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Cr12钢深冷处理后力学性能变化做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Cr12钢的硬度与耐磨性.而Cr12钢淬火回火后再进行深冷处理可使冲击韧性提高.同时,淬火加热温度对深冷处理效果亦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65Mn钢进行了深冷处理和磁场深度处理。力学性能实验表明,经深冷处理后无论低温回火态还是中温回火态综合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常规淬火回火态。磁场深冷处理对65Mn钢力学性能的有益作用远超过一般深冷处理。在硬度.强度提高的同时,冲击韧性明显改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具有显著强韧化作用。磁场深冷处理作为中小型零件强韧化工艺可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残余奥氏体对Si-Cr钢(含碳量0.9%)的冲击韧性的影响,发现深冷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呈透镜状或膜状并沿马氏体边界分布,多冲周次N值可以提高,模具寿命也可以增加3倍以上。在深冷处理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成针状马氏体,而且块状残余奥氏体被针状马氏体分割,使残余奥氏体细化。9SiCr钢经不同时间深冷处理,其冲击韧性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4.
对25MnV钢进行了常规淬火,亚温淬火及常规淬火+深冷处理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淬火工艺相比,采用亚温淬火、常规淬火+深冷处理两种工艺后,在保持硬度(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冲击韧性和耐磨性均具有显著提高,而深冷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结构钢的一种强韧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金属深冷处理的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了工件经深冷处理后性能的变化 ,国内外对深冷处理提高工件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深冷处理的最新研究标定了弥散碳化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大小并指出了其析出位置 ,提出金属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带状残余奥氏体分割马氏体从而保护了脆性相的论断 .通过特殊的装置观察到金属材料深冷过程中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原位组织转变 ,并借助于正电子湮没实验发现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在深冷过程中点缺陷的不同变化 ,为更好地解释深冷处理提高工件的性能提供了佐证 .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铬锆合金深冷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及其物理性能,证明了深冷处理可显著地提高该合金的耐磨性和电性能。文中给出了最佳深冷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深冷处理和未深冷处理的试样在室温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深冷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深冷处理和未深冷处理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和垂直截面形貌有显著差异 ,说明它们有不同的磨损规律 ;通过X 射线衍射还发现 ,深冷处理可使马氏体轴比和碳含量下降 ,促使新相碳化物MC析出 .  相似文献   

8.
6W-5Mo-4Cr-2V高速钢深冷处理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SEM、TEM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深冷处理对6W-5Mo-4Cr-2V高速钢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冷处理不仅可使残余奥氏体减少,而且可细化马氏体孪晶,促使析出纳米级碳化物,并附着在马氏体孪晶带上,深冷处理既能提高材料的硬度,也使材料的韧性略有增加。对磨损表面进行SEM观察发现,深冷试样的磨损形貌迥异于未深冷试样,说明它们的磨损机制不同。深冷处理使6W-5Mo-4Cr-2V高速钢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马氏体孪晶的细化和碳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OM)、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开展深冷处理与回火顺序对EA4T车轴钢马氏体组织及其疲劳断裂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回火+深冷”处理还是“深冷+回火”处理,均能有效细化材料的微观组织,从而提高硬度和位错密度,但组织中含量较少的残余奥氏体无法通过深冷处理继续向马氏体转化;相对而言,经“深冷+回火”处理的试样晶粒尺寸细化效果最佳,且小角度晶界占比最多,可有效抑制裂纹的萌生;经“深冷+回火”处理后,材料微观组织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最强,裂纹扩展速率的下降更明显,疲劳断裂性能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10.
对W_(18)Gr_4V钢制刀具进行不同方式的淬火、回火及深冷处理,凡经深冷处理的刀具,切削寿命均得到提高.其中淬火、三次回火后再进行深冷处理的工艺,切削寿命提高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生产工艺,探究化学成分对低温冲击韧性影响规律,通过夏比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三组铸态全铁素体球墨铸铁低温冲击韧性,分析了硅碳含量对低温冲击韧性影响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三组试样中,冲击韧性随碳含量增多和硅含量降低而升高;冲击韧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20 ℃下可以达到15.20 J,冲击韧度值在温度低于-40 ℃后变化不大,韧脆转变温度在-40 ℃以上。冲击断口形貌表明,随温度降低,球墨铸铁的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转为韧脆混合断裂,最后变为脆性断裂。可见碳硅含量会对低温冲击韧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Al-2.2Li-2.2Cu-1.5Mg-0.12Zr合金的冲击韧性α_k与温度T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温度范围(90~573K)内,室温(303K)下α_k值最小,α_k-T曲线以303K和223K为界呈V形和倒V形分布,室温下冲击试样主要是沿晶断裂,而223K时主要是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A333Gr.3低温用无缝钢管的冲击韧性,对三种低温用无缝钢管进行了化学成分、有害元素、气体含量、轧态力学性能、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对比.碳含量对钢管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的影响,碳含量越低,冲击韧性越高.钢中磷含量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应进一步降低钢中磷含量,同时控制钢管轧制温度,降低钢管终轧温度,提高钢管冷却速度,细化晶粒度,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无缝钢管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4.
对含钼0.25%,含镍0.2%~0.8%的球墨铸铁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钼和镍后铸态球墨铸铁中铁素体含量增加,冲击韧度提高50%以上,强度和硬度下降;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后球墨铸铁中珠光体逐渐转变成铁素体,与铸态相比冲击韧度有大幅度提高,冲击吸收功最多增加500%,冲击断口存在较多的撕裂岭和少量韧窝;此外,添加钼和镍后,不同的退火工艺下试样的力学性能参数比较稳定,波动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微合金钢中夹杂物与模拟焊接热影响区微观组织以及低温冲击韧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实验钢夹杂物以类球状Ti2O3-Al2O3-MnS型复合夹杂为主,分布较为均匀且尺寸小于3μm;在相变冷却时间较短(T8/5=40s)时,试样微观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沿晶铁素体为主,板条贝氏体束较少,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在50μm左右,低温冲击性能优良;随着相变冷却时间的延长(T8/5=60,80s),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也随之增大,相变温度的提高和相变区域的变宽使得位于原奥氏体晶界附近的夹杂物对晶界处多边形铁素体的诱导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沿晶铁素体长大剧烈,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晶内针状铁素体对组织的分割细化作用,使得低温冲击韧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在淬火低温回火后对25MnV钢进行超低温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冲击韧性,耐磨性得到提高,断裂机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模拟技术及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参数对大线能量焊接用船板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且随着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的变化,热影响区的组织发生较大的变化;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总体水平较高,均在200 J以上,冲击韧性并不随着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的增加而单调变化;热影响区M-A岛的数量、尺寸、分布和形态影响热影响区的韧性.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探讨了热处理对高铬铸铁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影响,并确定了组织与性能的相关性。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热处理后高铬铸铁显微组织,洛氏硬度计测定高铬铸铁的硬度,冲击试验机测定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高铬铸铁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升后降,冲击韧性则相反。在1 000℃淬火空冷,并在400℃回火时,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连续淬火和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GCr15轴承钢淬火组织、钢硬度、冲击韧性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工艺获得的M-B复相组织(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组织)比连续淬火获得的单一片状马氏体组织具有更好的强韧性能.在等温淬火工艺的加热和等温温度不变条件下,等温时间对M-B复相组织及强韧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X70管线钢动态断裂韧度K1d,J1d和止裂韧度K1a以及夏氏V型缺口冲击韧度(CVN)。研究表明,断裂韧度受温度和加载速率的影响较为强烈;当温度由213K向193K逐渐降低而加载速率逐渐从0.01向1000mm/s增大时,断裂韧度逐渐减小;在恒温下,增大加载速率可以诱发韧-脆断裂转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