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创作题材和叙事意识而言,1997年浙江作家的中篇小说仍然体现了两种基本的创作取向,即创作的现实取向与先锋取向。创作取向是作家个人生活意识、生命意识、审美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从创作取向入手,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但无论是现实取向还是...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小说创作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小说创作受地域文化的浸润,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表现出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师江是"70后"作家中对小说创作具有清醒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从身体写作的无耻叙事,到都市小说的狂欢化叙事,再到古典白话世情小说的老实叙事,变化很大。无论哪种风格,诚实化叙事都是他小说创作的生命,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不断的文学转型中,李师江的小说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5.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创作日趋先锋化、诗歌创作越来越纯的时候,我们的文学阅读进入了散文时代.2000年浙江作家散文创作的成绩是丰硕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既可为浙江省散文创作保存一份重要的资料,也可于此见出浙江散文创作的优势与或显在或潜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文化视角,就是自觉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代言人的姿态来看待与描写乡村。近年的部分现实主义乡村小说从多个方面体现了赵树理乡村小说这一文化视角,这些方面包括:作家作为"农民代言人"的身份立场、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创作传统以及鲜活的农民语言和喜剧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研究角度观照浙江地域文化精神,认为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耿介刚强的硬汉精神、温润醇实的人文内蕴是浙江地域文化精神中非常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浙江新时期以来的作家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作家所创作的乡土小说代表了当时文坛的最高成就,学界多有评价,但见仁见智.从乡土作家的题材的选择、描写的着力点入手,分析乡风民俗背后的集体无意识,进而探究民族悲剧心理的集体无意识之根源,揭示出作家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深刻内涵,不失为对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一种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肯定新时期小说创作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直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源泉的迷离、创作理念的迷乱、小说功能的迷蒙、作家人格定位的迷糊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时期出现的小说创作“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重点考察田中禾长篇小说《匪首》创作的新质素。侧重评析了作品表现的浓厚文化色彩和民族性,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小说在语言表现上同作家早期小说的不同,从而试图对田中禾的长篇创作予以总体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李佩甫小说的研究者多注重对其作品权力主题和人性主题的挖掘,从而肯定其小说的批判价值。其实,由李佩甫小说批判主题的多向度和深刻性入手去探究,还可以看到作家宏大的人文精神关怀——他不单要表现中原乡村的人性和权力运行状况,而且要在整个历史和现实的政治文化结构里来思索人的命运和未来,并由此彰显作家创作的建构意向: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性,实现文化重建的宏伟目标,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新文学中,鲁迅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他在此类小说中所坚持的创作倾向,对台湾作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台湾作家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不仅在民族灵魂的发现上沟通了与鲁迅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而且显现了一种深深的"鲁迅情结".这种"鲁迅情结"既影响了台湾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风貌和主题流向,有力表明了两岸文学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又从海峡彼岸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斯坦贝克一生创作了题材多种的小说。这些小说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使作家经历了起伏较大的兴衰过程。本文认真分析斯坦贝克创作兴衰起伏现象,揭示"乡土情结"在作家创作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乡土小说的家园想象是乡土创作在乡土中国受到现代性侵染并进而反思现代性后,以人为中心,极力张扬人的价值,展现浓厚的人性道德情愫和自由精神的叙事格局。对这一叙事格局的探讨,不能离开现代性语境。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为对象,以对现代性语境的反思为背景,从社会文化及心理学角度对乡土小说创作与现代性问题进行联系性考察,挖掘出现代性进程中乡土作家们内在的精神矛盾和复杂的文化心理,揭示出乡土小说家园想象乃至乡土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先锋派作家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结为对存在真实的探询,他们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传达自己对"真实"的全新理解。先锋派作家在小说中残酷地展示了生存的苦难和存在的荒诞,并告诉人们这就是"现实一种"。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将黑人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用大量笔墨探讨了美国黑人的寻根性,即寻找美国黑人的自我及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入手,通过再现鬼怪故事和黑人民间传统,指出保存美国黑人的"根"对他们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飞雁作为河南文坛"80后"代表作家,他的创作近年来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对南飞雁做一个文学访谈,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年轻作家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作家,南飞雁的小说自从2008年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以来,他的一系列小说,如《红酒》《暧昧》等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南飞雁是如何走上作家道路的,2008年以来他小说转型的契机是什么?对南飞雁的文学访谈,集中于南飞雁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此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9.
依据西方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理论资源,对中国新感觉派小说进行细读与阐释,透过具体小说文本的空间环境描写,探溯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与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的本质联系,从而对作家创作本旨作出一种现象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阿来与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都以族裔身份书写着体现自己民族生存状态和文化记忆的文学。他们的小说是对民族文化形态、生活形态及人性形态的言说。两位作家把民间文学和宗教元素纳入到小说的创作中,突出了他们的民族性但又透露出隐忧。因为在现代性进程中,自己的民族被强势的外来文明冲击,民族文化在流逝,人性在畸变,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这些导致作家身份认同呈现出一种"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