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利益主体的行为失控、食品行业发展参差不齐等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环境污染影响等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双重挑战.但目前我国分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的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检测手段和"被"快速老化的监管队伍均无法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尽快建立全国专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成为应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生计,影响具有多领域性和全球性.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搭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体系模型,以实现多种监管主体相结合、食品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并完善了其制度体系.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理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信息系统架构,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与监控手段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法》确定的监管制度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技术、制度和人员经费保障不足以及监管行政体系存在矛盾等问题.需要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建立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监管技术、制度和人员经费保障体系,完善多部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逐步向"单一部门管理、品种监管为主、环节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断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深层弊端.因此,有必要分析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主要问题,从基于尊重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角度,探讨在现行机制基础上进行制度改良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介绍了构建该制度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该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即法律法规缺失、企业参与度不足、制度覆盖范围较窄、配套体系尚未建立. 提出了要积极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政府监管职责、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加快相关配套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诱发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思考,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确存在缺陷,监管制度亟需完善.市场调节的失灵,食品安全信息本身的属性、食品市场化、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政府监控的缺位,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能缺失,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混乱,模糊不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缺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能否弥补现有的监管漏洞?又将如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与原来的《食品卫生法》相比,有哪些制度创新和突破?针对这些社会广泛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解读了《食品安全法》在监管体制、风险监测等方面的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的集团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着"多龙治水",缺乏统一协调的问题,必须落实责任制,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同时,要在生产、安全预警、缺陷产品召回、责任追究赔偿等环节加强全过程监管,以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的流通主体涉及到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物流仓储环节.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既可能是上一环节的延续问题,也可能是本环节的新生问题.其原因主要有过度追求利润、诚信问题与监管漏洞,以及信息不对称与柠檬市场.借鉴国外经验,建议我国调控重点:检测重心前移、诚信教育、加强处罚、建立追溯制度和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今年南京"龙虾门"事件的爆发,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严重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保障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利益,也不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通过对责任主体、食品标准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缺陷的分析,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健全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等立法建议。这些对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芳  关炳峰  王法云 《河南科学》2012,30(9):1375-1378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约70%是主观人为添加非法添加物.因此,提出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监管盲区的监管、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霞  黄晶晶 《长春大学学报》2012,(8):995-996,999
日益突出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成因,对如何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辉 《科技资讯》2009,(8):217-217,219
食品安全事件是市场秩序混乱、行业缺乏自律、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等诸多问题的结果,需要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监管,需要绿色农产品行业的大力发展、国家食品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企业责任感的建立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而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2010年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并未有效解决目前的困境,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和不足,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认为应从加强立法、打破监管体制部门界限、统一信息公开、增加违法成本、引入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推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等多方面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假冒伪劣食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法制不够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惩治力度不到位,消费者投诉维权意识淡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标准制定和监管对象复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低下。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假冒伪劣食品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检测技术层面的监管力量,三是建立食品生产、消费全程监控体系,四是建立诚信制度,推行食品"红黑名单"制度,五是社会公民、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监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访谈(结构式与非结构武)的方法和现场观察方式对云南某高校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的调查分析得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欠缺;临时工没有健康证;食品新鲜度不够;安全监管存在漏洞,监管力度不够等.并从学校、学生自己和食堂3个层面,提出相关的食品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消费者的健康,直接关系消费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涉及药品、乳品、肉类、果蔬、蛋禽等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为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然而食品监管也需考虑在最优监管强度下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均衡.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国际上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的相关文献,从HACCP系统、成本收益分析、输出定向分析函数、交易成本分析、食品可追溯系统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六个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其带来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现存体制有缺陷、管理技术薄弱是食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以一系列原则为基础整合现有的监管制度,并在法律体系、管理体系、信用体系三大层面重新构筑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士郡 《科技信息》2013,(15):203-203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出现了诸如皮革奶、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层、地方保护主义、道德失范等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监管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