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碳化法从菱镁矿中提取高纯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化法,对低品位菱镁矿进行磨矿、浸出,可获得MgO含量大于99%的高纯(4MgCO3·Mg(OH)24H2O)产品,MgO回收率大于85%。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煅烧时间为60min,煅烧温度为800℃,磨矿时间为3min,浸出温度为22℃,浸出压强为3kPa,搅拌排气量为0.6m3/h,液固比为50∶1。  相似文献   

2.
循环法制备高纯碳酸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电子陶瓷工业用高纯碳酸钙。方法以工业碳酸钙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氢氧化物沉淀法,经过煅烧、浸出、沉淀、碳化等步骤制备高纯碳酸钙,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对杂质进行了分析,用粒度分析仪对产品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一条循环法生产高纯碳酸钙的优化工艺路线,该工艺过程如下:原料经煅烧后与氯化铵反应,加入沉淀剂过滤,除去杂质;将前工序煅烧时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过滤后的滤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物经过滤干燥后即得到高纯碳酸钙;滤液循环使用。结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pH调节试剂,碳化温度,洗涤水温等对产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低品位菱镁矿制取高纯镁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一种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取高纯镁砂的新方法。首先,用氯化铵溶液作浸出剂与菱镁矿轻烧粉反应分离硅、铁和铝等杂质,得到以氯化镁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用纯水吸收;然后,将浸出液直接与回收氨进行沉镁反应制备氢氧化镁;最后,将氢氧化镁进行两步煅烧得到高纯镁砂。沉镁反应产生的氯化铵母液可循环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在800℃将氢氧化镁轻烧2.5h,得到的轻烧粉活性最高。在温度为110℃、液目比为9、时间为60min时,一段浸出时镁浸出率可这80%,浸出液中Mg^2+质量浓度为65.6g/L。用氨法沉镁制备的Mg(OH)2颗粒大、过滤性能好,滤饼含水率为12%;镁砂产品的氧化镁含量高达99.97%。  相似文献   

4.
两矿法浸出软锰矿的工艺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流行的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硫酸浸出软锰矿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较低,延长浸出时间对锰浸出率影响不大,而提高硫酸用量则使锰浸出率明显降低.此外,对该工艺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浸出过程中黄铁矿的氧化产物S0和SO竞争反应的并行存在,消耗了大量的黄铁矿,同时,强疏水性的元素硫S0的生成也阻碍了浸出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使实际浸出反应所需的黄铁矿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TD873菱镁矿选矿的发展及浮选工艺的成功0041[刊]/李国风(鞍山钢铁公司)∥中国矿业──1995,4(2).64~68菱镁矿是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耐火材料,文章阐述了菱镁矿的地质因素和国内选矿方法,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浮选途径。通过试验和生产,在国...  相似文献   

6.
某铜厂洗净残渣的浸出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处理某火法炼铜厂的洗净残渣,提出了湿法两矿一步法。对本工艺中浸出机理进行了叙述。对此工艺中浸出部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分别为80℃、3h、5时浸出结果较好。在浸出过程中,溶液中铁离子的含量对铜锰的浸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可能由于铁离子在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反应呈现出自催化氧化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碳酸锰矿浸出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菱锰矿的硫酸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优浸出工艺条件。当浸出条件为矿酸比1:0.65、温度80℃、时间3.5h和搅拌强度90r/min,菱锰矿中Mn的实际浸出率达到92%左右。  相似文献   

8.
应用正交试验及对其结果的方差分析法,对三氯化铁浸出硫化铅精矿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和浸出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浸出产物氯化铅进行了熔融盐电解冶炼金属铅的研究,试验证明浸出-熔融盐电解炼新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氧化镁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铵盐循环法存在镁的浸出效果不理想和废渣量比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以硫酸铵溶液和硫酸两次浸取方法制备氧化镁的新工艺,以轻烧镁为原料,对溶浸和Mg ∧2 碳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物料粒径、溶浸时间、碳化温度以及配料组成进行了研究,该工艺总的镁溶浸率和原料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8%。废渣废放量小,所制的产品MgO含量在98%以上,质量达到了国家优级品标准,由于产生的酸性废渣和碱性工艺洗涤废水可以互相中和,因此废弃物排放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主要有苦卤水-石灰中和法、卤水的氨水合成法、菱镁矿法、白云石多级碳化-水解合成法.其应用非常广泛阻燃剂、废水处理剂、烟气脱硫、脱除重金属、脱磷与脱铵等.  相似文献   

11.
用中档镁砂作骨料,电熔镁砂作细粉生产的镁碳砖在江西省新余钢铁有限公司特钢公司LF-40t精炼钢包渣线上使用,实现了与钢包包壁衬砖使用寿命同步,平均使用寿命71炉次,完全可以取代原渣线部位使用的价格昂贵的高档镁碳砖,大大降低了钢包用耐火材料的消耗及费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快捷地找到高硅菱镁矿的最佳浮选条件,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对菱镁矿浮选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调整剂的最佳用量为碳酸钠1 800 kg/t,六偏磷酸钠80 g/t,盐化水玻璃900 g/t。在该条件下,从高硅镁矿石中可以提纯出w(MgO)=97.71%的高纯镁精矿。  相似文献   

13.
对安钢7号高炉的造渣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从风口添加含MgO物料是改善炉渣性能的有效途径.在安钢7号高炉进行了添加轻烧菱镁石的煤粉喷吹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风口喷煤中添加轻烧菱镁石可以有效地解决w(Al2O3)升高对炉渣冶金性能和高炉冶炼的影响,有利于优化高炉生产指标.对安钢7号高炉,煤粉中添加轻烧菱镁石的适宜比例为3%;炉渣中w(MgO)/w(Al2O3)为0.60~0.65时,高炉铁水物理热明显改善、硫的分配系数有所提高.在实施混合喷吹措施时,应适当调整高炉的热制度、造渣制度、焦炭负荷,控制适宜的高炉"炉缸煤气热量的平衡点"等参数.  相似文献   

14.
对石灰石、菱镁石和白云石3种钙、镁添加剂对球团性能、TFe品位以及生产工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降低了生球落下强度和预热球抗压强度,但提高了生球爆裂温度;添加剂中的CaO使焙烧球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MgO使得焙烧球抗压强度降低;加入钙、镁添加剂会降低球团矿TFe品位,通过添加生石灰或有机黏结剂取代膨润土,可以提高球团的TFe品位;钙、镁添加剂在干燥预热段分解吸热会影响链篦机的热平衡,通过在球团中内配无烟煤,由无烟煤燃烧放热来提供钙、镁添加剂热分解所需的热量,可以维持链篦机的热平衡制度;通过添加生石灰或有机黏结剂和内配适量的无烟煤,可解决钙、镁添加剂在氧化球团中应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改善含MgO铁矿石软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铁矿石的高温软熔性能,重点研究了在保证炉渣中MgO含量的同时,向高炉合理添加MgO的几种方法,提出了从风口喷吹含MgO煤粉的高炉炼铁新工艺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减少MgO含量,可降低烧结矿的软熔带温度区间.采用合理的炉料结构,如低MgO烧结矿配加菱镁石块工艺,高MgO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工艺等均可改善烧结矿的高温软熔性能.实验室条件下,低MgO烧结矿配加菱镁石块工艺和高MgO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工艺,分别可使炉料软熔带温度区间降低20~30℃和50~100℃.  相似文献   

16.
以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在中间相沥青裂解行为的基础上,利用自发泡工艺制备了中间相沥青基炭泡沫.重点研究了发泡过程中形核温度、初始压力以及固化温度对炭泡沫孔泡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形核温度的升高,炭泡沫的孔径变大,开口孔隙率升高.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炭泡沫的孔径减小,开口孔隙率降低.随着固化温度的提高,炭泡沫的孔泡结构由椭圆形变为圆形,开口孔隙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MgO-Al_2O_3-SiO_2系玻璃受控晶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根据微晶玻璃的基础组成,以菱镁矿渣和大同砂为主要原料,从晶格匹配、最低共熔点、成型等方面确定MgOAl2O3SiO2系玻璃主成分和选择晶核剂·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测等手段,优选晶核剂,研究了以TiO2和Cr2O3为晶核剂的微晶玻璃的晶化速率、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晶化结果表明:添加合适晶核剂将形成中间相,通过中间相诱导析晶,主晶相为堇青石;复合晶核剂可提高晶化速率,降低基础玻璃的晶化温度  相似文献   

18.
在富含氧化镁的蛇纹石中添加一种可分解的含氧无机盐,无机盐中金属氧化物与蛇纹石中二氧化硅按1:1摩尔比配方,在600—950℃下煅烧5—8小时.经分离、碳化、热分解,氧化镁提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泥窑烧成带用镁铬砖残砖产生的铬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可替代镁铬砖在水泥窑上使用的新型耐火材料Mg O-Al2O3-Fe2O3(Fe O)系耐火材料。利用XRD和SEM分别研究了以高纯镁砂与电熔铝铁尖晶石制备的镁-铁铝尖晶石砖和烧结镁铁砂与电熔铝镁尖晶石制备的镁铁砖烧成后铁的存在状态。结果发现:铁铝尖晶石在高温下分解出Fe2+与Al3+,与Mg O相互扩散,Fe2+与Mg O反应生成(Fe,Mg)Oss固溶体,Al3+与Mg O反应,形成Mg Al2O4,试样中Fe2+的扩散速度大于Al3+;在高温状态下,烧结镁铁砂中Mg Fe2O4的Fe3+不稳定转变为Fe2+,Fe2+扩散到镁铝尖晶石表面,取代了部分Mg2+的位置,形成镁铁铝固溶体。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蛇纹石以及石英的浮游特性,蛇纹石对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不同粒级蛇纹石对不同粒级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蛇纹石对菱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级蛇纹石对不同粒级菱镁矿的影响不同,蛇纹石对菱镁矿的浮选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由矿物溶解组分图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这主要是由于蛇纹石溶解性较强,溶解的离子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并且易与菱镁矿表面暴露的Mg2+,O2-结合,从而使菱镁矿表面亲水性增强,同时减少了菱镁矿表面离子与油酸钠的结合,从而对菱镁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