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黄连解毒汤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按照制定的标准筛选后,由2名研究者单独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将数据录入Rev Man5.2作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539例患者,黄连解毒汤联合其他西药或中药为治疗组,单独的西药或中药治疗为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表明:(1)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黄连解毒汤联合其他西药或中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独中药或西药治疗(OR=3.06,95%CI(1.11,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6,P=0.03<0.05)。(2)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WMD=1.07,95%CI(0.53,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0,P<0.000 1)。(3)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01,95%CI(-5.64,3.61),Z=0.43,P=0.67>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其他西药或中药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认知功能有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联合其他西药或中药治疗老年痴呆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且无毒副反应,由于其制药方便且价格便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参数的影响 ,探讨参附注射液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使用结扎 /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60min,再灌注 2 4 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Sprague_Dawley(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Ⅰ组 ,n =8) ,缺血再灌注组(Ⅱ组 ,1 /R组 ,n =8) ,参附组 (Ⅲ组 ,n=8) ,红参组 (Ⅳ组 ,n =8) ,附子组 (Ⅴ组 ,n =8) .Ⅲ、Ⅳ、Ⅴ各治疗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分别注射参附注射液 (1 0mg/kg)、红参注射液 (9mg/kg)、附子注射液 (1mg/kg) ,Ⅰ组、Ⅱ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 .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值 ;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心肌细胞 ,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Bcl_2、Bax蛋白表达 .与Ⅱ组比较 ,Ⅲ、Ⅳ、Ⅴ各治疗组 ,心肌组织MDA明显降低 ,有极显著差异(P <0 .0 1 ) .III组与IV组、V组之间比较 ,MDA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OD活性明显升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心肌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减轻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 <0 .0 1 ) ,Bcl_2蛋白含量显著增多 (P <0 .0 1 ) .参附注射液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XBJ)对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血浆清降钙素原(PCT)和MHC-II类分子HLA-DR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4只绵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组(观察1组)及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组(观察2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6μg/kg, 30 min)建立MODS动物模型,观察1组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泵入(100 mL,20 mL/h),观察2组静脉泵入参附注射液(100 mL,20 mL/h)和血必净(Xuebijing, XBJ)(2 mL/kg)。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皆以1周为1疗程,共计1疗程。建模后及干预后0.5、1、2、3、7 d,静脉采血检测PCT、HLA-DR。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PCT水平降低,而HLA-D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XBJ组绵羊的血浆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2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观察1组、观察2组血浆HLA-DR较模型组均有所升高(P<0.05),且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凝法电凝小鼠大脑中动脉,引起大脑中动脉闭塞,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凝法直接闭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制作成年雄性Balb/c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n=20只);同时,同批次Balb/c小鼠经相同部位开颅,但不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n=20只)。于术后第24 h、72 h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everity score, mNSS)评估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第24 h取模型组Balb/c小鼠损伤区域脑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显示缺血脑组织间质水肿,同时伴有空腔形成,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得疏松,且着色较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胞体缩小,部分细胞轮廓欠清晰,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核仁消失现象。模型组在术后第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这种差别可维持到术后第72 h。结论 电凝法可以在Balb/c小鼠中成功制作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紫锥菊多糖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紫锥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1.0,0.5 g/kg),每组20只。模型组、紫锥菊多糖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8 mg/kg)造模,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紫锥菊多糖分别于造模前灌胃给药5次(间隔24 h)并在造模后持续给药2次(间隔24 h);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只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后1,6,24,48 h剖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和肺脏组织的湿质量/干质量值。结果表明:紫锥菊多糖组小鼠的血清中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肺脏组织的湿质量/干质量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紫锥菊多糖高剂量组小鼠的效果最好。因此,紫锥菊多糖能够为内毒素血症小鼠炎症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循证医学层面探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在SinoMed、Embase、PubMed、Cochrane数据库中查找关于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关键指标为28 d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ICU住院天数、血乳酸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荟萃分析使用的软件为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5.0。Meta分析共纳入43项RCT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参附组(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RR=0.82,95%CI:0.70~0.95)、MODS发生率(RR=0.67,95%CI:0.56~0.81)、ICU住院天数(MD=-1.95,95%CI:-2.61~-1.30)、治疗后6 h的血乳酸水平(MD=-1.10,95%CI:-1.47~-0.72)、治疗后24 h的血乳酸水平(MD=-0.87,95%CI:-1.12~-0.63)均更低(均P<0.001),而参附组治疗后24 h血乳酸清除率(MD=9.79,95%CI:...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休克SD大鼠模型,用低、中、高剂量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肺组织病L改变,检测肺组织中PPARγ和TNFα的表达量,同时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具有典型的急性肺损伤表现;肺组织中PPARγ的转录和表达(P<0.01)量均显著下调,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血浆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注射液改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呈剂量依赖性上调肺组织中PPARγ的转录和表达,下调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血浆中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水平(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保护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参附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早期给予参附注射液3 mL/kg,分3次,连续使用10 d。所有患者行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最高颅内压、觉醒天数,甘露醇使用天数及剂量,并发症并对预后评估。结果:参附治疗组最高颅内压平均为(22±12)mmHg,对照组为(26±9)mmHg;脱水剂应用时间参附组为(6±3)d,对照组为(7±5)d;脱水剂应用剂量参附组为(770±125)g,对照组为(1045±225)g;平均清醒时间参附组为(9±4)d,对照组为(11±4)d。以上各项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硫化物对刺参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物对刺参幼参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397、3.769、3.001、2.678 mg/L,安全浓度(SC)为0.2678 mg/L.研究了在0 (对照组)、0.8(低浓度)、1.6 mg/L(高浓度)硫化物浓度下,暴露24 h、48 h、72 h、96 h时刺参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硫化物暴露下,低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刺参幼参T-AOC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而高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在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随时间不断下降,至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SOD和CAT活性均在硫化物暴露72 h内不断升高,至72 h,高、低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72 h后变化不大.硫化物处理下高、低浓度组GSSG+GSH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为探索硫化物胁迫下刺参抗氧化防御机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体积分数对新生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新生1d的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氧气Ⅰ组(FiO2:0.40)、氧气Ⅱ组(FiO2:0.60)、氧气Ⅲ组(FiO2:0.90)及空气对照组,每组24只.各组于24,48及72h随机取8只小鼠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病理评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分数计数.结果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升高及给氧时间的延长,新生小鼠肺组织逐渐出现肺泡结构紊乱、间质细胞数量增多及肺水肿等损伤表现.48h氧气Ⅲ组、72h各氧气组肺组织W/D比值及病理评分较空气对照组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气对照组比较,48h氧气Ⅱ、Ⅲ组及72h各氧气组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p0.05);各时间点各氧气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新生鼠吸入不同体积分数氧气48h均可引起典型的肺损伤,且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升高及给氧时间的延长肺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基因工程B6;129-Gt(ROSA)26Sor小鼠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方法实验选用5~6周雄性、6~7周雌性小鼠各15只,用Sartorius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体重和10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雌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之间进行比较。结果雌雄小鼠脏器重量间比较,雄性鼠体重明显大于雌性的体重(P<0.01)、心、肾的重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肾上腺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雌雄间脏器系数比较,肝脏、肺脏、脑、肾、肾上腺间差异极显著(P<0.01),心、脾、胰脏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转基因ROSA小鼠不同性别对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数据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时肺内是否存在谷氨酸(Glu)的释放.方法 腹腔注射内毒素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6h后采用生理盐水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灌洗液中氨基酸的浓度.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Glu的浓度增高(P〈0.01);苏氨酸、蛋氨酸及精氨酸的浓度降低(P〈0.05),其它氨基酸浓度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在LPS诱导的肺损伤过程中肺组织中部分氨基酸代谢发生显著变化,肺内谷氨酸的释放增多,进一步提示Glu参与了内毒素诱导的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艾拉莫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腹腔注射LPS 5 mg/kg建立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强的松组(prednisone)和T614中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临床症状、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显著改善;同时血液生化指标(ALT、AST、ALP、BUN、CREA和UA)显著降低(均P0.01),血液学指标(WBC、RBC、PLT和RET)均与空白对照组动物水平相当。试验结果表明T614对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对由盐酸( HC1) 、油酸( OA) 和脂多糖( LPS) 3 种诱因所致急性肺损伤( ALI) 动物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将 24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均分为 4 组: 生理盐水( NS) 组( 尾静脉注射) 、油酸组( 尾静脉注射) 、LPS 组( 尾 静脉注射) 和 HC1 组( 气管内滴入) 。制模后观察 4 h,抽取颈总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后处死,解剖取肺组织 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 HC1 组、OA 组、LPS 组氧分压( PaO2 ) 均低于 NS 组( P < 0. 01) ,其中 OA 组低于 HC1 组,HC1 组低于 LPS 组,( P < 0. 01) ; 肺损伤程度油酸 > 盐酸 > 脂多糖。结 论 ALI 的发生发展与其致病因素密切相关; 3 种诱因所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存在一定差异,急性肺损伤程度不 同,油酸 > 盐酸 > 脂多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传统名贵傣药龙血竭中有效成分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重要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对龙血素B分布的潜在影响.将SD大鼠分为正常重力组和模拟失重效应组,采用21 d大鼠尾悬吊方法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大鼠25 mg/kg龙血素B,于给药1 h后收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睾丸和骨骼肌10种组织,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龙血素B质量分数.在正常重力组中,龙血素B在肝、胃分布较多,其次是肾、肠、心、脾、骨骼肌和肺,脑中最少.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效应组大鼠肝中龙血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47.7%(p<0.05),脑中质量分数上升5.4倍(p<0.05);在肠和肾中质量分数显著下降52.7%和22.0%(p<0.05);在大鼠胃、心、肺、脾、睾丸和骨骼肌中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龙血素B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长期模拟失重效应显著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肝、肠、脑、肾等重要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并比较分析屏障环境和IVC饲养条件下SD大鼠的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差异。方法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了30只在屏障环境中和IVC饲养条件下SD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子宫、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及脏器系数。结果雄鼠之间比较,脾脏重量差异显著,其它各脏器系数间无显著性差异;雌鼠之间比较,各脏器重量间无显著性差异,肾脏系数差异显著(P<0.05);两种条件下,雄雌鼠之间脏器重量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IVC雄雌之间脏器系数比较,肝、肾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差异非常显著;屏障条件下,雄雌之间脏器系数比较,心、脾、肺、肾上腺、脑差异显著(P<0.05),肾无差异。结论屏障环境和IVC条件下饲养的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A)、西药组(B)和中西药组(C),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吗丁啉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计算胃内残存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8.1%,西药组为6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组为85.7%,疗效高于另外两组(P<0.05),中西医组15 min、30 min和60 min胃残余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中药复方和吗丁啉是治疗FD较有效的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F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应用BALB/c和昆明(KM)小鼠建立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的区别。方法 BALB/c和KM小鼠各30只,分别建立假手术组和CLP模型组,术后6 h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测、病理切片检查,术后72 h比较两种品系小鼠盲肠结扎模型的生存率。结果术后72 h两品系小鼠假手术组存活率均为100%,CLP组BALB/c小鼠存活率为40%,KM小鼠存活率为60%,BALB/c小鼠72 h生存能力低于KM小鼠(P〈0.05)。与各自品系的假手术组相比,BALB/c小鼠和KM小鼠在术后6 h白细胞上升,血小板下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p〈0.05),肺损伤明显,而红细胞、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差异。结论 BALB/c小鼠较KM小鼠对脓毒症盲肠结扎模型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以大承气汤通肠利肺作用为切入点,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及肺肠合病大鼠动物模型及在大承气汤方药干预下,肺与大肠之间共同免疫物质TH17/Treg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免疫机制.方法 建立哮喘组、肺肠合病组、大承气汤组哮喘干预组与肺肠合病干预组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17/Treg亚群分布表达,及血清中 IL-17,IL-6,IL-2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及肺肠合病组大鼠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IL-6,IL-17水平升高,IL-2水平降低,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肺肠合病组大鼠组更明显(P<0.005).在大承气汤干预下,与哮喘组比较,哮喘干预组与肺肠合病干预组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血清IL-6,IL-17水平下降,IL-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哮喘发病时肠道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肺、肠TH17/Treg的免疫失衡,免疫反应向呼吸道粘膜等部位迁移,加重哮喘的发病.大承气汤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TH17/Treg免疫,提高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淋巴细胞的“归巢”作用,减轻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稞麦绿素(HBG)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先用HBG预处理,再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BCG+LPS)制作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滴丸(BDD)为阳性对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测定肝匀浆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常规制片,组织学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的HBG组血清ALT、ALP、AST、LDH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明显高于对照组;镜下病理显示,HBG对由BCG+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造成的肝细胞水样变性、大片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状态有缓解作用.结论:HBG对由BCG+LPS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和参与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