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国内软件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加强软件项目的可控性为目标,在深入研究和探讨CMM的基础上结合软件过程.给出了一种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模式。该实践模式定义了CMM中的6个关键过程域和3个工作组.并从项目的开发时间和质量方面做效率分析,强调了软件过程对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MVC模式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项目管理的质量决定了软件的生产效率,介绍了一个功能较完善的E-SPM软件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改进的MVC模式,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实现了CMM第二级过程管理中关键域所覆盖的内容.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WEB应用程序框架,在变更跟踪部分使用XML文件作为信息显示的中介.最后对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伍绍佳 《广东科技》2012,21(2):20-21
简介CMM与软件项目管理,认为CMM的精髓是持续改进,要合理地实施软件项目的过程管理。CMM不是软件质量的惟一,合理的软件过程是软件质量的基础,CMM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解释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软件企业商业目标实现框架的结构和内部关系.论述CMM如何从开发技能、过程控制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影响软件企业实现其商业目标,从而引导软件企业更积极的采用CMM技术来增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介绍和分析了PSP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进化框架等内容 ,给出了PSP和CMM之间的联系 .CMM被软件业界公认为是当前最好的软件过程 ,PSP是CMM在软件工程师等级上的应用 ,是针对个体软件过程的改进 .  相似文献   

6.
软件项目管理依赖于技术支持与管理的支持,本文基于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的两个支撑点——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以及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体系结构,对CMM与软件工程技术的融合点与其融合框架作了分析并提出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着重讨论了CMM需求管理过程关键域与系统分析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融合现代软件工程技术、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以软件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基础,对统一软件开发过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基于可视化的统一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的监理框架.基于该框架实现了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同监理过程的结合,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工作流程、关键过程与活动、计划、控制和人员组织等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基于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过程监理框架内,使得软件项目监理过程实施更具有规范化、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件工程的特点及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详细分析了CMM的五个等级及关键过程域,提出了在软件工程实施中应用CMM原理以加强软件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型.阐述了该模型中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组间协调及培训管理的过程改进要求,实现了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软件开发失败风险的降低,软件成本的减少,软件工程工期的缩短和软件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苏得相  郭鹏辉 《甘肃科技》2011,27(23):100-101,85
在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和控制是保证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关键所在,项目管理贯穿了软件开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针对软件项目及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试图从管理者和实践的角度来阐述一些软件项目开发的管理和控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在软件企业过程改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国内软件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关键因素、模型结构、评价方法这3个方面对CMM进行合理简化和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因素划分的CMM.该模型将CMM关键过程域分成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关键部分合理地继承了原有的关键过程域,非关键部分引入专家评审机制辅助关键部分起作用,从而构建一种半结构化的软件过程能力评价方法,以适应我国软件企业过程能力改进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军队软件系统设计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在参照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基础上, 提出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可为军用软件的项目管
理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为军用软件项目研发管理提供理论保障, 降低军用软件研制风险, 科学控制软件系统设计各阶段的财政支出, 可推广应用到军事软件研制项目的实际开发中。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的技术方法、融合现代的管理手段,将软件项目的实施过程置于一种规范化的管理之中是软件项目监理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以软件工程为主导思想、需求工程为分析重点、融合CMM过程管理方法,提出了软件项目需求工程的过程化监理方法.进而详细论述了在需求工程的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监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问题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管理层方面和技术层方面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认为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软件工程标准化重视不够、软件企业对软件产品评测意识不强、需求内容项目估算过少、项目组织过小、开发计划不充分、设计能力不足、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不足、项目测试与项目开发人员为同一班人马等问题。提出通过采用软件工程方法、ISO 9000-3标准和CMM认证等办法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ISO和CMM是两种不同的质量认证标准体系,而且又是一种改善软件质量的管理方法。虽然二者的原则相同,方向一致,但也有较大差异。最主要的差异是,CMM是高起点、高标准的动态质量体系,产品的质量主要从控制软件开发过程取得。而ISO是低标准的静态质量体系,只是对产品质量提出可接受的最低要求。因此认为从发展趋势看,软件行业的ISO应向CMM过渡。  相似文献   

15.
面向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CMM思想和RUP技术,提出了以RUP定义的软件开发流程作为模板,以工作流管理系统作为支持环境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新思路,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模型基础,即集成化的多视图模型P_PROCE,它以过程视图为核心,集成了产品,资源,组织和控制评价视图,给出了建模,仿真和执行有机集成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在解释了以过程建模,系统维护和模型转换接口三部分组成的工作流建模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个人工作台和工作流引擎为主构成的工作流执行和仿真机制。  相似文献   

16.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当前软件行业的重要技术。文章介绍了CMM提供的阶梯式的五级框架结构,分析了我国软件企业的现状,以及实施CMM进行软件过程改进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用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优化软件开发过程的模型。该模型解决了软件项目管理中当软件项目的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如何采取最优的控制策略使得软件项目能够在可接受的成本和时间内顺利完成的问题。最后,结合实例运用优化软件LINGO9.0求得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控制软件开发进度,确保软件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