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磷酸铁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FeSO_4、H_3PO_4、NaClO_3、NaOH为原料,在FeSO_4与H_3PO_4、NaClO_3、NaOH的摩尔比分别为1/5,6/1,1/2,温度85℃时,合成了结晶态FePO_4·2H_2O。其脱水过程为:FePo_4·2H_2O是很好的无毒防锈颜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以Al_2O_3和85%的H_3PO_4为原料,采用H_3PO_4/Al_2O_3=6.8的投料比,在300℃以下温度范围内对磷酸铝系列化合物的生成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得出了AlH_3(PO_4)_2·3H_2O、AlH_3(PO_4)_2H_2O、Al(H_2PO_4)_3和AlH_2P_3O_(10)的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Al(H_2PO_4)_3和AlH_2P_3O_(10)·2H_2O的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Mn(H_2PO_4)_2作催化剂快速测定废水C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用Mn(H_2PO_4)_2作催化剂,在H_2SO_4-H_3PO_4混酸溶液中快速测定废水COD的新方法。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是:Mn(H_2PO_4)_20.3g;H_2SO_4:H_3PO_4=6(体积比);回流时间5min。该方法与标准法相比,测定结果相近,测试时间缩减24倍,测试费用降低85%。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积膨胀法测定了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合物(NMMO·H_2O)溶液的比容与温度的关系。根据比容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和和差热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了NMMO·H_2O和纤维素/NMMO·H_2O溶液体系的熔融和固化行为,并根据比容和DSC曲线分别得到了不同纤维素含量溶液的熔点。结果表明,NMMO·H_2O和纤维素/NMHO·H_2O溶液的比容在固态和液态时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MMO·H_2O和纤维素/NMMO·H_2O溶液的比容升温曲线上在NMMO·H_2O的熔点附近有一个台阶,说明室温下固化的溶液中有NMMO·H_2O结晶态存在。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溶液中纤维素分子链的影响,使溶液中的NMMO·H_2O结晶受到影响,并且随着溶液中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NMMO·H_2O的结晶过程逐渐减慢,溶液的熔点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Ce,Tb和La的硝酸盐与(NH_4)_2HPO_4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稀土磷酸盐绿色荧光粉(La,Ce,Tb)PO_4,研究了煅烧气氛、煅烧温度、硼酸含量、溶液的pH值和物质的量的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La,Ce,Tb)PO_4共沉淀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稀土磷酸盐绿色荧光粉的最佳条件是在炭还原气氛下煅烧,煅烧温度为800℃,溶液pH值为5,硼酸的掺入量为5%,La0.6Ce0.2Tb0._2PO_4为最佳配比,此时所得到产品的荧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_3PO_4、Ti O_2、Al_2O_3和草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复合电解质Ti_(0.95)Al_(0.05)P_2O_7/Na PO_3/Na Ti_2(PO_4)_3。采用XRD对复合电解质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400-800℃范围内的电导率,并以Ti_(0.95)Al_(0.05)P_2O_7/Na PO_3/Na Ti_2(PO_4)_3为电解质隔膜组装了H_2/O_2燃料电池。XRD结果表明反应物经过充分反应,形成了三元复合电解质。800℃时,Ti_(0.95)Al_(0.05)P_2O_7/NaPO_3/Na Ti_2(PO_4)_3有最高电导率6.0×10~(-2)S·cm~(-1)。800℃时开路条件下复合电解质的极化电阻值为0.23Ω·cm~2,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90.6 m W·c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分离自乐清湾红树林的1株海洋真菌(真菌#34)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95 h、培养温度30℃、起始pH值5.8、盐度1(即天然海水);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淀粉3 g、麸皮14 g、酵母膏6 g、KH_2PO_4 0.5 g、MgSO_4·7H_2O 0.4 g、海水1000 mL.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们曾对与盐析法制备杀虫脒工业原粉有关的体系:NaCl—杀虫脒—H_2O,0℃,20℃;NaCl—杀虫脒—8.4%NaH_2PO_4水溶液,-10℃,0℃,10℃,20℃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第一个体系,还是第二个体系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当盐  相似文献   

9.
化学沉淀法去除木薯制备酒精废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NH_3-N质量浓度为500~900mg/L木薯制备酒精的废水,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MgCl_2·6H_2O和Na2HPO4·12H_2O为沉淀剂,在pH=9.0时废水溶液中PO_4~(3-)与Mg~(2+)和NH_4~+一起发生沉淀反应生成MgNH4PO4·6H_2O,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的目的;影响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n(Mg~(2+):NH_4~+),反应时间,n(PO_4~(3-)∶NH_4~+)和pH值。最佳反应条件是当pH=9.0,n(Mg~(2+))∶n(NH_4~+)∶n(PO_4~(3-))=1.4∶1.0∶1.2,常温下反应30min,静置30min,该工艺条件下,对初始氨氮为644.5mg/L的木薯制备酒精的废水进行处理,其氨氮的去除率90%。  相似文献   

10.
以Ca(OH)_2和Ca(H_2PO_4)2·H_2O为原材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粉体。改变不同反应物量、加入方法及后续反应时间等去探索快速制备纳米HA粉体的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组织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环境有利于加快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钙在溶液中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HA的生产效率;20倍反应物量,将Ca(H_2PO_4)_2溶液分20次以1分钟为间隔加入Ca(OH)_2过饱和溶液中并保持后续反应时间30分钟为本研究实验条件下最快制备纳米HA粉体的工艺,和原始制备工艺相比,可提高生产效率60倍。  相似文献   

11.
乙醇结晶法提取硼铁矿酸浸液中的硫酸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通过乙醇结晶提取硼铁矿酸浸液中硫酸镁的新方法,并计算硫酸镁分别在水溶剂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剂化能以及溶解过程的焓变(△H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Gs),从理论上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考察溶液pH、乙醇加入量、结晶温度和初始硫酸镁浓度对硫酸镁在水-乙醇相中结晶析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镁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在1.5~2.0之间,乙醇加入体积为溶液体积的1.5倍,结晶温度为常温(l0~30℃),硫酸镁的初始浓度在1.5 mol/L以上.在此条件下,硫酸镁的析出率达到97.73%,通过XRD和TG测试分析验证结晶析出产品为七水硫酸镁,测定其纯度为99.10%,达到七水硫酸镁的国家化工行业标准HG/T2680-2009中的Ⅰ类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钛的阳极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极氧化可提高钛的耐蚀性。为了探求最佳耐蚀氮化膜的生成条件,作者分别在(NH_4)_2SO_4、K_2SO_4、(NH_4)_2CO_3、KOH、H_3PO_4+H_3BO_3及K_2SO_4+KOH等溶液中,对钛进行了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下的阳极氧化,并将各种条件下钝化后的钛在同样条件下比较其耐蚀性,从而获得了最佳耐蚀膜的生成条件。在最佳耐蚀膜生成条件下钝化后的钛其耐蚀性可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纳他霉素浸提和结晶工艺,提高提取收率,提升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浸提最佳条件是浸提温度为20℃、溶媒的添加量为4倍量(v/m)、浸提的时间为2 h,浸提得率可达到92%;结晶的最佳条件是搅拌频率10 Hz,结晶温度30℃,加水倍数为1.5倍(v/v),加水的时间控制在1.5 h,结晶得率可达到87.7%。  相似文献   

14.
拓宽了NaZr_2(PO_4)_3的水热晶化条件,在摩尔比为:P_2O_5/ZrO_2=30~0.75,Na~+/P≥1:3,H_2O/ZrO_2=900~215,pH≤2.0,250℃的条件下,制得了纯相NaZr_2(PO_4)_3晶体,用XRD,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水热合成诸因素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初步研究了水热生成磷酸锆钠的机理及F~-对NaZr_2(PO_4)_3晶体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苯甲酰氯和间苯二酚为原料、液碱为除酸剂,酯化合成然后精制得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的工艺.研究了酯化反应中温度、物料配比、pH、间苯二酚水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酯化工艺条件:苯甲酰氯与间苯二酚的摩尔比为1.15∶1;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5 h;间苯二酚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酯化反应收率为88.6%.考察了结晶溶剂配比、温度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经实验评估得到了较佳的结晶工艺条件:结晶溶剂甲苯的体积(/mL)与初产物的质量(/g)之比为2.5∶1,结晶温度为30℃,结晶收率为95.0%.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总收率为84.2%.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合成了以 KZn_2H(PO_4)_2·2H_2O 为活性成分的无毒防锈颜料,X-ray 相分析证明,它们南 ZnO、Zn_3(PO_4)_2·2H_2O,Zn_3(PO_4)~2·4H_2O及 KZn_2H(PO_4)_2·2H_2O四个相组成,浸盐水实验证明它们的防锈性能远远优于磷酸锌、可以推论,这是因其组成中含有防锈活性较高的 KZn_2H(PO_4)_2·2H_2O 所致.但其防锈效果不是正比于KZn_2H(PO_4)_2·2H_2O 的含量.因为颜料的防锈性能主要由其表面性质决定,显微摄影表明所得颜料的显微结构已不同于氧化锌和磷酸锌.这证明形成了以 KZn_2H(PO_4)_2·2H_2O 包覆在氧化锌、磷酸锌表而的复合颜料.当 KZn_2H(PO_4)_2·2H_2O 已经覆盖了整个颜料表面后,KZn_2H(PO_4)_2·2H_2O 的含量虽再增加.但对提高防锈性能的贡献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MgCl_2H_2O-BuOH体系中氯化镁的溶解度、溶液的沸点以及平衡气相的组成。讨论了醇蒸馏法进行氯化镁脱水的可能性,认为正丁醇是最佳的溶剂之一。这样,制备的原始溶液的克分子比为MgCl_2∶H_2O∶C_4H_9OH=1∶6∶7,在101.3kPa压力下蒸馏以除去溶液中的绝大部分水,再加热至450℃以除去丁醇而得到无水氯化镁,其中氧化镁含量小于1.5%。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AlCl_3和Na_2SiO_3分别作为铝源和硅源。化学分析表明物体组成为:Al:P:Si=1:l:l(摩尔比)。化学式为Al(SiO_2)PO_4·2H_2O,X-射线物相分析结合 DAT 证明,产品属非晶态,750℃结晶。TG分析表明,产品在150℃失去两个结晶水,组成变为Al(SiO_2)PO_4。红外光谱分析推断,产品中M将以四面体形式同氧原子配位,(M=P,Si,Al),该化合物具有三维空间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 P 型单晶硅电解掺氢的电极制作、实验装置、电解液的选择、电解后浅杂质浓度的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并用 G—V 法证明了分别以 H_2SO_4和H_3PO_4为电解掖时对 P 型单晶硅电解掺氢都能使硅片表面附近几个微米范围内浅杂质浓度下降,在 H_3PO_4中掺氢效果较 H_2SO_4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用步冷曲线法和DSC法测定了CH_3COONa·3H_2O-Na_2SO_4·10H_2O截面,得到了体系的多温图。结果表明,此截面的两条三次结晶水平线的温度值分别为: 液+Na_2SO_4(?)Na_2SO_4·10H_2O+CH_3COONa·3H_2O_2:18.2℃; 液+CH_3COONa(?)Na_2SO_4+CH_3COONa·3H_2O: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