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DNA测序在苔藓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序列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植物系统发生的常用方法,由于其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因而近年来在苔藓植物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简要介绍了苔藓植物形态分类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常用的DNA序列分析方法,并将近年来该方法在苔藓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新疆阿尔泰山代表地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调查,分析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特点,讨论该区苔藓植物的生态类型和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得出基质类型和水分生态因子是影响苔藓分布的主要因素,提出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意义,探求可行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3.
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苔藓植物生态学在群落分类、分布与环境关系,生态位,繁殖生态学以及人为干扰对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附生苔植物对城市大气环境的生态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对大气污染敏感的附生苔藓植物在生态监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附生苔藓植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及其在大气环境中的生态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鲁山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了鲁山苔藓植物93种,隶属于22科和54属,其中藓类植物17科,48属、85种,苔类植物5科,6属,8种,本文在分类的基础上,对鲁山苔藓植物的生态类群及分布做了初步分析探讨,并同山东境内的泰山,崂山,沂山进行了比较。最后附有苔藓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6.
崂山苔藓植物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崂山台藓植物近800号标本的鉴定分析,整理出190种3亚种11变种,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崂山苔藓植物的分布规律及生太群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是品种较多,进化较快的一个大属,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是研究系统进化的好材料。由于其花难以采集以及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变异较大,给分类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于该属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及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从经典分类学研究、细胞分类学、微形态研究、分子生物学及近红外光谱研究等5个方面阐述该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展,为建立该属植物分类新方法奠定基础,为该属植物分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有效的开发利用该属植物与保护其野外种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鸢尾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分类学也逐渐发展起来,这门学科对传统分类学的影响很大,染色体的数目及其核型结构,在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物种或属,科之间其染色体数目,核型是不同的,通过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的分析,就可以从微观方面对物种加以鉴别,并为了解种间亲缘关系和进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跳蚤是一种最有趣和迷人的类群体外寄生虫。在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中,所有物种属无脊椎寄生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吸血)寄生虫。本书探讨其机能、社会生态学、进化模式以及与宿主寄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深入的案例研究宿主寄生虫系统,揭示跳蚤是如何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检测生态分类和进化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腹足类系统发育及分类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证实腹足类是系统进化研究很好的材料,其优越性是其他动物类群难以取代的,但腹足类仍然没有被很好地用来进行系统进化研究。腹足类单源说得到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同,但还需进一步考证。虽腹足类系统发育及其分类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对腹足类的自然分类系统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诸多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其较长的进化历史、快速辐射演化、趋同进化、趋异进化等因素使腹足类的系统分类学面临挑战。通过回顾腹足类系统发育、分类学研究现状和其中较有影响的分类过程,并对肺螺类系统发育及分类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生态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阐述了生态建筑的起源、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生态建筑与生态图书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存在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有自己独特的涵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存在着脱离生态存在而单纯研究生态意识的倾向,必须加以批判。不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决定人们的生态存在,相反地.是人们的生态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在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试图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其在“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当中的目标、地位以及作用.并提供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世纪,我国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有两方面的欠缺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在理论界,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生态道德确立理论依据,而缺少从生态科学来论证生态道德的理论视角。其二,在公民教育的实践领域,各种绿色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自愿者活动可谓是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缺少对生态科学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感情培养有些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从中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的某些发达国家,其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我国,但公众对环境的评价却仍很低,他们对身边环境表…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世纪,我国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有两方面的欠缺是值得重视的。其一,在理论界,主要是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为生态道德确立理论依据,而缺少从生态科学来论证生态道德的理论视角。其二,在公民教育的实践领域,各种绿色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自愿者活动可谓是掀起了一场绿色浪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缺少对生态科学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对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感情培养有些流于感性化和表面化。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从中小学开始普及生态知识的某些发达国家,其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我国,但公众对环境的评价却仍很低,他们对身边环境表现出强烈的忧虑。而在我国,环境的实际状况很差,但公众评价却较好,忧虑也较轻。  相似文献   

16.
Daily GC 《Nature》2001,411(6835):245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生态风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来自科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事实和研究成果证明了生态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剖析了生态风险的原因,概述了生态风险的特征.阐述了生态风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鄱阳湖区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国际意义。目前,鄱阳湖区生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旱灾害、耕地锐减、农田鼠害、农田渍害、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衰退等。为确保新世纪鄱阳湖区生态安全,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并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和措施。这包括:提高生态素质、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水利建设、实施退田还湖、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物质投入、制定生态规划、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人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转变发展思路和消费模式 ,走向生态的人文主义 ,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渝东北作为生态涵养发展核心区,对三峡库区经济与生态文明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离不开生态主体的支持,优秀的生态主体人格有助于消解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失衡,使生态发展体现出涵养特征。大力培育生态人格,践行渝东北涵养生态,为推动美丽库区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