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博爱唐村千载寺与太极拳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载寺位于河南博爱唐村,是一座以弘扬释、道、儒三教为宗旨的寺院。以千载寺的相关资料和《李氏家谱》的相关记栽,论证河南博爱唐村千载寺为太极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河南焦作博爱《李氏家谱》的发现,揭示了太极拳与太极养生功、无极养生功之间的渊源关系。首先对《无极养生功》、《李氏家谱.太极养生功》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拳谱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了几个流派的太极拳架,指出太极拳根源于无极养生功,即太极拳是由无极拳演化而来。期间,太极拳经历了李岩、李仲、陈王廷共创阶段,陈长兴、陈清平、李鹤林发扬完善阶段,王宗岳、杨露禅、武禹襄传播阶段。创拳地点在博爱唐村千载寺,唐村千载寺为太极拳的渊源圣地。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起源于温县陈家沟,是由陈王廷于1644年前后创造的。陈王廷造拳一方面受博爱唐村千载寺无极养生功和太极养生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戚继光的《拳经》以及其他优秀拳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覃怀文化周代阳樊城考……………………………………………………………………………………………………………程峰(1.1)论韩愈《平淮西碑》……………………………………………………………………………………………梁永照,任利民(2.1)浅析朱载土育散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及思想特色…………………………………………………………………………杨玉东(3.1)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孙向华(3.5)博爱唐村千载寺与太极拳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发源地——温县现有的太极拳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温县有大量的太极拳师、社会指导员,太极拳后备人才充足,但还缺乏高级的太极拳研究人才;应制定太极拳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太极拳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6.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李岩是引人注意的人物。由于史籍中对他事略的记述混乱,致使学界无法确定其人之有无。依据新发现的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记述,结合实际考察获得的资料。李岩实有其人,故里在今河南博爱唐村,出身贡生,精于拳术,加入李自成起义军为将,后遭李自成冤杀。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是太极拳发源地,在发展太极拳事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太极拳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传承观念有待转变、传承完整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究符合太极拳传承和发展的模式,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太极拳传承与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既是中国传统武术园地中的艳丽奇葩,又是凝聚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璀璨明珠,它的根深深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健身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沃土,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结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1.5亿,其中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发展太极文化产业,是焦作人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攀枝花市太极拳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调查,掌握攀枝花太极拳推广途径、方法及效果;太极拳习练者年龄特征,习练时间、场地状况;非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识程度。并发现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扩大太极拳习练人群数量,提升对太极拳的认知和练习程度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地方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多年太极拳运动教学体会,从太极拳运动的功用,如何学好太圾拳,青年学生怎样练太极拳,初学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对指导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宿州学院大学生太极拳认知水平等情况。结果表明,学生认知太极拳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对太极拳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受到宣传力度小、太极拳专业教师相对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开展和普及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2.
以博爱唐村康熙五十五年(1716)续修的《李氏家谱》中的《十三势行功歌》为基础,与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工歌》的文字、篇名、写作时间、作者及释义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寻找拳谱中最原始的用意,合理利用旧的说法和解释,试图把《十三势行功歌》的原意讲清楚,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3.
李大鹏  常渊博 《科技信息》2009,(26):255-255
本文旨在对太极拳教学阶段和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太极拳教学阶段为以下阶段:基础阶段,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运动特点;练习阶段,要求学生能掌握完整套路并进行简单的推手练习;巩固阶段,要求学生巩固提高所学技能,逐步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贯通阶段,要求学生达到意念、呼吸和动作的融会贯通,密切配合。在这些阶段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快慢结合法、高低练习法、技击法和推手对练法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应以创造品牌文化为核心,做到太极拳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统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终极目标相统筹;以固守太极拳“根文化”为基础,以打造拳师队伍为突破口,从受众群体为着眼点,同时加强物质基础建设,共同开创太极拳文化产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焦作市600位太极拳练习者的随机调查和对太极拳文化产业的调研,综合分析认为焦作市太极拳文化的发展目前具有十分适宜的外部空间和环境,太极拳的普及推广有力,练习人数迅速增多,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规格、规模、影响越来越大,太极拳文化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太极拳文化产业市场初步建立。但是也存在着氛围不浓郁、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投入不足、太极拳“根”的优势不明显、普及的同时忽略了提高、缺乏凝聚力、内耗过大、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对太极拳深层文化的研究发掘不够、产业化的程度不高等问题。据此我们提出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加快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做好太极拳“根”文化,保护和发掘好太极拳文化等一些建议和对策,以利于促进焦作市太极拳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建国 《科技信息》2013,(21):174-174
24式太极拳是具有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辅助治疗慢性病及康复的一项运动项目,为了使更多的老年人从中得益,进一步简化创编了符合老年的特点的老年健身太极拳。目的:对老年健身太极拳运动强度探析。方法:以老年人作为被试,以遥测心率仪与Borg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为指针,运动6分钟,同时测定24式太极拳和老年健身太极拳的运动强度。结果:老年健身太极拳与24式太极拳的平均心率与心率变化趋势及自我用力强度,无显著差异。说明简单、符合老年的特点的老年健身太极拳可以替代24式太极拳达到24式太极拳一样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来自德国,今年30岁,中国朋友们喜欢叫我“小飞”。5个月前凭着对太极拳的喜爱我来到北京,希望在武术发源地——中国的旅行能够加深我对太极拳的理解。 首先要申明:我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而且多多少少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所以一般“老外”关注的文化差异对我来说并不太重要。在开始讲述我的旅行之前,先要讲讲我与太极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陈颖 《科技信息》2012,(35):I0198-I0199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以期能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以期能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