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典神韵”是华夏民族文化之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美学。通过对“中国古典神韵”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诠释,使我们能更好的把握“中国古典神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达到设计作品既有华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对探求中国本土服饰文化之精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服饰文化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服饰文化,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冠冕堂皇”的威仪美、“孔孟之道”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3.
“内外一理”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原则,文章从民族性、历史性、阶级性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即内隐的民族精神“神韵”同外在服饰形制上的一理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现代服装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薛宝钗的典型服饰分析,从现代审美角度出发,揭示中国服饰文化艺术注重“师法自然”、“中庸节俭”、“天人合一”思想和精神本质。倡导人们取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时尚审美的精华,摒弃糟粕,从而提高自身的形象、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管理文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企业管理文化概念以及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形成及其差异,通过中西方管理文化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按照西方管理来运作”的认识的不合理性,得出“中国管理文化并不会被西方管理文化所取代”的结论,并借助海尔企业文化案例,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玲珑》杂志所刊载的有关服饰与化妆的内容,概括阐述了在中西服饰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长之关于中国文艺复兴的文化构想在现代文化出路的讨论中独树一帜。他通过重释“五四”,立足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在对“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三种典型文化观的反思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建构的方向。他关于现代文化建构的思想是现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人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缩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蕴藏了大量有关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形制及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审美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服饰的分析.探索传统服饰文化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探讨我国古代体育服饰的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服饰的影响.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代体育服饰文化的基本特性,揭示了中国古代体育服饰文化兼具实用和审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的思潮中,只有文化问题才是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梁漱溟的文化观独树一帜,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他提出三路向说,并以“意欲”作为三路向说的核心观点,而同时胡适提出文化惰性论直接批判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本文意在探讨二者在文化观上的差异,从而对中西文明冲突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都市玉男”服饰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结合心理学和医学理论,试图揭露该文化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盛唐服饰文化与文化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史上两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典型代表,两种文化分属地球东西,但在服饰的图案、色彩及造型方面体现的思想文化却有彼此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鲜明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视角来考察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通过仰视优秀传统文化,正视现实问题,远视文化发展,从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资本化是缺乏经济资本的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参与竞争、寻求发展出路的一种方式。百色近年来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了“田阳布洛陀”、“那坡黑衣壮”、“靖西绣球”等一批资本化运作相对较好的文化经济品牌,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本增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创新了民族文化资本化模式,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好互动,使民族文化得到动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五四”在社会政治观念上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音乐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礼乐之邦”美称的泱泱大国,当时面对西方音乐洪流的冲击。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产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生死存亡的深刻忧患,迫使他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民族音乐的出路何在。因此,他们从整体上提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关杰 《科技资讯》2009,(25):224-22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中国画专业,在教学理念上更是千差万别,普遍沿用的传统艺术教育理念在当下存在很多危机。毕竟时代在变,“笔墨”当随时代,传统教育理念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服饰文化的比较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研究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二是从服饰美学和服装设计的层面,研究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来源。从比较中反思中韩服装业的过去和现状,促使两国服装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古代的纺织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古汉字中的帅部、糸部、巾部汉字及相关字群字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进程及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汉服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是华夏民族的符号和文化象征,并能充分代表汉民族特征的服饰本文阐述了汉服的发展和失落以及汉服形制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所承载的文化底蕴,阐明了汉服在中国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