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冲破了经典时空观的束缚,建立了崭新的时空理论。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爱因斯坦独具匠心的创造。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爱因斯坦敏锐的观察力和天才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2.
量子力学的建立已经六十年了,它和相对论一起并列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主要支柱。它是在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中,主要由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家所创建,并在短短的几年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体系。人类从此有了研究微观世界的有力武器,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对原子、分子、固体和其它凝聚态,对原子核等的认识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其它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为人类认识更深层次的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物理学中的这场革命,没有量子力学所取得的成就,正在到来的、席卷全球的新的技术革命就是无法想象的。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是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18世纪至20世纪物理学作为主导科学,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其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末,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相对于低潮时期,以及与物理学相关的边缘科学及其科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忽视了主导科学--物理学的重要性,从而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此不良的后果。本以崇尚科学的精神,重申主导科学--物理学的重要性,并推测了物理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人类对真空的认识过程,以及真空概念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阐明人类对真空认识的演变和发展,推动了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然科学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众对科学家这个群体却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这个群体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聚光灯下,让公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也使科技变得更加流行。  相似文献   

6.
周廉 《科技信息》2000,(5):10-13
上一个世纪,人类的认识向外延伸到了外层宇宙,向内深入到了物质结构的更微观层次,引发了物理学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推动了包括化学、生命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伟大变革,为材料科学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并注入了新的活力。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  相似文献   

7.
当前,光学在极为广阔的领域里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绚丽美妙的光学以其蔚为壮观的景象和引人入胜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人们。它正对科学技术的结构和发展施以深远的影响。它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面貌。众所周知,从本世纪初开始,物理学经历了一场伟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诞生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从而建立了近代物理学。引人注目的是,物理学这两大理论的建立都直接与光学有关。现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有力地推动着光学的发展。或许这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决议,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人类认识到物理学对于探索自然的本质和推动技术的进步,物理教育对于人类和个人发展都非常重要.2005年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现代物理学奠定基础、作出开创性科学发现的100周年,1905年是一个奇迹年(annus mirabilis).这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之初,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人们称为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彻底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这主要表现在时空结构、刚性概念和因果律三个方面.物理学的规律是人类思想的自由创造;反之,物理学又使人类思想发生了革命.  相似文献   

10.
量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除在物理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空前影响外,对化学、生物学等一些自然科学学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其对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及客观事物变化、对之进行哲学思考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典物理学背景下决定性因果思维模式的桎梏.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技术是人类最杰出的科学成就,计算机的诞生是物理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为物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计算机技术与物理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是以物理学的发展变革作为前提的,再看近代物理学的历史,计算机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近代物理对社会进步的影响:1.近代物理改造了人们的思想方法,并对哲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2.近代物理的发展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一系列高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农业和医学产生革命性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告诉我们近代物理学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浅析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习物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于物理学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从事实验物理学研究的能力和所需的科学素质。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课一开始就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一个世纪中,随着物理学本身的发展,不但物理学教学有许多发展和进步,而且物理实验室也几乎在所有的高等学校中都建立起来。物理实验课内容的广度、深度都已有很大的变化。在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物理实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教育改革中的教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笔者开篇指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以培养具有宽厚知识、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浅析,以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使我国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科学作为革命的力量,对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之一,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完善曾经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日心说的提出,力学、热学、电磁理论的建立,不仅对人类的整个思想文化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而且为推动产业革命和电气技术革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问题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水,地球就会象人类已知的其它星球那样,呈现一派荒芜凄凉的景象;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没有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可宝贵的资源。从大禹治水算起,中华民族已有4000余年的水利史。当今地球上出现了世界性的淡水资源危机和水体污染,严重损害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我国的水问题也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 《创新科技》2004,(12):12-13
<正> 自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进步:航天技术实现了人类环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核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获得巨大的新型能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的脑力得到极大扩展;基因技术使得人类寻找到克服各类残害人类健康的病魔的金钥匙。人类生活因为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巨大深刻的进步和变化。然而科学技术也使人类面临从未有过的惶恐和不安:由核技术制造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我们所在地球数次,克隆技术的成果又给人类的伦理道德带来史无前例的难题。对此,人类不禁要问,科技还能无休止、无约束的自由发展吗?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知识在医学应用中的基础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中职医学生《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是基础课教师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使大家认识到学好物理学基础不仅是一名合格医学生必备的知识素质,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中职教师要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授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该文仅在中职医学生如何学好物理学基础知识方面对本学科的认识、目标、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它日益深入到自然界中前所未知的新领域。一系列以前被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和神圣的东西正在消逝之中。正如恩格斯在其不朽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自然科学中,由于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回顾物理学中从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的发展过程,由于当时许多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法,使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1905年爱因斯坦大胆地抛弃了牛顿的形而上学的绝对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物理学中的一埸大革新。但是由于爱因斯坦也不懂得辩证法,而且蔑视辩证法,最后使得他从相对主义滑向主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孙洋萍 《科技资讯》2013,(29):132-132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又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更好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如何研究好,处理好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工程材料与化学的关系王慧萍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一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不仅历史上如此,现代社会也如此。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便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的高温、高强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