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α-溴代异丁酸乙醇(EB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含联苯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液晶聚合物,通过1H NMR、GPC、DSC、POM、W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呈现三个相转变,分别为玻璃化转变、近晶E向近晶A转变及近晶A向各向同性转变;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其相应的相转变温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将工业二乙烯基苯和致孔剂溶胀到磺化聚二乙烯基苯树脂球中,通过悬浮聚合合成了茶碱分子印迹和非分子印迹的大孔磺化聚二乙烯基苯/聚二乙烯基苯互穿聚合物网络(PDVB-SO3H/PDVB IPN)珠体,测定了2种IPN的结构及其对茶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种IPN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相近,但分子印迹IPN对印迹分子具有较好吸附作用,从而实现了以较简单的方法合成分子印迹效果好的大孔交联聚合物.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交联法合成了P(MMA-PEGD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大分子单体作为交联剂使其形成网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以及交流阻抗(EIS)等技术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热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PEGDMA)膜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随着聚合物中有机电解液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有机电解液的质量分数为70%时,其室温电导率达最大值3.62 ×10-3 S/cm.  相似文献   

4.
以室温离子液体N-甲基-N'-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BF4)为溶剂,钛酸丁酯原位水解合成TiO2纳米粒子复合聚合物基体,制备固态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热失重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初始分解温度超过了300 ℃,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当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含有3%质量分数的TiO2纳米粒子时,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4.1 × 10-3 S/cm,有望在超级电容器或动力锂离子电池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段反应,先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乙二醇(PEG)(数均分子量1000和2000)与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合成含有端羟基的低分子量聚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PLA-PEG-PLA)三嵌段低聚物,再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能的聚丙交酯--聚乙二醇(PLA-PEG)多嵌段共聚物.确定了扩链过程中,多嵌段共聚物膜达到最佳力学性能的反应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与熔融温度的变化,发现随PEG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性与熔融温度均下降.对聚合物膜的吸水性及降解性的测试结果表明,PEG分子量相同时,PEG含量增加,聚合物膜吸水性增强,降解速度加快;同组分比例的PEG2000-PLA多嵌段共聚物的吸水性及降解性均比PEG1000-PLA多嵌段共聚物强.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对聚二烯烃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对这些化合物加热、辐照γ射线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时,它们在交联的同时,总伴随着大分子的降解和环化过程[1].为此Raven[2]、Okamoto[3]和Golub[4]等曾提出三种不同的机理进行解释.本文用IR、NMR和化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二苯甲酮敏化的3,4-聚异戊二烯的光交联反应并不伴随着环化过程;光照前后二苯甲酮敏化的3,4-聚异戊二烯的GPC测定也证实了其分子量分布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该体系的光交联是一个非环化、非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出涂料用聚苯乙烯~丙烯酸/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AA/PnB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复合乳液。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粘弹仪(DMS)、最低成膜温度(MFT)、抗张强度、耐紫外线辐照、耐候性和耐溶剂性进行表征;并对比了同组成的LIPN、核壳;共混、和共聚四种聚合物乳液的性能。结果表明,LIPN复合乳液聚合物为多相体系,其性能不同于相应的无规共聚物乳液,也有别于共混聚合物乳液和核壳复合乳液,是一种耐候性优良的建筑外墙涂料用基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固相法在1 350 ℃合成了系列锗酸盐氧基磷灰石La10-xSrx(GeO4)6O3-x/2(x=0、0.25、0.5、0.75、1),利用XRD、SEM及电化学阻抗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Sr掺杂可以提高磷灰石的电导率.550℃时La9.75Sr0.25(GeO4)6O2.875的电导率为2.936×10-3S cm-1,比La10(GeO4)6O3电导率(3.781×10-4 S cm-1)高6倍,与同温度下的YSZ电导率相当.氧分压PO2=1~10-5atm时体系的电导率数值保持不变,证明Sr掺杂的锗酸盐氧基磷灰石在测试的氧分压范围内为O2-导电.  相似文献   

9.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N—(α—甲基—丁醋基)马来酰亚胺的徽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聚合,得到了既定的聚合物。考察了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以及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反应速率提高,对应的斜率为0.5。根据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可得ERp约为92.8mol/L,并用PERKIN—ELMER FTIR—1710红外光谱仅对聚合物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以大分子引发剂PEO-Br引发,CuBr/Sparteine体系催化,合成了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对甲氧基苯酚)酯(PEO-b-PMPCS)两嵌段聚合物,然后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嵌段共聚物与α-环糊精的组装,形成了α-CD-PEO-PMPCS的准聚轮烷.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质子核磁共振、碳13交叉极化/魔角自旋对准聚轮烷进行了表征,证明PEO链段处于环糊精分子内腔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半导体Y2O3/TiO2纳米材料.以酸性红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为实验模型,考察了TiO2掺杂Y2O3后的光催化氧化活性,探讨了Y2O3掺杂量、pH值、焙烧温度及时间对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溶液浓度、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酸性红B溶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掺杂量为0.1%时,其催化活性是同样条件下催化剂TiO2的2.1倍;最适宜焙烧温度为400~450℃;焙烧时间为3h,凝胶pH=10时,催化效果最佳.在酸性红B溶液浓度为20mg/L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0.15g,光照时间为2.5h对酸性红B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6.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n-ZnxCd1-xTe为基的光电化学电极进行FeCl3,Pb(NO3)2的修饰,消除了光电极在1M NaOH 1MS 1M Na2S多硫溶液中的钝化现象,电池效率可达10.2%,通过光谱响应,循环伏安曲线等的研究,探讨了FeCl3,Pb(NO3)2对电极的修饰机理以及与电池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RIM方法,在WCl6/WOCl4-AlEt3为基础的催化体系中,DCPD经开环聚合反应形成交联产物.本文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凝胶化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搅拌床加压装置,研究了两种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催化乙烯气相聚合;研究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聚合产物的颗粒形态、加压聚合反应动力学,表明新型催化剂对乙烯气相聚合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采用搅拌床装置及有关工艺可有效地评价乙烯气相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研究了末端为甲基丙烯酸酯型的聚环氧乙烷(PEO)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自由基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大单体的接枝效率及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大单体的投料量及分子量、引发剂的含量、溶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硫化NiW/Al2O3催化剂上的NO分解反应、H2还原NO反应以及H2同时还原NO和SO2反应.在活性评价及XRD和XPS表征的基础上提出了H2同时催化还原SO2和N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O在硫化催化剂上可以完全分解,但由于催化剂晶格硫遭到严重氧化,因此还伴随着SO2的生成.该氧化作用导致了催化剂中晶格硫的大量流失和催化剂的失活;在NO反应体系中引入等摩尔的H2后,晶格硫的流失速度减缓,流失程度得到一定抑制.这是因为H2能与晶格硫竞争消耗NO解离出的Oad,此外,被氧化的晶格硫一部分还可进一步被还原,返回到催化剂晶格;在SO2和NO同时还原体系中,550℃时,SO2和NO的转化率都可达到100%,单质硫产率超过90%.稳定性测试表明,10 h后催化剂仍能保持高活性,没有发生失活.这主要是因为反应气中的SO2能够被H2还原为元素硫物种,从而可以对晶格硫进行源源不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用浸渍法和化学沉积法来制备Pt-MoO3/C催化剂,用线性扫描法(LSV)研究了甲醇及CO在Pt-MoO3/C和Pt/C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结果发现无论在酸性还是在中性溶液中,催化剂中MoO3的加入对甲醇和CO的氧化都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主要原因是Mo的存在能够增加电极表面的含氧物种,有利于甲醇的氧化,同时减弱了CO在Pt上的吸附,促进了COad的氧化,减少了CO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型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 -Fe2 O3,并将其用于二芳基乙烷的合成 .制备该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 :钛铁摩尔比为 1∶2 ,浸泡其用的硫酸浓度为 0 .5mol/L ,焙烧温度为 5 5 0℃ ;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优于单氧化物固体超强酸 .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最佳条件为 :苯乙烯与二甲苯之比为 1∶7.5 ,催化剂用量为 1 %(总投料质量百分比 ) ,反应时间为 3h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产率可达 92 .1 %.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发光电位在0.20 V(vs.Ag/AgCl)左右的Ru(bpy)32+阴极电化学发光行为的机理,改善此电化学发光体系的灵敏度和重现性,考察了电位扫描圈数、扫描范围对此阴极电化学发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u和Nafion在这种独特的阴极电化学发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激发模式,并应用此激发模式对一些电化学发光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