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甲软肝颗粒对人血白蛋白( human serum albumin,HSA)所致的Wistar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甲软肝高、中以及低剂量组剂量组,建立HSA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计算肝、脾系数,测定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等相关生化指标,并检查肝脏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三个剂量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 H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血清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ALT 和 AST 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 结论 黄甲软肝颗粒能显著改善 HSA 所致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模型,分析肝组织病理切片及肝纤维血清指标等,并检查肾脏病理改变。方法: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每组10只。根据大鼠体重,采用腹腔隔天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情况与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血清浓度均升高(P0.01),T-S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模型C组与模型D组LN、HA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别(P0.01),模型D组CIV、PCⅢ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模型B组LN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1)。肝脏病理组织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坏死,假小叶形成,肾组织有轻度病变。由此可知,硫代乙酰胺能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并且造成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于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以山莨菪碱0.5、1、2mg(kg·d)腹腔注射,直至造模结束(4周)。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以2、4、8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持续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LN和H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各预防组LN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治疗组(P〈0.05,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肝组织汇管区面积明显减小,炎症程度减轻,纤维组织减少,肝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结论: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寻找肝纤维化敏感可靠的血清学指标,分析血清肝纤四项浓度与肝脏不同程度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对应关系。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病理活检病例结果及血清肝纤四项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将肝纤四项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HA、PCⅢ、Ⅳ-C、LN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5(P0、01)、0.387(P0.05)、0.488(P0.05)、0.412(P0.05)。四个指标水平均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且HA的S3、S4期水平与S1期、S4期水平与S1、S2、S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CⅢ的S3、S4期水平与S1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S0~S2为轻度纤维化,S3~S4为明显纤维化,通过ROC曲线分析HA、PCⅢ、Ⅳ-C、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736、0.779、0.642。敏感度:LNⅣ-CPCⅢHA;特异性:HAPCⅢLNⅣ-C。肝纤四项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对肝组织明显纤维化时(S3、S4),临床诊断价值较大,其中LN最敏感,HA特意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保肝Ⅰ号(BGYH)对四氯化碳(CCl4)和高脂饮食联合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40% CCl4-大豆油灌胃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建模结束后模型组重新分组后用BGYH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治疗17 d,进行肝脏病理和血清学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BGYH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肪变性和组织增生,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增加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HA),肝脏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的. BGYH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转氨酶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瘦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与Ⅲ型前胶原(PCEE)、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肝脏纤维组织增长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吸附实验(RIA)测定10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HA,LN,PCⅢ含量做定量分析.结果各型乙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瘦素与血清HA,LN,PCⅢ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HA,LN,PCⅢ含量呈正相关.瘦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 ,为肝纤维化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N 丁基 2 氰基丙烯酸盐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建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手术后第 2 8d和 5 6d不同时间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ALT、AST、HA、LN均明显升高 ;病理组织学可见弥漫增生的胆小管 ,大量的胶原沉积在胆小管周围 ,肝细胞与增生的胆小管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周期短 ,自发逆转率低 ,肝纤维化形成稳定 ,是研究肝纤维化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博莱霉素 (BLM )致肺纤维化大鼠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透明质酸 (HA)和层粘连蛋白 (LN)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 ,并与正常大鼠对照。结果表明 :(1)血清和BALF中的HA含量制模第 7天时高于(P <0 0 5)及明显高于 (P <0 0 1)正常对照组 ,第 2 8天时 ,开始回落 ;(2 )血清中LN含量在第 7天及第 2 8天时均明显高于 (P <0 0 1)对照组 ;而BALF中LN含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3 )对比肺脏病理变化 ,HA和LN增加先于肺内胶原合成。因此认为HA和LN为反映肺间质纤维化较为敏感的早期指标 ,尤其HA在血清和BALF中早期均增高 ,而肺纤维化期逐渐回落 ,可作为肺纤维化早期肺泡炎阶段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额力根-7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复方额力根-7 270mg·kg~(-1)·d~(-1)、540mg·kg~(-1)·d~(-1)、910m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和TBA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_1.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检测呈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额力根-7各治疗组中ALT、AST、ALP升高受到抑制(P0.05);HA、PⅢP、LN、Ⅳ-C水平降低(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同时血清TGF-β_1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抑制TGF-β_1表达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替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18例来我院就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剂量0.5mg/次,1次/d,基本疗程1年。观察HBV-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HA、LN、POⅢ、Ⅳ—C),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肝纤四项指标改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阻止肝纤维化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田基黄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从造模首日起,灌胃给药,每天给予田基黄总黄酮(9、18、36 mg/kg)1次,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TNF-α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及MMP-1、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田基黄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BIL、DBIL、ALT、AST、PCⅢ、HA、LN的水平、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和TIMP-1蛋白的表达,说明田基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此外,田基黄总黄酮也能提高肝组织SOD、GSH-Px的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田基黄总黄酮可抑制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抗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小鼠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ICR雄性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迷迭香酸对照组,CCl4模型组和迷迭香酸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在造模的后两周给予迷迭香酸治疗,最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ALT和AST,Real-Time PCR测定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2,MCP-1)及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水平.结果:与CCl4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约下降了2倍,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2的mRNA水平下降了约2倍,MCP-1的mRNA水平减少约5倍,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值同样下降约2倍水平.结论:迷迭香酸具有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苷对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5组,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和肝组织Hyp,并用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降低,呈现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变化;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P〈0.05或P〈0.01),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红景天苷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1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改善其肝纤维化情况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药(扶正化淤胶囊)保肝降酶治疗,干扰素治疗组加用干扰素a1β(赛若金)40腭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E)、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治疗组肝功能显著好转。治疗组AⅡ为(58.8±26.4)U/L,高于对照组(129.6±36.9)U/L(P〈0.01);治疗组BⅡ为(31.0±17.9)μmoL/L,低于对照组(49.3±19.6)μmol/L(P〈0.01);治疗组ALB(40.5±6.6)g/L,高于对照组(32.1±6.1)g/L(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也有显著改善,如血清ChE治疗组(3919±101)U/L、对照组(2289±191)U/L(P〈0.01);TGF-β1治疗组(101±31)μg/L、对照组(144±19)μg/L(P〈0.01);HA治疗组(91.6±36.2)μg/L、对照组(149.1±30.9)μg/L(P〈0.01)。治疗组患者腹胀及肝区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脾肿大有较大程度的缓解。结论应用干扰素a1β治疗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在生化指标方面的恢复并缓解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以及野鸦椿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余灌胃给予CCl4每周2次,共8周造成慢性肝纤维化模型,第4周开始秋水仙碱组给秋水仙碱0.1 mg/kg,野鸦椿高、低剂量组分别给野鸦椿水提物1 mL/kg和0.2 mL/kg,连续5周,模型组及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检测HA、LN及PⅢP 含量.结果发现,野鸦椿高、低剂量组HA、LN、PⅢ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HA、LN浓度与秋水仙碱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ⅢP则高于秋水仙碱组,而低于低剂量组.结果表明:野鸦椿水提物具有抗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药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用肝脏局部注射乙醇的方法复制急性局限性肝损伤模型,复合因素(CCl4、乙醇、高脂、低蛋白)刺激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定量组织学、肝功能检查、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损伤或纤维区骨髓干细胞观察等综合评价中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及两者合用的疗效。结果: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减小肝损伤区域,改善肝功能,使纤维肝组织表达μPA增强,降低血清ALT,AST,PCⅢ,HA和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改善肝组织肝纤维化评分,骨髓干细胞能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存活、增殖,并向肝细胞分化,表达肝脏特异的角蛋白CK18。结论:归元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损伤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用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锁阳提取物低、中、高给药组的方法。用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溶液进行造模,除了正常组,其它5组均腹腔注射10 m L/kg 6%CCl_4,每周2次,连续8周,第5周对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胶囊0.2 g/kg)和锁阳给药组(0.15、0.3、0.6 g/kg)每天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测定小鼠血清AST、ALT、LDH、和LN的含量,以及肝组织的SOD、GSH、MDA和Hyp的含量,称重并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锁阳给药组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的AST、ALT、LDH和LN的含量,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的Hyp和MDA的含量,升高SOD和GSH的含量,并降低小鼠的脏器指数。由此可知,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HA、LN、PⅢNP、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35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46例健康人血清HA、LN、PCⅢ、Ⅳ-C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替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r7年6月18例来我院就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剂量0.5 mg/次,1次/d,基本疗程1年.观察HBV-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肝纤四项指标改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阻止肝纤维化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