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其对人类观念的反向塑造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科技价值与科技异化两方面探讨了科学技术对人类世界观的塑造问题,并就近年来受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颠覆性技术如何塑造人类世界观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类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技术在观念上的嬗变体现了新科技对人类世界观的反向塑造。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对纯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对策进行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围绕浙江“块状经济”的特点,利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特征,重新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基于共性技术的科技创新体系,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东西方几乎同时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峰。东方是以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 ,而西方是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的。这一现象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1][2]。东西方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西方科学技术在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沉寂近千年之后 ,重拾古希腊科学精神 ,使近现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而相反 ,尽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自己的辉煌 ,但随后便显得苍白乏力 ,一步步地衰弱了。为什…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大学是日本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大学科学研究的传统与现状 ,分析日本政府对大学科学研究的资助特点 ;探讨日本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现代日本大学科学研究的几个特点进行剖析 ,目的是能给中国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带来某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领域的无悔行动是一种无论气候变化与否都可以产生净社会效益的环境保护行动,而循环经济是以3R原则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笔者试图通过对两者概念、特点的分析,找寻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目的是通过对无悔行动的分析加大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并清除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障碍,以净社会成本的减少和净社会效益的增加促进和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认知模型和信息加工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东西方几乎同时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峰。东方是以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 ,而西方是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的。这一现象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1][2].东西方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西方科学技术在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沉寂近千年之后 ,重拾古希腊科学精神 ,使近现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而相反 ,尽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自己的辉煌 ,但随后便显得苍白乏力 ,一步步地衰弱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逐渐凸显,很多国家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Emissions trading)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排放权交易的广泛实践,带来大量关于排放权交易或是理论或是实证的研究。以"Emissions trading"为主题,通过检索SCI(1990—2014年)和SSCI(2000—2014年)数据库,应用End Note等文献分析工具,对排放权交易进行文献研究,以厘清排放权交易的研究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揭示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提出了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的经济流程,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基本原则和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循环规律来重塑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互动流程、生态化产业链对接和集成流程和企业内部可循环的工艺流程,促进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和利用的高效化,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和再资源化,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循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