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人文教育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教育、国际竞争和社会主义特色教育、高尚道德、正直宽厚、与人为善教育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融合时代特征,在国际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将人文知识内化于人的内心并渗透于自身的行为与生活,从而形成中国人文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邱祖发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47-150
人文精神传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关系到综合素质高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人才的培育。人文精神传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传承,进行高校人文教育的构建,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校园。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近年来已经以不可抵御的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与精神的各个方面,致使一些人文工作者弃学从商、抛荒学术,因而造成了人文学术的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中国的人文工作者,一方面应当营造自己独立健康的人格、以增强防腐拒诱的抗力;另一方面,则必须守住传统文化精神这个行将沉沦的最后的家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建立、给人文学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既要批判拒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文学术的渗透以及它对人文精神的噬食,又要开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学术,当然,这是极艰难的事情。但也唯其艰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文学术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本质属性的体现,图书馆人文关怀是面向大众的道德情怀,其核心是实现信息的平等获得权,图书馆人文关怀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图书馆人文关怀"知易行难".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建设则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与保障.在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建设中,都应以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为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教育"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精神教育;掌握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也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既要教书也要育人"。"知识教育"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社会知识教育",精神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过程是人生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广博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滋养过程,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陶冶过程,是多元高雅文化的熏染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行而不知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红霞  饶勇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83-84,90
弘扬人文精神,强化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是新时期建立健全完整的价值观体系的需要。考察和分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强化人文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其途径主要有:贯穿以人为本的发展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文化思想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问题,富有鲜明的人文精神。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强调文化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毛泽东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则为它提供了有益养料。着眼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毛泽东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它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同时,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校园人文精神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素质。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厦门建设的灵魂,是厦门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厦门和谐文化是体现先进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带有浓郁人文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是面向海洋的现代开放文化,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和解文化,是风景旅游城市文化,是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它们为和谐厦门文化勾勒了经纬和轮廓,厘清了和谐厦门文化的本质属性、传统渊源、时空定位、地缘政治、城市品牌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及其影响。梳理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对于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是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继续并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从关于科技发展的特征地位、外部保证、战略运用、成果应用等四个方面对胡锦涛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巩固、发展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历史任务。因此,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对搞好党的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从五个方面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阐述,指出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必然联系,且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古代中国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及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分析对比,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中人的发展观点的进步意义,并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此间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主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体现着科技与人文思想的统一;首倡科教兴国战略以同时推进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倡导发展高科技之时不忘科技伦理;倡导大科学观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发展。这些新观点和新主张克服了单纯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局限,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年周年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重要理论。2007年10月16日,“和谐世界”这一重要理论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央提出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基于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趋势的精准把握,是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理论方面,要求全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和党史,学习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知识;实践方面,要求学以致用,健全集体学习机制,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自身的主体作用,健全学习机制,坚持理论创新,以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抓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经过近六年的执政实践,通过执政思想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治制度改革的深化、社会发展标准的转变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等五个方面,实现了党执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理论,提高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能力.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己任,不但掀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波涛,而且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高举着先进文化的旗帜,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善于以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紧紧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法宝"思想,从党的思想路线、做好现实工作、兴国立国强国等角度,把解放思想、方针政策、基本路线等发展为新时期新阶段党的重大法宝,并运用这些法宝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战略指导,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标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