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代,亟需一种充满人道主义、批判精神和理想精神的现实主义精神.毕淑敏正是始终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实现着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20年代和30、40年代三位不同剧作家创作的《名优之死》、《秋海棠》和《风雪夜归人》中的传统艺人形象有许多共同之处:题材故事具有传奇性和悲剧性;剧作家注重对"人"的关注,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剧中传统人物传达出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之一员 ,其创作既根植于日本文学传统美的世界里 ,又借用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 ,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新路。纵观其小说创作 ,具有阴柔之美 ,刷新文学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情境小说 ,自然的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的文学”是公认的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两大中心理论之一,周作人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周作人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将“人”定义为“从动物中进化而来的”,人性等于“神性 兽性”;他的人道主义就是代表“神性”的博爱型人道主义与出于“兽性”的个人主义的结合,人道主义文学是“人”的文学”。由于对自由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加以对尼采学说的扬弃,周作人坚持自由与宽容;随着他更多的返回传统和对古希腊、日本人对自然与美的热爱之情的向往,周作人倡导生活艺术化,其文学观也随之更突出人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是身兼启蒙者与文学家的周作人在特定时空里融合启蒙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偏爱忧郁之美,宣扬个性主义和自我意识。今天浪漫王朝光辉依然,令人无限神往。拜伦为我们歌唱反抗精神的可贵,雨果向人们宣扬人道主义的理想,而普希金成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用理想化的手法描写情感,用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刻画历史,并使浪漫主义思潮在遥远的东方引起共鸣。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创作就得益于这种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智慧 《科技信息》2010,(17):113-113,380
新时期初小说以人道主义话语对极左政治和极左伦理的批判,使其获得了不同于"五四"时期人道主义话语的独特意义与内涵。但"人道主义"的再次高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时期文学的人性复苏。本文通过文本的细致阅读,选取众多作家作品进行解构分析,试图研究新时期初小说"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山东文学和俄罗斯文学在精神意蕴和思想内涵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对道德理想的崇敬,文化守成主义思想,底层关怀和人道主义等。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中,除了存在世俗人道主义外,还存在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即以上帝的名义对人类进行关爱。而基督教人道主义又包括伦理建构和神性启示两种内涵。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关怀人,以促进道德完善为己任。而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而后者所体现的爱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建构,而是源于人悲剧性处境的先验设定和人有限性的体现的一种神性启示,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具有生存价值论意义的人性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同时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一生作品颇丰,其创作内容最重要的特征是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中以《双城记》最具有代表性.《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本文从小说中人物进行分析,从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阎连科有着很深的"疾病情结"。长期的疾病体验和强烈的济世愿望使他成为了乡村平民的痛感器,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疾病和残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成为结构作品的核心。以疾病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的切入点,阎连科揭示出河洛地区广大乡民在疾病困扰下的伦理传承和变异。这些疾病叙事作品浸润着他对底层弱势群体强烈关注的情感,体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伦理情怀。  相似文献   

12.
还珠楼主是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还珠楼主研究至今已走过了65年的历程,早在194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还珠楼主,但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经过65年努力,学者们从历史地位、思想艺术、地域文化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还珠楼主,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中,满族作家穆儒丐的名字在20世纪20年代的沈阳可谓家喻户晓。他不但写小说,而且从事文学翻译和评论,他的文学创作对东北现代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不过,由于他为日本人办报纸及其特殊的身世历程及改良派的政见倾向,致使文学史上对其评价不一,甚至长期忽视了这一作家。从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现状来看,这一东北现代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谈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爽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6):103-105
狄更斯小说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多部小说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更以《双城记》为代表。本文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并对之加以剖析。指出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革命者形象是蒋光慈小说中重要的人物类型,这类人物形象类型繁多、特征鲜明,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蒋光慈的小说是对创作革命文学的初步探索,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缺陷,可是作为革命文学先锋代表,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从公正的角度去评价。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女性观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说他是女性的同路人,有人说他是女性的敌人。通过对他的主要长篇小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他的两性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平江不肖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数个领域都具有开宗立派的地位,他是遣责小说大师,留学生小说鼻祖和现代武侠小说开山宗师。其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武侠小说。所作《江湖奇侠传》被视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先驱。他奠定了现代武侠小说的基础,所打造的江湖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迥异的新面目,现代武侠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思想,或是从他这开始,或是经他发扬光大。他在现代武侠小说领域的宗师地位始终是不可撼动的。  相似文献   

18.
余华深以取法西方现代文学为荣,至于与其有着整体相似性的鲁迅,他一直讳忌莫深。余华的"鲁迅论"始终重叠在几篇小说的技巧之上,并未涉及两人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广泛师法西方文学的迫切性与直接性所致;二是余华与鲁迅有着相异的创作诉求;三是余华面临着"两个鲁迅"的阅读。隐言与鲁迅的承继关系,既是影响的焦虑,也说明了余华尚未超越技术写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美国犹太裔作家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同情重点是二战中受害最深的犹太民族,本文把这同情归纳为“犹太同情”。因为重视了“犹太命运”的展示和“犹太精神”的挖掘,作家将民族自怜植根于民族自信之上,“犹太同情”便有了深沉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ErnestHemingway,whois“representativeoftheLostGen eration” ,isadmiredbymanypeopleallovertheworld ,notonlybecauseofhisspecialcharacter ,specialexperience,butalsobe causeofhisspecialwritingstyle .TheverynameofHemingwayisalegend .Itisanameassociatedwithwarandcourage ,withloveandviolence ,withbeautyanddeath .Itisalsoanameas sociatedwiththematador ,thesoldier ,thehunter ,thefighterandthelover .ThewholelifeofHemingwayisfulloflegend .Inhischildhood ,helikedhunting ,fishingandphysicalendurance .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