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射流风机已在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及地铁通风中被广为应用.正确的进行射流风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可以提高通风装置效率,降低隧道通风的运营成本.通过对射流风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论证了射流风机叶轮所产生的静压仅仅是用于克服风机本身的内部流动阻力,与改善隧道内通风状态无关.指出在进行射流风机空气动力设计时,应使得其叶轮产生的静压尽可...  相似文献   

2.
吴沛 《科技信息》2012,(5):466-467,505
通过对合武铁路红石岩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介绍,分析了特长隧道通风设计、设备选型、通风管理及效果检测,以此期望在隧道施工中应重视通风的管理工作。现场通风后实测数据表明,重视并加强特长隧道通风管理工作,能够确保隧道内施工空气环境在规定的时限内达到职业健康标准要求。合武铁路建设经验表明,在机械化施工中,良好的通风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与国外标准对隧道内CO浓度限值的设定在计算方法和取值上都存在差异.针对射流风机式及竖井送排与射流风机组合式纵向通风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基于差分形式的Coburn-Forster-Kane方程(CFK方程),拟合了两类典型纵向通风隧道正常运营CO浓度限值计算式.结果表明:尽管两类隧道具有不同的CO浓度分布特性,工程中可按相同的限值设计;对于长隧道,我国应设定更严格的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4.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 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体贯通顺序,并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处理地下水及自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瓦斯浓度。分析表明: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内,2#~6#斜井的瓦斯浓度均偏低,说明合理的通风方案及工区贯通顺序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瓦斯浓度;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和瓦斯分别排出,可进一步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2#、3#和6#斜井出现的瓦斯排放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提示并断电保护,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针对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基于隧道通风方案、贯通顺序、水气分离处理及瓦斯监测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通风监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隧道的特点探讨了隧道通风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长大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问题是长大隧道施工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长大通风方案、通风设计计算和除尘措施,施工结果表明,该隧道的通风降尘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气扩散方程建立了公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和方程中相关参数,并导出了计算自然通风、纵向通风、全横向通风和半横向通风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实例计算了中国3座营运公路隧道内的CO浓度值与其实测浓度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的平方R2在0.849 9~0.923 1之间.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事故通风网络动力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交通隧道由于分流及辅助隧洞的存在,形成了通风网络。针对不同的通风任务,隧道事故通风系统有不同的通风量及动力的需求,其气流组织具有多样性,构成的网络系统非常复杂。如何设计一种合适的通风系统适用全部的通风任务,成了城市交通隧道建设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通风网络理论,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事故通风系统动力匹配方法,并以某轨道工程为例,对轨道交通事故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大隧道通风施工理论计算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智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110-111,65
随着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桥梁、隧道等刚性路基代替填土段路基施工是采取的必然措施之一,同时长大隧道、特长隧道工程在选线设计里大量存在,施工中为保证文明施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所以长大隧道通风方案的选择,通风措施的采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场观察及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隧道通风施工技术进行了计算,详细分析隧道通风对其施工本身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只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通风计算,并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隧道施工环境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天水至平凉铁路设计长大隧道三座,本文以唐杨隧道通风计算为例阐明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10.
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长大公路隧道内的火灾行为,提升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安全性,进行了火灾时隧道内温度场的纵向、横向分布规律及温度场扩散范围的大比例(1:6)火灾模型试验.模型隧道内径为1.8 m,长100 m.隧道内的风速在10 m/s范围内.试验中设定了3个火灾规模用以模拟实际的隧道火灾场景.试验中隧道内烟流温度通过CAN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录.试验结果表明,横向温度分布呈现拱顶最高,拱腰、边墙次之,底部最低的规律.对纵向温度分布而言,火区温度最高,随着远离火区温度逐渐降低.火灾规模及通风速度对温度分布及温度扩散范围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火灾规模的增大,隧道内各点烟流温度及影响范围均增大.而随着通风速度的增大,温度扩散范围增大,火区最高温度降低,隧道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此外,根据试验成果对结构防火措施、设备布置方案、火灾时通风风速的设定以及行车距离的限制等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隧道内车辆通行会产生大量油、汽、烟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和噪音,所以,保持隧道的通风顺畅和低噪音,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特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提供设计依据,以流体力学为基础,藉以图论理论与方法将隧道通风系统转化为通风网络,利用节点法通风计算软件解算隧道通风网络,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及依托工程交通量等具体情况,对隧道左右线各不同交通工况进行通风计算,以按需分风为原则确定合适的通风设备开启数量。在通风解算过程中,将交通风压拟合为隧道内通风量的三次多项式,以轴流风机形式加入通风网络,改变以往采用常量交通风压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隧道近远期通风设计方案均能够满足隧道通风要求,节点法网络通风技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性较强;左线近期通风中交通风压随着交通车速的降低迅速减小,其在总风压中所占到的比例在5.94%~28.37%之间。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隧道内小轿车失火(5MW)基于不同的通风速度进行了4组数值仿真,分析了火灾过程中的温度、O2摩尔分数以及CO体积分数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隧道火灾的应急响应的研究,包括隧道应急通风、人员疏散及逃生研究:本研究对隧道的防火、应急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CO-1A型CO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某隧道内空气中CO浓度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在通风系统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隧道内空气中CO浓度远小于设计值,能保持隧道内良好的空气。同时,采用SL-4001型声级计对隧道噪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长大隧道内的通风安全,结合通风竖井结构对隧道主体的安全影响,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勘测分析,详细介绍了设备配置和施工方法,提出了安全要求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气体,是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一项重要参数。准确、快速地预测隧道内CO气体浓度,能够为隧道通风控制提供有力参考,有助于CO气体浓度的及时控制,对保障隧道内人员的健康、安全和隧道绿色节能十分必要。采用公路隧道实地监测CO气体浓度数据,建立了以监测点位置、交通量、车速、风速为输入特征的公路隧道CO气体浓度预测随机森林模型。通过整理3 300 m长隧道CO气体浓度数据,对比了CO气体浓度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CO气体浓度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能够准确地预测隧道内CO气体浓度,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974和0.9437;该预测模型性能显著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模型能够推广应用于其他隧道的CO气体浓度预测,对应的RMSE和R2分别为0.9095和0.7295,可以在已知测点位置、交通量、车速、风速的情况下预判隧道内CO气体浓度,为隧道通风控制或安全预警提供数据参考;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测点位置对隧道内CO浓度的影响最大,在隧道出口处CO气体浓度值最高;随着风速的增大,隧道内CO气体浓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宝天高速公路麦积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通风问题,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结合麦积山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巷道式通风的特点,提出了麦积山隧道施工通风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给出了粉尘、有害气体含量的检测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永丽 《科技信息》2010,(31):324-324,364
本文以连霍高速宝鸡至天水段大坪里特长隧道的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运作期间的动态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和粉尘治理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尤其是采用独头掘进的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对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技术及通风设备的管理进行了概述,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寇学文  张伟 《科技信息》2011,(21):I0289-I0290
隧道施工的通风和粉尘治理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而独头掘进小断面长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更是难中之难。文章通过本人在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对施工中的通风排烟风量计算方法及选择匹配的设备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为指导,针对南梧高速公路岑梧路段牛岭界长隧道的特点,全面对该隧道建筑消防设计、安全疏散设计、灭火系统设计、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5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