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矿石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以大间距结构参数理论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9组不同的结构参数,利用多分段立体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实验室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数值模拟,然后,将2种不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直接分析法和Matlab回归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各结构参数对矿石回收率等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2.
程潮铁矿的矿体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西移,导致选矿车间下保安矿柱所占矿量不断增多,故拟采用联合开采方法回收-430~-500m阶段矿体:充填法回收选矿车间下预留保安矿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保安矿柱以外的其他矿体。为了研究联合开采时回采顺序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回采顺序下地表监测点的垂直位移,确定地表沉降最小且施工组织容易的回采顺序组合为最优方案,即充填法采用"中-左-右"以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左-右-中"的回采顺序。模拟开采结果表明,在该回采顺序方案下,选矿车间区域的地表稳定性、充填采场及隔离矿柱的安全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模拟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程序结构,并结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随机模拟方法在放矿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最后还结合模拟研究的实践就使用随机模拟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长锚索锚固矿体上盘破碎带的锚固方法及参数,同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空场回采嗣后充填法的矿块结构参数、采准方法及回采工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矿山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在地下中深孔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地质剖面任意剖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深孔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Object ARX和Open GL对AutoCAD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写了一套中深孔设计软件包,可以实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中深孔设计自动化,实例表明该软件系统是成功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长锚索锚固矿体上盘破碎带的锚固方法及参数,同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空场回采嗣后充填法的矿块结构参数.采准方法及回采工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矿山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矿岩软破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玉石洼铁矿深部属难采矿体,原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存在采准工程最大、施工困难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为此,提出设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孙自良  韩慧智 《创新科技》2014,(12):103-103
利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对矿石进行开采,一般都会遇到悬顶的现象,本文将首先阐述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含义和产生悬顶的原因,然后再对悬顶处理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2,(28):59-59
对国内的采矿专业而言,在冶金矿山、化工矿山以及非金属矿山的设计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争议。如何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达到目的,更应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综合分析后讨论应该注意或改进的技术手段,由此提高采矿率或达到生产所需的标准正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宋小军  王小平  胡文革 《甘肃科技》2012,28(18):38-39,147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昌马金矿180m中段矿体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家洼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灰色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矿体赋存条件为背景,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结构参数的放矿模拟试验.引入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成功地将回收率、纯矿石回收率、岩石混入率等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灰色决策方法得出了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分段高度12.5 m,进路间距12 m,放矿步距4~5 m.研究结果为矿山采准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为采矿工程的优化拓宽了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4,(29):54-54
通过对现阶段降低采矿贫化率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这对以后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证明了该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该文就分析了矿石贫化损失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研究措施,进一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同时对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以期更好地提高采矿的效率,服务当地的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为以后的采矿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1979年由冶金部下达科研任务,在寿王坟铜矿研究试验高端壁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 该法分段高度达40m,设2~3个凿岩水平,利用爆堆通风,铲运机出矿,多进路齐次爆破,铲运机出矿。与低分段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矿块采矿强度高,生产能力达33万吨/年,约高一倍。 2.一次爆破量大,达5万吨,可充分利用大生产能力自行设备。有利于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顶板围岩崩落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钢程潮铁矿西区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钻孔监测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的变形和崩落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地层结构和开采进程,设计两个钻孔实时监测顶板围岩的崩落规律.其次,以模型相似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所要研究模型的剖面和几何尺寸,设计制作模型,采用百分表、压力传感器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监测模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特征,并对百分表数据、应力盒数据、围岩位移和围岩破坏裂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金属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崩落机理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受其自身采矿方法的缺陷,矿石与围岩的频繁接触是导致矿石贫化的直接原因。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过程中,如何减少矿石与围岩的接触次数,合理运用低贫化放矿技术,稳定矿石质量和提高矿石回采率,达到推动技术经济指标进步的目的,一直是采矿技术人员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相关低贫化技术的实践运用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洪彪  杨友  张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4,(4):127-127,129
随着采矿设备的大型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大采场结构参数,因此现行许多矿山都存在如何使采场结构参数从普通问距向大闻距过渡的问题。以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4、5、6矿组为例,针对参数过渡分段出现的放矿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多分段的优化放矿方式,得出与之相匹配的崩矿步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最优放矿的措施,即爆破优化,放矿管理及截止出矿矿石占有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 将传统 端壁放矿 的无底柱 分段崩 落法与平 面漏 斗放 矿相 结合 的新 型采 矿方 法,从理论上 探讨了 新方法矿 石回收率 高,贫化 损失少 的原因,并 在丰 山铜 矿得 到了 成功 的应 用,对 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 的发展作 了有益的 探索图 3 ,参 4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提出的《宝山铜矿矿山开采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开采方法、地下采矿方法及矿山生产能力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证与分析,得出了如下不同的结论: 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为确定开采方法的主要依据,确定全部采用地下开采法的结论值得进一步商榷。最好选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板漏斗的空场法等多种有内在联系的采矿方法,以适应矿体变化大的特点。矿山生产能力以不超过1000吨/日为宜。  相似文献   

20.
龙桥铁矿采矿方法由原分段崩落法改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新建充填站一座,设计中把砂仓造浆喷嘴的安装与更换由在砂仓内改为在砂仓外更换,解决了更换喷嘴带来的诸多不便,经过矿山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