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枪法获得可育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因枪法对两个春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19株独立转化的,抗除草剂Basta的小麦植株,其中15株自交可育,PCR和DNA印迹检测证实了该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表达,转基因及其表达已遗传到子三代,在已检测的7个转基因后代中,有4个植株其抗除草剂性状以单位点,显性性状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相似文献   

2.
抗除草剂基因atzA在转基因水稻中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在转基因水稻AA269株系自交和回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atzA基因作为一个显性遗传位点遵循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T1代水稻群体中除草剂抗性和敏感株数遵循3:1的分离规律,T2代稳定纯合;T2~T7自交世代的转基因植株均保持稳定的除草剂抗性.在BC1~BC3代群体中除草剂抗性和敏感株数遵循1:1的分离规律,BC群体自交的BCF2群体中遵循3:1分离规律.分别对AA269/9311的B3F1和B2F2群体中的一个株系进行了PCR分析,PCR阳性株与阴性株的分离比例分别符合1:1和3:1,与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一致.对T7代群体中部分单株的Southern杂交和RT—PCR分析表明,atzA基因已稳定遗传至T7代,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3.
两个杂交组合中转基因小麦外源1Dx5基因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杂交组合川89-107×B72-8-11b和绵阳26×B72-8-11b的亲本、F1、F2代,研究转基因小麦B72-8-11b中外源品质基因1Dx5表达的遗传.结果表明:外源1Dx5基因在F1代中呈现显性,在F2代中呈现3(有):1(无)的分离,有功能拷贝整合在1个位点,遵从孟德尔遗传模式,这对杂交育种选择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表达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的油菜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杆菌素LBA4404(pCAMBIA3300RG)转化优良甘蓝型油菜恢复系W723的下胚轴节段.pCAM-BIA3300RG含有Rssl启动子引导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和CaMV-35S启动子引导的除草剂抗性基因(bar)。经过两轮除草剂(2.5mg/L bialaphos)筛选(两周/轮),除草剂抗性再生芽被传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对根系旺盛生长的植株中所含gna基因进行PCR分析,PCR分析证实了这些植株确为转基因植株,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随机选择的5株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分析发现,其中4株表达了gna基因。目前正对这些表达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后代遗传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Multiplex PCR和SDS-PAGE技术对转1 Dx5基因(ORF)T1代小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Multiplex PCR能够扩增出转基因T1代材料中1 Dx2基因和1 Dx5基因的特征片段,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SDS-PAGE检测到一新的蛋白质亚基X,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引起了转基因T1代籽粒中HMW-GS组成的变化.该研究不仅验证了线性基因片段遗传转化策略的可行性,而且印证了普通小麦Glu-1D等位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标记体系的有效性,为培育安全型的转基因作物新种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小麦分子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油菜后代中的表达及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基因油菜后代(R1和R2代)株系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ⅠA和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导入油菜后的遗传规律,表达强度和抗虫效应。结果表明:R1代卡那霉素抗性为3:1分离方式,在R2代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中,有三分之一为nptⅡ基因纯合型(T:T)另三分二为复合型(T:O),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单因子显性遗传;转化植株可耐受150mg/L那卡霉素的选择压力,约一半的转化植株具有杀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喂养试验显示表达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抗褐飞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3个不同基因(hpt,gus和gna)的质粒pWRG1515和pRSSGNA1共同转化粳稻品种鄂晚5号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共再生出35株独立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印迹法分析发现,83%的转基因植株含有所有3个外源基因。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79%的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以不同水平表达GNA。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以孟德尔方式遗传。从其R1代亲本为孟德尔3:1方式遗传的R2代中,鉴定出2个含有所有3个外源基因的独立转基因植株纯系。这些纯系具有相似的外源基因表达量。褐飞虱喂养试验表明,这些纯系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褐飞虱抗性提高的转基因纯系将应用于水稻抗虫育种中。实验证明,通过遗传转化和筛选可获得含在农业上有应用价值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纯系。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采用分子检测(PCR扩增、PCR-Southern杂交)与表型检测(接真菌实验、酶活力测定)相结合的手段,对花粉管通道法及载体法导入几丁质酶基因烟草后代的遗传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通过不同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均能遗传给后代,并能在转化受体当代及后代中高效表达。但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外源基因虽然能够遗传给后代,但分离比复杂,遗传规律性较差。而载体法导入的外源基因T1代x^2检测符合3:1的遗传分离比,遗传稳定性要好于DNA直接导入。因此,建立良好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外源基因稳定遗传和表达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耐盐性有所提高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后代材料,以已获得的转AlNHX1基因的6个株系中的3个株系后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对这3个株系转基因大豆各后代进行PCR分子检测并结合耐盐性鉴定,以分析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中遗传稳定性和耐盐性.结果表明:AlNHX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遗传;选取3个株系中部分阳性植株做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状均好于野生型大豆.在150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大豆叶片中维持了相对较高的K+/Na+比值,相对含水量较野生型提高了9%,而渗透势降低了39%,表明转基因大豆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在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野生型大豆分别提高了45%与69%.综上,通过耐盐筛选获得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油菜耐热基因(BnTR1)克隆自油菜,编码一种E3连接酶.为验证它的抗逆功能,本研究用携带BnTR1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nptⅡ)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TR1的根癌农杆菌EHA105,对多年生黑麦草丛生芽进行遗传转化.经共培养和巴龙霉素筛选培养,获得了175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和RT-PCR检测,获得62株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源BnTR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初步抗旱检测表明,BnTR1基因能明显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