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发展甘肃优势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向君  于倩 《甘肃科技》2006,22(4):187-190,206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研究产业集群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产业集群与优势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入手,研究发展甘肃优势产业集群的现实意义,寻找发展甘肃优势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促进江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能够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大力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区域品牌及集群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结合苏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的现状,提出苏北地区要立足当地优势,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县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它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县域经济的研究根本所在是要研究如何利用县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势来培育自己的县域优势产业集群。通过“浙江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及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来看,产业集群也是适用于南昌市县域经济的有效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以相关产业集聚与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韶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广东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都必然要求产业集群。铝箔产业集群建设是韶关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韶关铝箔产业集群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有科学的铝箔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就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荀守奎 《安徽科技》2008,(12):25-26
一、安徽沿淮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的缘由 1.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协同集聚的由来 产业集群是指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相互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近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了理论热点。但是,当“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竞争无序”、“温州灯具几近消亡”、“长三角许多专业化产业集群进入低谷”等现实摆在面前时,很多人发现产业集群也会带来产业结构趋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围绕浙江“块状经济”的特点,利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特征,重新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基于共性技术的科技创新体系,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使之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协调,是必须要深思的问题。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地理布局与产业集群不协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江苏省应通过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布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等方式,以“校政企行”四方联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产业集群引导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块状经济”,是内陆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增长方式,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以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为例,探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黄羊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丽水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绩效与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丽水区域块状经济这种产业空间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资源压力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必然经济运动的结果,也是整个浙江培育市场经济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将丽水地区的“区域块状经济”概括为“浙西南地方资源开发型”特征区域,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区域块状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表明: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工业的竞争力、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丽水地区市场的繁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具有空间集聚、合作共生及地方根植等特性。认为大连金州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企业间缺乏关联、协同效应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金州新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应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努力构建“生态型”产业集群,以及构建集群创新和生态发展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产业集群虽然有多种发展模式,但从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分析。市场力量是其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非公有制企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担当着主力,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是居民消费品,且多兴起于农村与小城镇。产业集群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尚未完全摆脱低档次重复生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代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了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本文认为东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东部地区的竞争优势,但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进”,并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角度探讨了东部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最后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东部企业“西进”以及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出口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对外出口在近年来也在产业集群的一系列推动效应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分析产业集群的系列效应出发,分析甘肃出口产业集群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甘肃出口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业平台是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工业平台对企业来说具有资源、服务、物流等多方面的优势,运营良好的工业平台可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集聚效应、带动效应.通过不断强化工业平台建设来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国内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遍做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使福特制、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产业模式逐渐走向解体,后福特制、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取而代之,全球化浪潮之下,经济发展表现出地区化、区域化的特征,产业集群成为了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产业集群,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了世界经济版图不断向"马赛克"格局演化。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众多中小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在整个意大利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其制造业贡献了70%以上的增加值、30%以上的就业和40%以上的出口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进步。意大利产业集群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将为我们实行产业集群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基于产业创新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并且正在以经济发展“加速器”的重要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附近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葡萄牙的生物技术产业,无不以创新集群自称。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相关企业集聚一地,抱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加快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很多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彭场镇无纺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实现无纺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加快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很多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彭场镇无纺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实现无纺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是由一组关联性、互补性较强的产业所构成的产业群,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众多行业。正是因为旅游产业本身具备了产业集群的特征,而且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旅游产业比其他产业更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核心吸引层即旅游资源产业;要素供应层即旅游要素产业;辅助供应层即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集群内企业的成本优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优势、集群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优势和有利于区域旅游品牌的树立和区域营销优势的形成。文章在进行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和空间集群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该地区旅游产业虽然构建了集群的构想,但是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旅游职业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少,且彼此之间内在联系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虽然某些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却存在“聚”而不“群”现象,专门化程度低,产业关联度弱,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化程度较低,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笔者提出该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为吐鲁番旅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改变缺乏吸引力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成本优势,“集群品牌”的树立将成为吐鲁番旅游产业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由此使集群内企业的营销成本和流通成本大大降低。具体措施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是吐鲁番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前提;打出具有创新和与时俱进的产品、个性化特色突出的品牌才能继续走向繁荣;通过分析笔者得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符合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适应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