相分布趋于均匀,延伸率恢复到深冷处理前的水平,三组材料弹性模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深冷处理加回火处理对SDA Ⅱ型中熔铸造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的改善是必要的,SEM分析支持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技术有可能成为改善口腔修复材料综合性能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冷处理下铝和铝合金的晶粒转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80K,47~60h条件下,对1~8系12种铝合金进行了深冷处理.通过研究发现,长时间的深冷处理可以使铝和铝合金的XRD衍射峰值的强弱发生明显的变化,即深冷处理使铝和铝合金晶粒发生了转动,出现了择优取向即织构现象.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现象,对深冷处理前后的高纯电容铝箔进行了面密度扫描,并计算了各(HKL)晶面的轴密度ρ(HKL)和晶面占参与衍射的晶面总数的比A(HKL).此外,对深冷处理下铝和铝合金发生晶粒转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高纯电容铝箔轧制材和工业纯铝(1230合金)的挤压材深冷处理后的衍射峰值增强并非同一衍射晶面,可以认为深冷处理引起的择优取向不仅取决于铝合金的成分,还与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9.
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时效和深冷处理的Cu-25Ni-8Sn合金的调幅组织,并提出了关于Cu-Ni-Sn合金在急冷急热时发生调幅分解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0Cr钢进行深冷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减轻第二类回头脆性,提高合金结构钢韧性.  相似文献   

11.
用交流钨极氩弧焊(TIG)对7mm厚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了焊接试验;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深冷处理试验,深冷处理温度为-160℃,保温时间分别为4、8和12h;对深冷处理前后的AZ31镁合金焊接接头进行了拉伸试验,测试了AZ31镁合金TIG焊接接头的强度;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拉伸试件断口形貌;测试了AZ31镁合金TIG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深冷处理温度为-160℃、保温时间为8h的情况下,深冷处理后镁合金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达到了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提高轴承套圈热反挤压成形模具的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Cr2W8V钢超低温处理试验的研究表明:在常规淬火、回火后进行的超低温改性处理会使合金钢的回火马氏体中析出大量微细的碳化物颗粒,这些颗粒会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马氏体的孪晶带上;不仅提高了合金钢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增加了冷-热疲劳抗力和抗回火稳定性.将该项新技术应用到轴承套圈热反挤压成形模具上,明显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深冷技术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冷技术是一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 国内外深冷技术在切削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措施,提出以动态的,能量的及系统论的观点,进一步改善实验技术手段,加快深冷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金属深冷处理的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了工件经深冷处理后性能的变化 ,国内外对深冷处理提高工件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深冷处理的最新研究标定了弥散碳化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大小并指出了其析出位置 ,提出金属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带状残余奥氏体分割马氏体从而保护了脆性相的论断 .通过特殊的装置观察到金属材料深冷过程中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原位组织转变 ,并借助于正电子湮没实验发现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在深冷过程中点缺陷的不同变化 ,为更好地解释深冷处理提高工件的性能提供了佐证 .  相似文献   

15.
An aluminum alloy (Al-Zn-Mg-Cu) subjected to deep cryogenic treatment (DCT)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CT-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varies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 alloy. Both Guinier-Preston (GP) zones and a metastable η' phase were observed b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phenomenon of the second precipitation of the GP zones in samples subjected to DCT after being aged was observed. The viability of this phase transformation was also demonstrated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采用SLX-80深冷处理系统对9Cr5MoV钢进行冷处理,采用综合物理测试系统的振动样品磁强计选件(PPMS-VSM)测试样品的室温磁性。钢在930℃淬火态、-80℃和-120℃冷处理态,样品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分别为13.5%,11.7%和10.1%,深冷处理(-120℃)较冷处理(-80℃)能更有效地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950℃淬火态钢测得最大硬度值(65HRC),淬火后-120℃深冷处理可使钢的硬度值提高至66HRC。950℃淬火再140℃低温回火后,-120℃深冷处理可使钢的硬度提高约1H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