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三元 《科技信息》2012,(14):118-118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通信、电信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和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指出了"电磁场与电磁波"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改革的措施,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能更好的适应独立学院学生。  相似文献   

2.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研究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根据"注重基础,着眼应用"的教学体系改革思想,分别对教学大纲、教材资料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宇桥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6):77-78,92
电磁场理论是工科电类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微波技术、光技术、雷达技术、电气技术、电子对抗等技术的基础,电磁场理论课程抽象、计算繁杂、难度大,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电磁场理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电磁场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信工程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分析了该课程现有教材体系特征,结合安徽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就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电磁场理论》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与学方面均存在改革优化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课程中复杂数学概念的"立体图像具体化"、众多物理定理定律的"纵横推广普及化"以及热门前沿知识点的"深入研究精细化"这三点来优化其教研内容,以积极应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的迫切改革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电磁场与电磁波"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详述利用Matlab和计算机三维技术,把该课程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概念形象化,理论问题实际化、工程化;并分析了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理论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电子技术和信息专业的学习奠定系统基础知识为总体目标,探讨了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电磁场理论基本概念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园园  李明艳 《科技信息》2013,(5):189-189,205
"3S技术"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信息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与林学专业结合特色不突出等教学问题,本文从该课程教学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为"3S技术"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对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ANSYS Maxwell软件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一台直流电动机和一台交流电动机为例,运用ANSYS Maxwell进行建模仿真,对其电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磁场分布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初广前  范伟丹  曹燕 《科技信息》2012,(19):181+137-181,137
《电磁场理论》是一门难而抽象的课程,很多学生感觉这门课不好学,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几大法宝。归纳了《电磁场理论》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由于其理论抽象、算法复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了基于智能教学系统的"编译原理"学习系统,通过测试使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2.
龙文 《科技信息》2013,(15):226-226,286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化程度高和偏理论。针对西部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总结"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是一门针对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针对课程特点,本文提出了专题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由"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实践巩固"共三个环节构成,在加深学生理论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磁场与波课程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数学基础要求高,要求学生掌握微积分、向量分析、场论等相关数学知识的基础,物理基础要求高,概念性强、内容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我们提出从五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建设电磁场电磁波实训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训课程,实现形象化教学,把抽象的电磁现象,用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电磁场电磁波的存在,从而产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理工类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要求,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文结合本课程省级教改课题课程组成员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6.
"数据结构"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文章针对该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基础和专业背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和实验设置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电磁场数学方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在现有的教学实践和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电磁场数学方法"课程的心理,尝试提出了改进的教学方案。实践过程中表明,改进的教学方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是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当下,高校在开展该课程实验教学时,往往存在实验教学结构组成不合理、实验教学模式固定、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较少以及实验考核评估模式不科学等较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高校需...  相似文献   

19.
电磁场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一门集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应用、工程应用于一体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电磁场理论的感性认识,提高操作技能,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文中在分析电磁场实验特点、实验装置及实验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结合该实验,能有效提高电磁场实验的效率,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改善实验效果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主要界面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梳理"专业思政"提出的背景,探讨"专业思政"的内涵,以市场营销类标准岗位矩阵为基础,界定市场营销类岗位能力要素涵义和构成,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中高本衔接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为例,提出市场营销"专业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素养要求;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与课程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思政"课程体系矩阵;基于"一体两翼"产教融合模式,构建核心素养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