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取消式唯物主义是心灵哲学中解决心理本质,地位和未来命运问题的一种最新尝试,是一种“激进的本体论变革”,是唯物主义大家族中的一种极端的形式,本文从分析它的内在逻辑根源即传统唯物主义的二难问题出发,探讨了它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证,阐述了笔者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心灵与机器的关系问题是心智哲学与认识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遵循语言与逻辑分析的分析传统,我们着重从两方面讨论心身问题:一是围绕Godel不完全性定理,二是认知逻辑尤其是有关认识论算术(EpistemologicalArithmetic)与机器是否有私有性的论题.对于前者,针对流行的观点即Godel不完全性定理心身问题上支持二元论,H.Putnam构造了一个反论证,从而维护计算主义纲领:心灵与图灵机等价.对此,本文讨论了Pumam的分析思路,进而认为其中有不可靠之处.对于后者,本文详细考察了私有性表达的认知形式,同时结合EA中的最新相关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图灵机的私有性的存在,在逻辑上站不出脚,因此,我们认为,就认识能力和私有性而言,心灵不能与机器等价,也就是计算主义纲领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瑞杰等人根据机器意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为,在用"计算"解释心灵、意识、思维现象时仍然存在着"计算的解释鸿沟"。本文通过对"计算"概念内涵及其内在结构与逻辑的分析,认为"计算的解释鸿沟"源自我们对人工计算系统与自然计算系统"内部结构与逻辑关联"的"错位理解",忽视了自然计算系统中句法在物理基础与表征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如果我们在用表征解释心灵、意识、思维现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心灵句法的揭示,"计算的解释鸿沟"就可能得到自然消解。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否定概念是理性批判的一个重要对象的话,那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对概念的内部预设探讨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提出心灵预设的概念框架和范畴模型,并通过对它们的还原。确保概念的理解和命题推论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论胡塞尔对意义的图像论的批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意义的图像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这也是对逻辑的心理主义批判的继续,他的批驳与他本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的数学背景有关。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数学和逻辑的客观性作辩护,另一方面是为建立一种纯形式的理想的逻辑体系奠定概念上的和方法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心灵状态指在各种时态上进行的心灵性的状态、事件或过程,包括感知、信念、欲望等。而意识指现象性意识,包含着现象性对象朝主体的显现。对"是否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这个问题,实际上出现的回答几乎占据了可能回答的逻辑空间,由此产生了论题的现实占位与逻辑占位的奇异统一。各种回答及其模态扩充,可以进行系统列举和精确化,而各种支持性论证与理论后承也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站在现代逻辑的角度对真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truth)概念主要是指其值为真的命题或语句,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真理”。(2)从逻辑的观点出发,可以将真理分成语形真理、语义真理与语用真理,就其“真”的程度看,每一前者都高于后者。(3)真理的表述语言可有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它们各有自己的特征,一般地说,自然语言更适于用来表达语用与语义真理,而人工语言更适于用来表达语形真理。  相似文献   

8.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逻辑是传统逻辑发展的最新阶段,是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对微积分中辩证法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话形式,以微分三角形的弧弧同一或曲直等同,曲边梯形与“诸矩形元素之总和”及回转体体积与“诸元圆柱之总和”如何达到极限同一,δ-ε语言如何把握潜无穷的逻辑确定性,数学中包括微分与积分在内的各种对立运算如何辩证地相转化,以及关于微分方程的否定之否定等丰富案例,并且借助于数学与逻辑之间的巧妙类比,试图多视角多层次地阐明微积分的辩证法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工程进行伦理规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以知行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人本身的和谐,这是人的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现实圭臬;其次,以和而不同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载体;第三,以天(地)人合一为伦理尺度能够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论和进化论是差异很大的心理学元理论,它们对许多心理学问题都有不同看法,由此形成心理学中二者的纷争。其纷争主要表现在心理发展路向、心理规律与决定因素、发展路径、对心理文化差异的解释、立场与理念和判定心理或行为的标准等几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实际上呈互补关系,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这样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更为合理的解释,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试论"自由时间"的双重内涵及两种价值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辨析鲍德里亚休闲及自由时间理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马克思所论“自由时间”实际上包括“从事较高级自由活动的时间”与“闲暇时间”两种,前者是“生产性的自由时间”,后者是“消费性的自由时间”。消费主义价值趋向片面强调“消费性自由时间(闲暇时间)”,而马克思“生产主义”价值观则还强调“生产性自由时间”及“自由生产”的重大人文价值。辨清“自由时间”的双重内涵。有利于新兴的休闲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是一个具有心理依赖性的范畴,其在本体论上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客观的判断。功能归属是认识论意义上技术功能的一种普遍形式。功能归属分为描述的功能归属和执行的功能归属,前者简称为功能归属,后者又称为功能指派。技术人工物功能的心理依赖性只能依据于执行的功能归属,而不能依据于描述的功能归属。  相似文献   

15.
"本体论承诺"使得心灵哲学家重新关注身心关系问题,他们因此开始涉及到身体,然而,这里的身体并不是本己的身体,而是被纳入物质世界中的"物体"。20世纪后半叶对身体的解读,力图消除其间的自然化残余,并融合了不同视阈的价值判断。自我的反思性也拓展至身体,后者被话语实践社会性地建构着,其活动方式通过各种制度和仪式的规定而被社会化和文化象征化。  相似文献   

16.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是科学复原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实现仪器功能的需要,也是展现汉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涉及到结构造型和艺术造型两方面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史料和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筒状、钟状和卵状三类现有的造型。基于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完成的新复原模型,分析了结构基形、悬挂点位置、调整结构和仪器稳定性等结构问题,对新模型的造型设计和研究思路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7.
军事概念体系的建立是军事术语体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军事概念是军事认识客体在军事认识主体心理上的反映,军事概念体系反映相应的军事知识体系;概念用定义描述,被赋予约定的指称;概念的特征是构成概念的任何特点、属性或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层级关系和非层级关系,正是基于这些关系,才有可能把军事领域的各专业知识概念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军事概念体系。军事概念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一系列交互作用的操作,它们反映出该体系建立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闲暇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闲暇是“学习”的特殊形态,它既不是“学习”的对立面,也不是简单的身心恢复,而是“诗意的学习”,是人的精神家园,闲暇教育就是发放通往人类“自由王国”的入场券。本文通过对闲暇教育价值观、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的探讨,为人的发展教育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9.
Constructivism is the idea thatwe construct our own world rather than it beingdetermined by an outside reality. Its mostconsistent form, Radical Constructivism (RC),claims that we cannot transcend ourexperiences. Thus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saythat our constructions gradually approach thestructure of an external reality. The mind isnecessarily an epistemological solipsist, incontrast to being an ontological solipsist whomaintains that this is all there is, namely asingle mind within which the only world exists.RC recognizes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claimthat the world does not exist. Yet, RC has thepotential to go much further. I claim that RCprovides the foundation of a new world-view inwhich we can overcome hard scientific problems.Thus, the paper is urging us to carry RCfurther, not just on philosophical grounds, butalso into the domain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20.
自然的研究与人的终极幸福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伊壁鸠鲁的幸福是快乐,快乐的抽象规定性是身体无痛苦和心灵无烦扰。快乐的丧失主要来自心灵的烦扰:错误的观念导致对神、自然和死亡的恐惧以及命运的必然性无法摆脱。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从外在和内在两个维度为人生营造快乐:从外在维度上,原子论自然哲学打破了一切神话和迷信,消除了给心灵带来烦扰的外部干扰;从内在维度上,原子的偏斜为意志自由开辟了道路。人可以获得一种内心自由宁静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