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穆斯堡尔谱的数据处理方法戴正华(陕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心,西安710062;作者,男,39岁,工程师)应用穆斯堡尔谱学研究固体问题时,确定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列出计算公式,可求得各种穆斯堡尔参数.这些参数包含着57Fe核周围局部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物理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一次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9日至14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30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40多篇论文。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穆斯堡尔谱学研究的新动态,总结了我国在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3.
由于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并可以提供核周围环境的超精细相互作用信息,而合金的特性在晶格缺陷附近会与完整晶体不同,因此,以合适的共振原子作为探针测得穆斯堡尔谱,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晶格缺陷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中铁卟啉的情况,发现铁卟啉所处溶液的性质不同导致穆斯堡尔参数发生变化,即铁离子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穆斯堡尔谱的数据采集,存贮,谱图显示,以及数据拟合分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简易,抗干扰力强,制作简便等特点,使用该系统代替多道分析器系统,能够成功地完成各种常规的穆斯堡尔谱实验,本文提出了自制高性能价格比的穆斯堡尔谱系统的整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_2O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粒度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α-Fe_2O_3超微粒存在明显的超顺磁现象,在室温至8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一个样品(17nm)的穆斯堡尔谱,未见莫林(Morin)转变.随着粒度和测量温度的改变,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超顺磁成分、同质异能移位、四极分裂、内磁场都发生了变化。对上述穆斯堡尔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Fe2O5的穆斯堡尔谱测量,发现样品厚度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讨论了样品厚度的选择方法,为研究穆斯堡尔谱测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具有灵捷度高,速度快与样品无破坏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穆斯堡尔谱定量分析原理、关键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列表法编写了实用程序,并以一种山西煤为例说明了实验与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定量结果。证明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用快速富立叶变换(FFT)技术,对混杂了较大噪声的穆斯堡尔谱信号进行的数学滤波处理,结果表明FFT滤波效果甚佳,在保证原实验谱不发生明显畸变的前提下,为提取穆斯堡尔谱中的微弱信号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穆斯堡尔效应是指无反冲的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它是在1957年由西德物理学家穆斯堡尔(R.L.Mssbauer)发现的。今天,穆斯堡尔谱学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冶金学以及甚至应用到医学、考古学、陶瓷学等方面,作为微观结构的优良探针。它具有分辨本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以及能进行动态观测等主要特点,因而逐渐成为不少学科的一项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晶化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 ,再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研究其颗粒晶化特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含4%二乙烯基苯)-三氯化铁配位化合物的穆斯堡尔谱.从谱囹及穆斯堡尔参数,证实共聚物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苯环与三氯化铁的Fe(III)配位,其中二乙烯基苯结构单元的苯环与三氯化铁配位的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潘庆谊  张留营 《河南科学》1992,10(4):370-375
本文通过对各种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α-FeOOH脱水转变为α-Fe_2O_3的热力学数据及其粒子形貌和其相应材料制备成气敏元件的性能研究,对添加离子于α-FeOOH粒子生成的影响以及脱水后相应α-Fe_2O_3气敏性能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且,根据对添加不同量Sn~(4+)的α-Fe_2O_3样品进行穆斯堡尔谱的测定,讨论了添加离子对α-Fe_2O_3气敏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离子复合注入钛表面改性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研究了改性后的钛表面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先以1×10  相似文献   

15.
用离子注入的新方法制备了贮氢合金材料.将Ni和La离子依次注入Ti基体中,形成Ti/Ni/La离子注入电极.研究了Ti/Ni/La电极的贮氨性能以及La的注量对这些性能的影响.用俄歇电子能谱(AFS)测量了各种元素在电极表面的摩尔分数随深度的分布.Ti/Ni/La电极表现出良好的贮氢性能并且容易活化,其贮氢性能与注入La的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高梯度磁选法分离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基础上,运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对红土中氧化铁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起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分析流程和研究方法体系。研究表明,红土中氧化铁矿物主要有针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氧化铁矿物沿红土剖面分布的规律性,记录了成土环境和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Si^+和Ti^+注入H13钢注入层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Si^+(100keV,5×10^17cm^-2)和Ti(100keV,3×10^17cm^-2)注入H13钢注入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后板条状马氏体完全消失,Si^+注入导致注入层晶粒细化,而Ti注入导致注入层非晶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工作以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为主,并结合离子探针以及电学和光学等参数的测量,对硅中注入的F_e~+进行综合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在低温退火前后,高剂量注入的铁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注入层中,而是处在高浓度集中的微区中,并处在替位位置。低温退火后尽管晶体电学特性已基本恢复,但多数铁仍处于非电活性状态。高温退火后在注入层中形成铁硅化合物相的观点进一步由离子探针的实验结果得到证实。高温退火后晶体电阻率较大可能是由于铁硅化合物的析出在晶体中产生了大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在离子束注入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中,氮离子束注入钢已被证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表面改性 方法,它能显著改善钢表面的耐磨性能,但表面性能的改善与注入条件密切相关。本文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分析不同温主廿注入的纯铁和GCr15,并讨论注入温度对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利用铁氰化钾兼做氧化剂和沉淀剂,用以氧化[NiLn]~(2+)(L为en、pn和dien,分别表示乙二胺、1.2-丙二胺和二乙三胺)得到比较稳定的3种溶解度较小的暗绿色晶体。经元素分析、穆斯堡尔谱(Mossbauer)、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和顺磁共振光谱(ESR)的测定,证明它们是高自旋Ni(Ⅲ)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