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以方差分析法为基础.对具有历史调查洪水及有缺项的不连序序列,假定除了特大值之外,序列的均值和方差均保持与实测一般项的对应值相等,推导出不连序序列周期分析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波谱分析为基础提出用于具有历史调查洪水资料序列的波谱分析新方法.计算结果表 明,本文的基本假定是合理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的秦淮河流域洪水信息,提出了鉴别该流城历史洪水的原则,对历史洪水序列进行了F—检验和T一检验,经谐波分析拟合了历史洪水变化的周期,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最大洪峰流量与洪峰前降雨的关系,并对该流域洪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洪水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淮河流域代表性测站蚌埠站的多年逐日流量资料建立了洪水时间序列,在计算洪水序列的分维,定量证明洪水系统分形性和混沌性的基础上,对该序列作R/S分析,计算了序列的Hurst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淮河流域洪水序列是分式布朗运动,具有明显的Hurst效应,H值的时间变化反映了洪水系统的演化特征。通过计算反映洪水相空间特征的参数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分析了洪水变化的可预报时间。淮河流域洪水具有短期可预报性,其可预报时间尺度为4~7年,平均可预报时间为5年。  相似文献   

5.
利用月亮轨道周期和地球轨道周期的准公倍数(即天文气候周期系),借助68至95年前期洪水历史资料,推算后期10年以上逐年洪水变化.求出外推值距平和实测洪水值距平的相关系数.8条有较长序列记录的著名河流中,7条的洪水和天文气候周期系有关,其中6条相关显著度超过92%,内中又有5条相关系数大于0.5.这表明月亮轨道周期运动,对一些地区的气候和水文变化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对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做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同时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频次为2.94a/次.其中轻度水灾、中度水灾、大水灾、特大水灾发生频次分别为34.5a/次、6.73a/次、9.52a/次、39.43a/次.该区主要为河决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51.55%,河溢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24.74%.水灾发生的频繁性和严重性与黄河逼近有极大的关系.明代早期和中期洪水灾害发生频繁,明代晚期洪水灾害明显减少.1390、1450、1460、1490、1520、1540、1550年代为水灾极端频发年代,1380、1410、1480、1500、1580年代为水灾极端严重年代。在开封地区5个县市中,开封市发生的洪水灾害最多,特大水灾、大水灾和中度水灾都主要发生在开封市.明代开封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周期性,其2~8a的周期说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91.7a、46.1a、17.2a年周期形成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可公度信息预报方法用于洪水灾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可公度信息预报方法对54种模拟洪水序列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序列具有周期时,可公度性可以识别出序列的周期,试验序列的信息量越大,周期越严格,识别率越高。该法可以在灾害性洪水长期预报中试用,并给出发布预报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吴彦昭 《甘肃科技》2016,(13):51-53
在水文工作中,洪水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近期发生的大洪水进行调查和估算,目的是弥补实测水文资料的不足,将可以为地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提供详实数据。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洪水发生时间、洪水痕迹、洪水成因、洪水来源、当时河道和断面情况,施测洪痕高程、洪水水面比降、河段纵断面及河道简易地形等。西和县漾水河无洪水实测资料,对该河道进行历史洪水调查,为该河道防洪和水利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咸阳市近代渭河洪水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咸阳渭河河漫滩沉积野外调查和40个样品的颗粒分析资料,研究了咸阳渭河距今约100年以来洪水深度、洪水变化阶段和气候变化.资料表明,咸阳渭河约100年来河漫滩厚度为2.1m左右,主要由粗粉砂和极细砂构成,包括15个明显的沉积层,粗细分层变化明显.这15个沉积层清楚地反映了15个明显的大洪水阶段,其中以第13、12阶段洪水规模最大,第11、6阶段洪水规模最小.与1000年前洪水相比,近100年来洪水规模在减小,指示降水在减少,气候在向干旱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疆清水河克尔古提水文站近期实测资料的计算,以及对不同水位级别条件下河床糙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求了该河流糙率变化规律,为今后抢测特大突发性洪水和开展历史洪水调查、工程水文计算等确定最为关键的糙率n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流域洪水模拟通用模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分析流域水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可分解为一系列特征对象和流域洪水运动由水位场确定的概念,特征对象由基本元素组成,将节点水位作为模型基本变量,通过各种流域基本元素间的水量交换函数,采用数据驱动运行机制建立了流域洪水模拟通用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洪水灾害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常给域内多个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由于区域内各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差异较大、各国防洪减灾意识与经验参差不齐等因素,亟需完善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机制,协调上中下游国家共同治理洪水灾害。回顾了澜湄流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进展--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起步阶段、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初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转向引领的全流域合作阶段;针对域内国家在联合防洪合作工作中的差异,提出对策建议和展望,旨在完善覆盖全流域、协调域内国家多层级不同利益诉求的合作机制,有效应对洪水灾害风险,助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 ,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预警和防洪减灾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情自动监测、洪水预警、灾情评估和洪水调度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有力的提高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水平 ,并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理论将流域样本分为2类,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各类样本进行分析,建立了山坡平均坡度与流域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程计算出的洪峰流量与按传统方法计算的流量相比很接近且偏于安全,相对误差在5%以内;此外,用该方法对流域的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而且在现有桥梁的水文检算中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5.
清代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变化特征与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清代1644-1911年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统计了珠江流域以及各个子流域的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利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清代珠江流域的旱涝灾害演变趋势和周期;通过R/S分析计算Hurst指数,预测未来旱涝变化特征,并通过近50年的气象降水资料计算的SPI指数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清代珠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频次整体高于干旱灾害的频次,其中1695年、 1860年和1894年既发生了流域性干旱也发生了流域性洪涝;旱涝频次的主要振荡周期为32~34 a;珠江流域未来的干旱、洪涝灾害整体变化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流域洪涝序列的Hurst指数比干旱序列的Hurst指数更为接近1.0,说明清代珠江流域洪涝序列的趋势延续性比干旱序列更强.  相似文献   

16.
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暴雨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传统设计暴雨方法仅适用于山区性流域,目前平原河网地区的设计暴雨仍是难题,这严重影响了设计洪水计算的精度。结合太湖流域的水文特点,在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中研究提出适合平原河网地区的同频率典型降雨与分类下垫面产流方法相结合的太湖流域设计暴雨方法,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应用于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的设计洪水成果实例。  相似文献   

17.
0 IntroductionAsthethirdlargestriverintheworldandthelargestriverinChina ,theYangtzeRiverissoimportanttohumansocietyinChinathatitisamirrorofChinesehistory .Sinceancienttimes,peopleinitsbasinshavebeensufferingfromandfightingagainstflooddisastersfromgenera…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上游信阳段地处豫南山区,流域内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灾情严重,类型上具有多样性和叠发性,时间上具有频发性和连续性,空间上具有地域性和差异性,过程上具有共生性与放大性.就其成因而言,该地域在暴雨、地形、河流水系、人类活动等方面具有导致洪涝灾害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长江口的赤潮、长江水质污染、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流域内人群健康等问题;论述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森林植被的锐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洪灾和地质灾害的基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长江水质的污染和长江口的赤潮,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得濒危物种增多,城市化增加了洪灾损失;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增加环境建设的投入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森林植被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