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为黄芪多糖试验组,每组10只,置于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在第5日龄时对Ⅱ-Ⅳ组每只鸡分别颈部皮下注射0.1mg、0.3mg和0.5mg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d,并于第7和21日龄时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给各组鸡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用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Ⅰ组)差异显著,其中以黄芪多糖0.5 mg/只时为最佳使用剂量。由此可见,黄芪多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明显增强对鸡新城疫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雏鸡血清SDS-PAGE电泳分析可证明:正常雏鸡血清有22条带,其中前白蛋白二条,白蛋白一条,α球蛋白二条,β球蛋白区四条,γ球蛋白十一条.不同令期雏鸡血清成分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γ球蛋白区,其成分与含量,从2日令至21日令有一个递增完善过程,21日令以后基本稳定正常.γ球蛋白组分及含量可能与雏鸡抗病能力,尤其是抗雏鸡白痢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及方法鸡的寄生虫病对养禽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尤其是集中饲养的雏鸡群很易受害,常造成大量死亡,或延缓其生长。例如我校养鸡场今年所饲养的200多只雏鸡,有105只死于寄生虫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未死亡者生长也很缓慢,从7月15日孵出到10月20日治疗时为止,这些年令三个多月的鸡,体重一般仅有六七两,这样的体重,只及正常发育鸡雏的三分之一。又如小雁塔人民公社综合商店养鸡场所饲养的1500多只雏鸡,由于寄生虫病致死者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中药制剂在热应激条件下对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分析其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择120只1周龄的海兰褐商品代蛋用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0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饲喂添加了中药制剂的基础日粮,其中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010,0.015。于4周龄时采用MTT法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器官指数。结果表明,2,3,4组鸡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1),各实验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3,4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的,其中,第3组鸡的脾脏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热消”对雏鸡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能增强雏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融合蛋白I30肽抗肿瘤的效果,为I30肽后续开发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使用NIH小鼠,取4只小鼠腹腔注射H22瘤株,1周时处死所有小鼠,取腹水。另取40只小鼠,每只腋下注射腹水0.2 mL,细胞浓度为1×106个/mL。接种后4 h开始给药。将腋下注射小鼠随机分为4组:IFN组,皮下注射干扰素9×105IU/只;I30高剂量组,皮下注射I30 80 μg/只;I30低剂量组,皮下注射I30 30 μg/只;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6 d。停药后2 h,处死所有动物,再解剖皮下瘤块称重。结果 I30给药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30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的蕨菜黄酮对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等的影响。试验选用日龄相同、健康肉雏鸡8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Ⅰ、Ⅱ、Ⅲ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d、100mg/kg.d、150mg/kg.d的蕨菜黄酮,对照组Ⅳ只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蕨菜黄酮可提高肉鸡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7.
严星  谢南屏  马敬  钟翠萍 《甘肃科技》2007,23(4):188-19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麻醉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的影响,探讨进行ABR测试最佳的戊巴比妥钠剂量。方法:16只(32耳)豚鼠按3%戊巴比妥钠(40mg/Kg)、3%戊巴比妥钠(30mg/Kg)、1%戊巴比妥钠(40mg/Kg)、1%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剂量随机分为4组;采取腹腔注射麻醉,于每次麻醉后进行ABR测试;观察有关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呼吸频率、死亡例数及ABR反应阈、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各组麻醉诱导时间及维持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戊巴比妥钠(40mg/Kg)组诱导时间最短、维持时间最长,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麻醉诱导时间稍长,而维持时间最短,但均超过2.5h。各组除Ⅱ波潜伏期、Ⅰ-Ⅱ、Ⅱ-Ⅲ波间期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反应阈均无显著性差异。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在重复麻醉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无一例死亡,其余各组均有1-2只豚鼠死亡。结论对豚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30mg/Kg)即可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重复麻醉后不影响ABR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腹腔注射IRPS对中华鳖肾脏抗氧化性的影响.实验共分4组,每天注射1.5 mg/只、3 mg/只、6mg/只组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注射3 d.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IRPS对中华鳖肾脏SOD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GSH-PX酶活性.1.5 mg/只组的IRPS对中华鳖肾脏CAT酶活性影响不显著,3 mg/只、6 mg/只注射组却能显著提高CAT酶活性;1.5 mg/只、3 mg/只注射组IRPS对中华鳖肾脏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但6 mg/只剂量组却能显著降低中华鳖肾脏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陆永久  廖玉英  韦炳忠  黄丽霞 《广西科学》2011,18(3):314-316,320
选用1日龄银香肉仔鸡1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00只,设2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和0.1%的益生素,研究益生素对0~7周龄银香雏鸡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共饲养7周,每周统计耗料量、腹泻率、抽样测体重,并对49日龄雏鸡取样测定肠道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周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40%00,3...  相似文献   

10.
评价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5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和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1.75、5.25、8.75、17.5,mL/kg剂量组,每组50只连续给药3,d。停药7,d后,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病理学组织观察,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得出结论为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按临床推荐剂量1.75,mL/kg给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将40日龄健康艾维因肉仔鸡25只随机分成5组,按a=4 mg/kg,r=1.5,分别腹腔注射4.0,6.0,9.0,13.5,20.25mg/kg的盐酸普萘洛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5个试验组肉仔鸡死亡率分别为0,0.2,0.4,0.8和1.0.经过数据处理,LD50为9.396,标准误为0.058 9,95%可信限为9.334~9.450 mg/kg.  相似文献   

12.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成分(FC-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慢成分(SC-BAEP)和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异常变化.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7只)和两个实验组(T1和T2组,各17只).T1组和T2组大鼠于7和10日龄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建模,累积剂量分别为90和120 mg/kg,C组大鼠于7日龄和10日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对照组和实验组10日龄大鼠腹腔注射6 h后随机抽出7只断头取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其余大鼠分别于12、14、17和20日龄检测FC-BAEP、SC-BAEP和MLR.结果:T1和T2组10日龄大鼠腹腔注射6h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T1组和T2组大鼠FC-BAEP和SC-BAEP延迟出现;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FC-BAEP除Ⅱ-Ⅳ IPL外,各波PL和IPL均显著延长,且T2组17日龄大鼠FC-BAEP各波PL均较T1组显著延长;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SC-BAEP的PL显著延长,且T2组17日龄大鼠SC-BAEP的PL较T1组显著延长;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MLR各波PL和IPL显著延长,除Pa-Pb IPL外,T2组大鼠MLR各波PL和IPL较T1组显著延长.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FC-BAEP、SC-BAEP和MLR基本呈同步一致的异常变化,SC-BAEP和MLR也是早期监测胆红素诱发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客观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对中华鳖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实验共分4组:每天注射1.5?mg/只组、3?mg/只组、6?mg/只组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注射3?d。结果表明:3个板蓝根多糖处理组均能提高SOD、CAT、 GSH 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存在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均能显著提高CAT的活性,而且随注射剂量的增多,活性增强。3?mg/只、6?mg/只剂量组能显著增加GSH 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但3?mg/只?剂量组影响最大。而1.5、3?mg/只剂量组对SOD的影响不显著,6?mg/只剂量组影响最大而且差异极显著。提示板蓝根多糖能增强中华鳖肝脏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4.
将 70只 10日龄公雏随机分成 7组 ,每组 10只。Ⅰ组为不感染不给药组 ,Ⅱ组为感染不给药组 ,Ⅲ组为中药 (5 g/kg饲料 )组 ,Ⅳ组为地克珠利 (1mg/kg饲料 )组 ,Ⅴ组为马杜拉霉素 (5mg/kg饲料 )组 ,Ⅵ组为阶段性运用地克珠利和中药组 ,Ⅶ组为阶段性运用马杜拉霉素和中药组。除Ⅰ组的鸡只外 ,其余全部试验鸡每只经嗉囊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 1 5× 10 5个。试验结果表明 :抗球虫指数 (ACI)由高到低依次为Ⅰ→Ⅵ→Ⅶ→Ⅳ→Ⅴ→Ⅲ→Ⅱ ,增重由大到小依次为Ⅰ→Ⅵ→Ⅶ→Ⅳ→Ⅲ→Ⅴ→Ⅱ ,表明阶段应用西药和中药预防球虫病不仅效果好 ,且能促进雏鸡生长 ,其中以阶段性运用地克珠利和中药组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白介素18(IL-18)髓核内注射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大白兔72只,体重2.5~3 kg。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阴性对照组16只,空白对照组8只。实验组(IL-18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选择L4~L5椎间盘,分别注射浓度为10 ng/μL2、0 ng/μL、40 ng/μL的IL-18各1μL。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椎间盘内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第3、6周取相应椎间盘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的表达及蛋白多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①HE染色显示,随着IL-18浓度加大,髓核中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越严重,空泡状结构减少,细胞核的形态由椭圆形变为多种形态。②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明显(15.72%~43.78%,P0.001)。6周时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程度与IL-18注射剂量呈正相关(P0.05))。③实验组均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且阳性率与IL-18注射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P0.05)。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很少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而6周时阴性对照组MMP-3的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IL-18能够导致椎间盘内蛋白多聚糖含量降低,促进腰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可能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并且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选择理想的符合临床实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大鼠模型,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 将75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N),模型10组(M10),模型20组(M20),模型40组(M40)和模型100组(M100),每组各15只。各模型组分别于动情期后一日的下午5:00给予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单位、20单位、40单位和100单位,并于48 h后,再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单位、20单位、40单位和100单位,注射完后立即合笼,以次日行阴道涂片见大量精子记为怀孕1 d。在第8天,行剖宫探查,记录大鼠的妊娠情况和着床的胚泡数。另取25只大鼠,按上述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干预组,每组5只,各组大鼠在妊娠第5天取材,处理后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和LIF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交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组相比,M10组大鼠怀孕率无明显降低(P>0.05),M20、M40和M100组大鼠怀孕率明显降低(P<0.01);和N组相比,M10组大鼠胚泡着床位数无明显增加(P>0.05),M20、M40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测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变化, 探讨代谢组学在高尿酸血症研究中的应用。将20 只清洁级健康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组(10 只)和空白对照组(10 只), 每日采用酵母膏(YEP)21 g·kg-1·d-1给予喂养, 氧氢酸钾(OA)以200 mg-1·kg-1·d-1腹腔注射1 次, 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第28 日收集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 进行1H-NMR 谱测定和主成分分析。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糖蛋白、丙酮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显著增加, 而甲酸浓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丙酮显著降低。由此得出, 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发生明显变化, 血浆代谢组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尿酸血症大鼠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用雄性ICR小鼠18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每个给药途径分为6组,对照组、Con A 10,20,30,40和50 mg/kg剂量组,Con A各剂量组注射相应剂量的Con A,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8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Con A各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无明显变化;尾静脉注射Con A 40 mg/kg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组织学病理显示:肝损伤明显,Con A 10,20,30 mg/kg剂量组ALT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50 mg/kg剂量组死亡率较高.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Con A可成功诱导ICR小鼠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实施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不同用药时机的疗效。选择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46例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22例即刻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Ⅰ组):晨起顿服泼尼松(1mg/kg),同时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40mg),1次/d,均连用5d;另24例1周后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Ⅱ组):晨起顿服泼尼松(1mg/kg,连用5d),1周后再给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40mg),1次/d,连用5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进行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以及有效率。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明显降低,Ⅰ组的听阈改善值(29.3±12.7)dBHL、总有效率68.2%(15/22),与Ⅱ组[分别为(28.4±10.3)dBHL、70.8%(17/24)]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375、X2=0.159,P0.05)。口服同时鼓室内注射激素与口服激素1周后再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针对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是相似的,故应先口服激素治疗,1周后如疗效不佳再给以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优劣。方法用不同剂量BCG和LPS腹腔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与BCG 0.5 mg/只和LPS 7.5μg/只联合尾静脉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比较;以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检查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结果BCG+LPS小鼠腹腔注射所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ALT和AST随注射剂量增加均逐步增高;第6组(BCG 0.5 mg/只+LPS7.5μg/只)和第13组(BCG1 mg/只+LPS15μg/只)相对较高。与空白组比较,ALT升高约3倍,AST升高1~3倍;肝组织病理损伤则随着BCG和LPS剂量增加逐渐升高。第5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Ⅰ级或Ⅰ级以上肝细胞损害;第13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Ⅱ级或Ⅱ级以上肝细胞损害。但与尾静脉注射造模相比,小鼠腹腔注射造模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ALT和AST表达不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轻。结论"BCG+LPS"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优于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