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局性的问题,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文章浅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局性的问题,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文章浅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徐静 《奇闻怪事》2007,(5):12-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之发展,同时,高等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从如何理解公平、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出发,提出教育公平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及原因加以论述,进一步提出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育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的关系。阐明西方关于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诸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含义。教育平等的理论基础不同,平等的含义也不同,教育平等理论的受益者也不同。教育不是“社会均衡器”,即使“教育民主化”大旗高扬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现实当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俯拾即是,教育平等思想倡导者的乐观宣言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平等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过程平等。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公平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阶层差别及性别歧视等,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有助于我国教育的更好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公平目标的追求具有起始性乃是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历史是人类不断探求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历史,是教育机会均等与不均等交互冲突的历史。本文拟对当前教育改革中如何建构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教育平等关系的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程度与政治认同情感成正比例.“机会均等”的科举“穷人教育”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得以绵延数千年的制度因素.以史为鉴,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蕴藏的“公平公正”、“知识本位”教育理念,理性审视当今中国教育产业化、重点大学招生地方化等教育制度,切实贯彻温家宝总理的“穷人教育学”,有利于促进当今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论儿童教育权益的确认和保障问题许小平马和民在现代社会,教育平等的思想已由实现教育权利的平等转化为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也经历了起点的、过程中的和结果的均等三个阶段。所有这些进步都是围绕着确认和保障“儿童的教育权益”而展开的。本文将就...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被认为是和谐社会理论在教育上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公正、机会均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平之本。最近几年,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都用相当的财力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取得可喜成效。但是,在目前,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校际、班际差距进一步拉大;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之间,差距明显。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事业是民生之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曲教育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作为公平正义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伦理价值判断。文章从大力加强教育政策的建设、坚决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教育垄断建立科学的教育决策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教育公平所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对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会平等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统筹区域发展都需要推进机会平等。只有坚持机会平等,才能充分保证区域发展的公平性。以地方财政政策为例,就政府在推进机会平等方面应采取的举措进行论析,应增强机会平等的理念,创新机会平等的制度,促进机会平等各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顿·胡森提出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和结果均等论)为分析高考移民现象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考移民现象普遍存在有其客观需求。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大背景下,对于高考移民现象予以合理的引导,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全纳教育理念下对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纳教育是国际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也是当代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全纳教育理念是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前提下,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全纳教育反对歧视和排斥,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运用全纳教育理念审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发现还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我们应在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着手消除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公平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起步晚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日益关注,并成为近两年的人大会议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对国内外教育公平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研究、教育公平度指标体系研究、弱势群体补偿教育研究等进行比较,以期给我国的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教育平等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简要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败得失。主张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力求避免双轨制的教训。要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坚持教育平等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兼顾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公平正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平正义,其特征包括公民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机会平等、权利和利益平等、规则平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让每一个公民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公平正义.基于如何保障公平正义的视角,指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体育事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效率(金牌)与公平(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健全弱势群体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完善民主权力保障制度,健全专门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夯实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3):118-123
公平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人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日益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注重教育公平内涵解析、侧重相关互动关系研究、重视影响公平因素分析、突出促进公平策略探讨,但在研究取向上,受教育者关注多,利益群体关注少;在研究内容上,外在表象描述多,内在机理探讨少;在研究层面上,宏观研究关注多,微观研究涉及少;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理论研究多,定量实证研究少;在研究视角上,单一视角研究多,多种学科关照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重视内在机理探讨,关注微观层面研究,整合质性量化研究,强化多维视角剖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及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教育公平遵循的的原则。指出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学校微观层面的不公平。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在树立公平价值取向、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依法治教、办学主体多元化、健全教育救助制度、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和加强师德建设等八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