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波变换在噪声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噪声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从大量、繁杂的噪声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在讨论了基于噪声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小波变换中的多分辨分析和小波包分析来对噪声信号进行处理的原理、方法以及基于Matlab小波分析工具箱的噪声信号特征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边界层流动噪声理论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今后展望,以及各理论在边界层流动噪声理论中的地位及其存在问题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健 《天津科技》2013,(3):55-56
介绍双向HFC传输网络中的上行通道噪声干扰。包括设备本身产生的噪声,传输线路上从外界入侵的噪声以及终端用户噪声干扰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进行上行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权值裁剪模糊中值滤波去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值裁剪模糊中值滤波器.该文算法不仅考虑了噪声的检测,还考虑了中心像素周围也有可能存在噪声的情形,并对这些噪声点的权值进行了裁剪.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已有文献中的模糊加权均值滤波器以及标准的中值滤波在噪声消除和边缘细节保留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噪声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各个层面,影响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响应.在实验上有效分离信号和噪声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建模工作表明,噪声并不总是有害的,它在神经系统中表现出了许多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神经元系统中主要的噪声来源与性质,以及温度、通道阻塞、时间延迟和电磁效应等常与噪声协同考虑的调控因素的生理学依据.其次基于不同的神经元模型,探讨了噪声在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等不同层次诱导的多种非线性效应.共振、同步和促进信号传递等非线性物理现象,充分体现了噪声对神经信号在系统中的响应和传递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了神经元系统中的随机效应,并对潜在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针对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中的噪声主要包括背景噪声、电噪声以及大气扰动噪声等,并对部分噪声的抑制提出了降噪方案。通过距离校正,得到探测距离。使用MTI法去除物理杂波噪声。设计滤波器,选取合适的截止频率,消除由接收系统各环节电子器件引起的高频电噪声。  相似文献   

7.
针对激光液位检测中的信号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LMS自适应噪声对消法抑制噪声的信号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高通滤波器获取自适应噪声对消器参考通道的信号。论述了自适应滤波器噪声对消的工作原理、LMS算法以及Butterworth数字高通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整个噪声对消系统的原理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噪声对消法在保证实际测量信号相位不变的情况下对液位测量信号的波动影响具有明显的消除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据脉冲噪声特点以及图像的像素关联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脉冲噪声检测与处理算法。该算法首先依据脉冲噪声与其邻域多数像素在强度上具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检测出疑似脉冲噪声点,然后再利用4个方向模板进一步区分疑似脉冲噪声点,最终建立脉冲噪声标记矩阵。之后,对检测到的脉冲噪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仅利用滤波窗口内的有效信号对窗口中心像素进行加权中值滤波,其中,加权系数的确定不仅依赖于像素间的灰度关联性,而且还依赖于像素间的位置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仅可以准确检测和有效滤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而且还可以较好地保护图像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中噪声分析和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渭 《甘肃科技》2007,23(10):130-133
文章分析了建筑施工包括建造、保养、修理和拆除各类用途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它土木工程噪声来源分析和相应治理措施。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其从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化施工和生产,随之产生的噪声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噪声扰民问题。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噪声特征及水平、建筑施工噪声源的评价、建筑施工噪声预测、噪声治理原则与途径要点和相关控制措施的阐述,对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扰民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蔚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231-7235
捷联惯导系统在初始对准过程中由于模型参数与实际系统存在偏差,并且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往往是未知的,采用卡尔曼滤波不能取得理想的滤波效果。为避免滤波发散以及模型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Sage-Husa算法的区间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给出了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模型以及区间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程。在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时,比较了常规卡尔曼滤波与区间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初始对准中的应用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区间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滤波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初始对准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了大试件花岗(Φ0200 mm,长400 mm)在三轴压力(轴压860 kN、围压1150 kN)状态下随温度变化的热破裂声发射噪声规律,辨别出了高温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热破裂的声发射中的噪声.同时,对实验各个阶段中噪声产生的原因以及噪声对岩石声发射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高品质低噪音滚动轴承的新概念,综述了低噪音轴承研究中的非线性振动与快速傅立叶变换、异音与频率以及噪声与振动的关系,指出高品质低噪音的噪声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对2024-T351铝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过程进行检测,并通过对电流噪声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研究裂纹尖端腐蚀行为以及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的电化学噪声特征,并得出裂纹扩展的判断依据。结果表明,在浸泡初期,电流噪声时频谱中的振幅较小,能量主要集中于高频段,表明电极表面主要发生了膜破裂-再钝化等快反应过程,裂纹处于萌生阶段。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电流噪声中出现特征峰。此时,低频段能量逐渐增加,表明裂纹进入扩展阶段。通过对电流噪声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可以区分应力腐蚀开裂过程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利用Wiener滤波理论解释和研究自适应滤波器的功能。研究表明,当没有可用信号和其他条件满足参考输入时,主输入中的噪声也可以基本上消除,并且没有信号失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研究了自适应消噪在船舶检测方面的应用,包括消除语音信号中的周期性干扰,消除播放宽屏带信号期间磁带嗡嗡声或转盘隆隆声,以及被宽带噪声掩盖的低频周期信号的自动检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考虑悬架的垂向特性,在Abaqus中建立车身-悬架-轮胎-路面系统有限元模型,实现了轮胎在路面上动态滚动,以及在Virtual.Lab中建立了轮胎声学边界元模型,仿真计算了轮胎在动态滚动过程中的结构振动噪声.结果表明:胎面花纹块与路面的周期碰撞是轮胎结构振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并由整车轮胎噪声实验得到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小世界网络中的公共物品博弈,分析了噪声以及网络节点的异质性对博弈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网络的小世界特性以及网络中的噪声对博弈过程中合作的涌现起抑制作用,而网络节点的异质性则对博弈过程中合作的涌现起促进作用.我们用平均场理论对得到的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语音识别正处于由实验室技术走向实用化,产品化的关键时期,然而,现有的绝大我数语音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中的性能都不可避免地急上降,环境噪声已经成为语音识 技术商品化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在语音识 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的过程中,噪声语音识别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遗憾的是,由于噪声语音识 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拟从模型补偿方面,对噪声环境下的孤立词语音识别进行一些探索,重点研究一个在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算法--并行模型组合方法(PMC),详细论述了其原理以及在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中的应用。实验中,我们使用汉语的数字语音,分别在3种不同噪声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识别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有着令人振奋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管道气流噪声是室内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后期改造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对由管道内障碍物等因素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精确的预测计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一些管道气流噪声预测的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预测手段都基于传统声学测量得到的数据.笔者近来不依赖于传统的测量数据,研究了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管道内气流噪声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文中讨论了采用该方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近期在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气流噪声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耦合白噪声作用下的二阶过阻尼线性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基于线性系统理论和相关删去法方法,得到了系统平均输出幅度增益的精确表达式.研究表明:输出幅度增益是噪声的强度、系统的阻尼系数和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激励信号的频率的非单调函数,适当的噪声强度和系统参数可以使噪声情况下的输出幅度增益大于无噪声时的输出幅度增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具有相关乘性和加性噪声的非对称双稳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基于二态理论和绝热消去理论,得到了系统输出信噪比的解析表达式.发现信噪比是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的强度、乘性和加性噪声强度的比值,以及乘性和加性噪声的关联强度和相关时间的非单调函数.另外,输出信噪比随系统的非对称性参数的变化而非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