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将气囊隔振元器件利用在船舶主机隔振系统中,建立了主机隔振系统的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隔振系统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减小铁路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提出了一种新的隔振方法——隔振堤.建立了隔振堤-土体-路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隔振堤材料、坡角、地基土性质、隔振堤的中空大小、转角数量对铁路环境振动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振堤的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场地土体的弹性模量越小,其隔振效果越好;陡坡角隔振堤在近隔振堤区域的隔振效果更明显,但中坡脚和缓坡脚隔振堤在远侧的隔振效果更好;中空对隔振堤的隔振效果几乎没有影响;随着隔振堤转角数量的增加,非振动放大区内隔振堤的减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超精密隔振平台隔振效果,对隔振系统进行模糊控制器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在ADAMS/view环境下创建平台参数化模型,以隔振平台加速度、系统动挠度和底座动位移作为性能目标函数进行结构优化.对模糊控制下的主动隔振系统采用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经过ADAMS优化之后的主动隔振系统能有效提高主动隔振平台的隔振效果,联合仿真方法为隔振系统动力学仿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Hexapod压电智能主动隔振平台系统在航天器高精度隔振和定位中的应用为基础,建立了Hexapod型隔振平台的虚拟样机。用MATLAB设计了控制系统,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与ADAMS的结合,对Hexapod压电智能隔振和定位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该隔振平台在低频(2—50Hz)时的隔振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在航天器低频隔振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主动隔振装置及其隔振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电磁式动态力发生器,作为执行机构与被动隔振器组合形成电磁式主动隔振装置.通过对控制系统的仿真计算,对在不同状态参数反馈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及隔振性能的分析,建立了柴油机主动隔振模拟实验台及控制系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主动隔振装置具有良好的振动隔离性能.  相似文献   

6.
舰载小尺寸隔振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隔振器设计概况及被动隔振系统的隔振与隔冲力学模型,讨论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舰载小尺寸隔振系统在优化设计中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的确立方法和原则,建立了以最大隔冲响应加速度为目标函数以隔振要求为约束条件的求解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钻柱隔振的力学模型,对钻柱进行了纵向振动的动力响应分析和固有频率计算,比较了常规钻柱和隔振钻柱钻头处的位移、井口处的位移以及钻压的变化.钻柱隔振后,其固有频率远高于常规钻井时的激振频率,因此隔振后的钻柱可以避免发生共振现象,提高钻井效率.钻柱隔振理论可以为隔振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精密机床的振动问题,建立了四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阐述了隔振模型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原则和方法,根据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PID主动控制器,并以随机地面模型作为输入在Simulink中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具有PID控制器的主动隔振系统在隔离振动方面效果明显优于被动隔振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居民小区中室内变压器的隔振降噪问题,以双层隔振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款用于室内变压器的双层隔振装置。结合干式变压器特点,给出了质量比、刚度比以及阻尼比等影响隔振效果的参数的参考取值范围,引入了隔振效果折减系数用来描述基础非刚性等因素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对此装置隔振效果的预测范围。在实验室内用不同的上层质量对装置的隔振效果进行测试,测试所得的传递率曲线基本处于预测效果范围内,初步验证了此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小区配变电站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涡轮气动设计过程,建立涡轮气动设计体系,完善涡轮设计平台,将NREC软件的涡轮一维、S2设计分析模块与NUMECA软件的三维造型、分析及优化模块通过编制程序实现数据自动转换,从而实现了一维、S2、三维的一体化设计.同时又实现了针对涡轮优化设计中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层优化设计.并将其应用到某型涡轮的改型设计中,使得涡轮设计周期缩短,优化后效率较原型涡轮提高1%,并且具有优良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针对一型采用矩形截面立柱设计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研究其在波浪和流共同作用时的涡激运动响应.选取典型135°来流方向,以正弦振荡流模拟波浪,考虑不同KC数、不同相对流数下波浪与同向均匀流耦合作用.研究表明,较之于仅有均匀流作用,均匀流和正弦振荡流耦合作用时,矩形截面立柱的半潜式平台运动响应明显增大.振荡流耦合作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程结构减隔振需求,基于网架结构的周期特性对其进行减隔振性能分析。通过改变节点质量、杆件截面参数,分析其对网架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再对实际工程网架-悬挂吊车结构进行分析,运用频响函数综合法建立整个系统的振动传递模型,在隔振系统中评价该结构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网架结构具有一定抑制振动效果,可通过调节杆件截面刚度来影响结构的带隙特征以实现预期减隔振效果;增加网架节点质量,可以很好地改变结构振动特性,尤其是对高频阶段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减振效果与截面刚度呈负相关;网架-悬挂吊车结构双层隔振系统具有良好隔振效果。合理运用网架结构的周期特性,对结构进行优化布置,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网架结构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RFPS隔震系统的滚动摩擦耗能原理,根据动能定理与多体动力学理论,导出了圆弧滑道摩擦隔震系统的强非线性多自由度运动方程,运用Newmark—β方法并采用MAT—LAB编程编制了求解软件。计算了六层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方程,分析了辊轴摩擦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与未设置隔震支座的结构进行比较并评价其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隔振器低动态刚度和高阻尼的设计目标,利用两层变杆长X型机构,提出一种新型隔振器.首先,采用谐波平衡法获得所建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稳态解析解,并分别给出隔振系统的幅频响应、相频响应、等效刚度、等效阻尼和力传递率.然后,根据力传递率,将新型隔振器与常规线性隔振器和准零刚度隔振器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获得的解析解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最后,分析并给出系统参数对新型隔振器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线性隔振器相比,新型隔振器具备更小的动态刚度和更高的阻尼输出;与准零刚度隔振器相比,本新型隔振器除了能保证低刚度和高阻尼输出之外,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静承载能力;隔振系统设计参数对隔振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可通过灵活调整隔振系统各设计参数满足不同的隔振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波动理论分析了含粘弹性材料夹层的船体板架中振动波传递特性,给出粘弹性夹层对弯曲波的隔声量公式.同时将粘弹性夹层引入转角含阻振质量的典型船舶L型结构中,通过多次构造阻抗失配有效地阻断船体振动噪声主分量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复合隔振技术引入到动力舱段声学设计中并开展相应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粘弹性夹层对船体结构波具有较强的阻抑作用,夹层隔振性能随其杨氏模量降低及尺度增加而增大,夹层杨氏模量对隔声量的影响较其尺度更为显著,在刚性隔振基础上联合应用较小尺度的聚氨酯夹层可显著增加隔振效果并有效拓宽了隔振频带,具有较高的效费比.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vacuum induction melting (VIM) and vacuum arc remelting (VAR) process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Ni-based GTD-111 superalloy were investigated. Samples of GTD-111 master alloy were melted in VIM and VAR furnaces and then poured into a preheated ceramic mold for VIM melt or into a water-cooled copper mold for VAR melt. The as-cast samples were examined radiographically to ensure that no casting defects were present in the final castings; the samples were then heat-treated using a standard heat-treatment cycl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 conjunction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for micro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 ASTM-E139, stress ruptur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1000℃ under a stress of 300 MP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γ matrix, fine γ' precipitates, a γ-γ' eutectic structure, carbide particles, and some harmful phases such as σ and η phases were present in the as-cast samples. The γ' precipitates with cubic morphology appeared in the matrix after the standard heat-treatment process. The extent of segregation and the amount of γ-γ' eutectic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VAR-prepared sample were less than in the VIM-prepared sample. The results of stress rupture tests showed that the rupture time for the VAR sample was 43% longer than that for the VIM sample.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星形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纯度、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Higgins等方法制作大鼠2/3肝切除(pafital hepatectomy,PH)模型,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Percoll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相结合分离肝星形细胞,用结蛋白(desmin,DES)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定位再生肝(regenerating liver,RD、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用RT—PCR定量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用蛋白免疫印迹定量肝星形细胞DES和VIM.初步证实,分离的肝星形细胞中DES和VIM阳性细胞占95%以上,从PH后各时间点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量稳定,相应的蛋白量亦稳定.表明改进的分离肝星形细胞方法具有收率和纯度高、活性好等特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粗糙介质表面造成射频微机械(RF M EM S)开关隔离度衰减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双桥电容式RF M EM S开关,分别采用金属A u和A l作为开关的下电极,以S iN作为电容介质制备了样品。微波特性测量表明两种材料开关的隔离度有很大区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金属A u和A l上制作的S iN介质层表面进行了测试,表面粗糙度R a值分别为13.050 nm和66.680 nm,分析得到相应的关态电容减少因子分别为0.52和0.15。为获得较好的开关隔离度,介质表面粗糙度须控制在5 nm以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动力设备低频振动特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屈曲板型高静低动隔振器,并加工研制出原理样机。搭建试验平台,对隔振器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和振动传递率试验,对其准零刚度特性和隔振效果进行试验验证,对比分析高静低动隔振器和传统线性隔振器的隔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屈曲板型高静低动隔振器具有准零刚度特性,能有效降低共振频率,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性能和较大的隔振区间,且隔振效果优于线性隔振器。  相似文献   

20.
对整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在ADAMS软件中建立其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对悬置系统的隔振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成系统的各向固有频率应配置在5~25Hz,以避开汽车行驶时可能引起的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